《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周、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
《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但也参考了当时所见各种杂史,增补了不少材料。
总的来看,《北史》虽有内容偶呈芜杂之弊,但毕竟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在后代颇受重视,以致魏、齐、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完,后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补足。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北史》与魏、齐、周、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不可偏废。
作者李延寿,唐初相州人,曾任史官,参与修撰《隋书》、《晋书》。
《北史》上起北魏登国元年,下迄隋义宁二年,记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应当指出的是,隋代的最初九年即开皇元年至开皇九年的历史,可以作为北朝历史看待;至于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全国以后的历史,本是统一的封建皇朝的历史,把这一段历史看成北朝史而写入《北史》是不恰当的。当然,也许是作者考虑到编纂上的困难,不得不作这样的安排,但我们来看待和叙述北朝史,则不应沿袭《北史》的这个做法。
《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撰写这两部书,本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未竟的事业。李大师,字君威,隋唐之际人。他熟悉前代历史,又长于评论当世人物,青年时代就产生了撰写一部编年体南北朝史的志向。但他着手做这件工作时,已是唐朝武德初年了。不久,他因生活条件的变化,又曾一度中辍了这件事。当他再次获得从事于此种撰述机会时,已是武德九年,而他在贞观二年就去世了。他在临终之前,因所撰未毕,以为没齿之恨。父亲的事业和遗恨,,深深地影响着李延寿,对他产生了一种感召的力量。李延寿,字遐龄,贞观初年参与《隋书》编撰工作,从这时起,他就决心把南北朝史写出来。以实现父亲的遗愿。李延寿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搜集资料,而在贞观十七年因参与修撰《五代史志》的工作,便得以广泛阅读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朝正史,于是正式开始撰写《南史》《北史》。除八朝正史外,李延寿还参考各种杂史一千余卷,历时十六年,于唐高宗显庆四年,撰成《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卷。,据说唐高宗还为《南史》《北史》写了一篇序,可惜这篇序文早已失传。
《南史》《北史》主要取材于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书。李延寿撰写二史的方法是对八书进行抄录和连缀,并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捃其菁华。这是一个改写、补充和删节的过程,并非一般的抄录可比。不过,李大师原来是打算编年以备南北,而李延寿却以纪传体撰成《南史》《北史》,这是后者在追终先志过程中的一个变化,无碍于他们共同的目的和旨趣。了解了上面这些基本情况,对于怎样读《南史》《北史》的问题就比较好理解了。
在二十五史中,《史记》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四个皇朝的历史,《北史》是通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个皇朝的历史,它们分别把南朝和北朝看作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故可视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李延寿说,他撰《南史》《北史》,是以拟司马迁《史记》,当然不只是指采用纪传体而言,也包含了通的思想和要求。正因为如此,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在讲到《南史》《北史》时,把它们都归于《史记》之流。,这说明前人就很重视《南史》《北史》在通的方面的特点。
把《南史》《北史》作为一定意义上的通史来读,一则有益于了解整个南朝和整个北朝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去认识和思考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问题。再则,这也有益于我们了解作者分别把南北朝各朝历史贯串一气的历史见解和撰述思想,并对前人批评它们以家为限断不以代为限断的论点有恰当的认识。应当说,在以某一个皇朝的兴衰存亡为断限而著史的历史环境下,李延寿能够以数代之史为一史,断代为仍行通法,无疑是个创造。
李延寿者,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世居相州。贞观中,累补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以脩撰劳,转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初,延寿父大师,多识前世旧事,常以宋、齐、梁、陈、齐、周、隋天下参隔,南方谓北为索虏,北方指南为岛夷。其史於本国详,它国略,往往訾美失传,思所以改正,拟《春秋》编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殁。
延寿既数与论撰,所见益广,乃追终先志。本魏登国元年,尽隋义宁二年,作本纪十二、列传八十八,谓之北史;本宋永初元年,尽陈祯明三年,作本纪十、列传七十,谓之南史。凡八代,合二书百八十篇,上之。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时人见年少位下,不甚称其书。迁符玺郎,兼脩国史,卒。
受魏晋南北朝以降门阀制度影响,唐初仍存留一些崇尚门第习气,李延寿也未能免俗,他在《北史·序传》中津津乐道地讲述先世事迹,自称帝颛顼高阳氏、周柱下史李耳为李氏之先。被尊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李耳,在唐朝是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唐高祖武德八年定三教顺序为道、儒、佛,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宣布李耳是他的祖宗。李延寿以李耳为祖,意在表明自己为圣贤之后,并且与当代皇帝同出一祖。在同一序传中长篇累牍地列举了历代祖先的仕宦情况和功绩,,形同撰述家谱,表现出较强的门第观念。他既迷恋于先祖的光荣,又流露出对现时自己名位较低的不满。像那个时代的多数史家一样,李延寿之所以走上治史道路,是与家学渊源分不开的。曾祖李晓,字仁略,博涉经史,早有时誉,训勖子弟,咸以学行见称,很受当时人称赞;祖父李超,字仲举,博涉经史,不守章句业,颇有创新学术的气概。
特别给延寿重大影响的是他的父亲李大师。李大师,字君威,少有著述之志,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善于作文,尤长史学,备知前代故事,若指诸掌;商较当世人物,皆得其精。大师一生经历坎坷,他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升迁极慢。隋炀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大师任信都郡司户书佐,独守清戒,无所营求,生活很窘迫。郡丞鞠孝稜感叹地说:后于岁寒,此言于公得之。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窦建德据有河北,大师在建德军中为尚书礼部侍郎。,起义军被唐兵镇压后,大师被流放到西会州。他在那里郁闷不乐,作《羇思赋》以寄怀。当时镇守凉州的杨恭仁见到此赋,很赞赏他的才学,于是把他召至府内,深相敬重。大师早有编著南北朝史的志向,此时正有闲暇时间,而且杨恭仁家中藏书丰富,可以尽情阅览。于是大师在辛勤著史中度过了几年时光。到了武德九年,唐朝廷大赦天下,李大师才得以回到京城长安。他的旧友房玄龄、封德彝已为朝中高官,劝他留京做官,他已无心仕进,便回河南家乡继续编写南北朝史。,不幸的是,两年以后,他就病逝了,著述尚未完成。
《北史·序传》对李延寿先祖的记载:
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後理徵字德灵,为翼隷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周时,裔孙曰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字伯阳,为柱下史。子孙散居诸国,或在赵,或在秦。在魏者为段干大夫,段干木其後也。别孙悝,为魏文侯兴富国之术焉。在赵者曰昙,以功封柏人,武安君牧其後也。,在秦者名兴族,为将军。生子伯祐,建功北狄,封南郑公。伯祐生二子,平燕、内德。子信为秦将,虏燕太子丹。信孙元旷,仕汉为侍中。元旷弟仲翔,位太尉。仲翔讨叛羌於素昌,一名狄道。仲翔临阵殒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记李将军传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纪,实始此也。仲翔曾孙广,仕汉,历文、景、武三帝,位前将军,立功沙漠。广子当户、椒、敢。当户子陵,战殁匈奴。椒。敢历侍中、郎中令、关内侯。生子禹,位至侍中。并事具史、,汉。禹生承公。承公生蜀郡太守先。先生长宗。长宗生博士况。况生孝廉本。本字上明,生巴郡太守次公。次公生临淮太守轨。轨字逸文,生积弩将军隆。隆字业绪,生雍。雍字隽熙,仕魏,历尚书郎、济北、东筦二郡太守。雍生柔。柔字德远,晋举秀才,为相国从事中郎、北地太守......
充分注意到《南史》《北史》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
李大师为什么要写南北朝史?李延寿是这样讲的: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该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这种情况,从上面介绍的《宋书》、《南齐书》、《魏书》可以看得很清楚。而李大师所能见到的当时人的著作一定比这要多得多,因而感触也会更深。李大师认为应当改正这种不正常的作史态度,所以才打算编年以备南北,写一部贯通南北朝的史书。
从史学跟社会的关系来看,国家的统一,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的历史著作、唐初,皇家组织撰写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以及重修《晋书》,只说正统和僭伪,不特别强调华、夷界限,只有在统一的政治形势下才能做到。这反映了隋唐统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李大师生活于隋唐之际,他提出编年以备南北的撰述计划时,五代史尚未着手撰写,重修《晋书》的工作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足见他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李延寿继承了父亲的这一历史思想,在《南史》中取消了《索虏传》,在《北史》里也不再立《岛夷传》;于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历史均立本纪;于宋、齐、梁、陈历史亦均立本纪。从而摆脱了南北朝时期因政治分裂而造成的史学家的偏见和局限,大致摆平了南、北历史的地位。这不仅反映了在国家统一局面下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结局。我们读《南史》《北史》,不能不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在这个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撰述旨趣。
以二史同八书作比较。二史出于八书,但又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八书,除了上面讲的两点以外,还表现在:
第一,内容上有增删之别。二史对于八书的增与删,有利也有弊。其所删部分,多是皇帝册文、诏令,大臣奏议、文章,从而使史文紧凑、醒目,可读性强,这是利的方面。但是二史也删去了八书中的一些重要史实。这是弊的方面。其所增部分,因多采自杂史中的预言和故事,因而加重了某些史事、人物的神秘色彩,这是弊的方面。但李延寿撰写二史,参考的书籍比较多,因而增加了八书中原来所没有的一些重要史料,扩大了某些人物传记的篇幅,甚至还增写了一些人物传记。,这是利的方面。可见,在增删问题上,二史与八书各有得失,不能作简单的看待。
第二,书法上有曲直之分。南北朝时期人们作史,因多所忌讳而形成曲笔者甚多。《南史》《北史》对这些曲笔有不少改正。如魏收在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撰《魏书》,凡事涉高洋父亲高欢在东魏所作所为时,多曲为回护;《北史》对此大多据实直书,予以改正。《梁书》《陈书》虽是姚思廉撰成于唐初,但因部分史稿系继承其父姚察旧作,而姚察又多据梁、陈史官所录,故曲笔也不少。如《梁书》对临川王萧宏大加褒美,称赞他性宽和笃厚,时称其长者;,而《南史》则揭露他是个品行低劣、恣意聚敛、贪生怕死之徒。《南史》改正《陈书》曲笔之处更多,使奸恶不能藏匿。当然,二史亦并非完全没有曲笔,但总的来看,在书法的曲直上二史是胜过八书的。
第三,文字上有繁简之异。八书共五百三十七卷,二史只有一百八十卷,仅占原书卷数三分之一。这是李延寿删落酿辞、叙事简劲的长处。《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称赞《南史》《北史》叙事简劲,比于南北正史,无繁冗、芜秽之辞,堪为近世之佳史,并认为陈寿之后,只有李延寿可以与之相比拟。正因为如此,二史比八书流传广、影响大。北宋以前,八书中有的颇多散失,而二史却完整地保存下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延寿自序说他补充的史料很多出于当时的杂史,即所谓小说短书,故事性较强,且多口语材料,增补入传,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这类资料在南史的何佟之传,北史的东魏孝静帝纪、高昂传、斛律金传、李稚廉传、尔朱荣传中都可以发现。但因此也掺入了大量神鬼故事、谣言谶语、戏谑笑料,这又是它的严重缺点。总之,南北史就史料的丰富完整来说,不加八书,但也不乏胜过八书的地方。作为研究南北朝历史的资料,,可以和八书互相补充,而不可以偏废。
《南史》《北史》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以至于糟粕。如在歌颂帝王将相方面,在诬蔑人民起义方面,在宣扬祥瑞灾异、神怪荒诞之说方面,散布了许多封建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点。不仅二史如此,八书也如此,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尽相同罢了。这是我们在阅读八书、二史时不能不注意的。
以二史与八书相比,不是说二史可以代替八书,或者相反,那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在二史与八书的关系的问题上,正确的看法应当是:
对于二史和八书撰述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它们的作者在思想上的异趣,以及它们在材料运用上和表述形式上的区别,都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说明;二史和八书在反映南北朝时期历史面貌方面,在保存和传播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方面,各自都有贡献,都有应当受到重视的理由和根据,我们不应在它们之间进行抑扬和褒贬;
对二史和八书作比较,目的在于总结和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优点,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们,运用它们所提供的而又确实经过我们鉴别的历史知识为当代的社会实践服务。读八书、二史如此,读其他史书也是如此。
《北史》·一百卷
唐李延寿撰。延寿表进其书,称《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为《北史》,与今本卷数符合。《文献通考》作八十卷者误也。延寿既与修《隋书》十志,又世居北土,见闻较近。参核同异,於《北史》用力独深。故叙事详密,首尾典赡。如载元韶之奸利,彭乐之勇敢,郭琬、沓龙超诸人之节义,皆具见特笔。出《郦道元》於《酷吏》,附《陆法和》於《艺术》,离合编次,亦深有别裁。视《南史》之多仍旧本者,迥如两手。惟其以姓为类,分卷无法。,《南史》以王、谢分支,《北史》亦以崔、卢系派。故家世族,一例连书。览其姓名,则同为父子;稽其朝代,则各有君臣。参错混淆,殆难辨别。甚至《长孙俭》附《长孙嵩传》,《薛道衡》附《薛辨传》,遥遥华胄,下逮云仍,隔越抑又甚矣。考延寿之叙次《列传》,先以魏宗室诸王,次以魏臣,又次以齐宗室,及齐臣,下逮周、隋,莫不皆然。凡以勒一朝始末,限断分明。乃独於一二高门,自乱其例,深所未安。至於杨素父子,有关隋室兴亡,,以其系出弘农,遂附见魏臣《杨敷传》后。又魏收及魏长贤诸人,本非父子兄弟,以其同为魏姓,遂合为一卷,尤为舛迕。观延寿《叙例》,凡累代相承者皆谓之家传。岂知家传之体不当施於国史哉?且《南北史》虽曰二书,实通为一家之著述。故延寿於《裴蕴传》云:祖之平,父忌,《南史》有传。《王颁传》云:父僧辨,《南史》有传。即互相贯通之旨也。乃《南史》既有《晋熙王昶传》矣,《北史》复有《刘昶传》;《南史》既有《鄱阳王宝寅传》矣,,《北史》复有《萧宝夤传》;《南史》既有《豫章王综》《乐良王大圜》传矣,《北史》复有《萧赞》《萧大圜》传。朱修之、薛安都诸人《南史》则取诸《宋书》,《北史》则取诸《魏书》,不为删并。殆专意《北史》,无暇追删《南史》,以致有此误乎?然自宋以后,《魏书》《北齐书》《周书》皆残阙不全,惟此书仅《麦铁杖传》有阙文,《荀济传》脱去数行,其馀皆卷帙整齐,始末完具。徵北朝之故实者,终以是书为依据。故虽八书具列,而二史仍并行焉。,明末清初,李清作《南北史合注》一百九十一卷。
关于南北史的补表补志有:
周嘉猷:《南北史年表》。
周嘉猷:《南北史帝王世系表》。
周嘉猷:《南北朝世系表》。计收一百十余姓,各姓又接不同郡望分列,颇有用。
汪士铎:《南北史补志》。存天文、地理、五行、礼仪,共十四卷。地理志以宋齐为一篇,梁陈为一篇,魏齐为一篇,周隋为一篇。宋以大明八年为准,魏以武定之世为准,皆仍《宋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之旧,参考价值不大。礼志依据纪传诸志及《通典》等,而未注出处,唯五行志注明出处,征引时须检原书。
汪士铎:《南北史补志未刊稿》。存舆服、乐律、刑法、职官、氏族、道释,共十三卷,体例与天文志等相同。《廿五史补编》首次据稿本印行。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分南史、北史、载记三篇,以见于南北史纪传者为准。不见于南北史仅见于八书者入载记。《隋书·经籍志》未收者居十之六七。各条皆注明出处,便于利用。
徐文范:《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分年表、州郡表、郡县沿革表三部分。年表自晋惠帝太安二年起至隋炀帝大业四年止,按年排列。以西晋末的二十一州为纲,每州下举出当年变迁沿革,各朝重要年份举出当时全疆域所统州郡名称数目。州郡衰接二十一州次序,每州下依朝代举出本州及所统郡的变迁。郡县表按各州所统郡为次序,每郡及所统县下又依朝代叙述变迁。南北朝皆有侨州郡县,大抵多在淮南、淮西、沔北、汉东。徐氏注意考出实土所在,以免读史者为空名所惑,,故详州郡之建置分合于郡县之下,因而州郡表及郡县沿革表有重复处。此书与周嘉猷世系表为读南北朝史的两部重要工具书。
宋书音义4卷(清洪亮吉) 见南献遗徵 书目答问云未刻
宋书考证4卷(清孙?)北平图书馆馆刊第9卷第1-4期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251-472页题宋书考论
宋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 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73-482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25-433页民国印本
宋书州郡志校勘记1卷南菁书院丛书六集本 历代地理汇编本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丛书集成第169册
申范1卷(清陈沣) 菊坡精舍刊本 古学汇刊本 申宋书范晔传之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83-498页
宋书夷貊传地理考证1卷(清丁谦)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
宋书补表4卷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据南京??里国学图书馆写本
补纪元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功臣侯表、外戚侯表、恩幸侯表六种
宋诸王世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宋将相年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宋方镇年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据历代史表原刊本
补宋书宗室世系表永丰乡人杂著续编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补宋书刑法志1卷食货志1卷嘉庆21年自刊本光绪10年刊郝氏遗书本
粤雅堂丛书二十九集本附刊胡承珙校语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
丛书集成第766、781册
补宋书艺文志1卷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补宋书艺文志1卷(近人聂崇岐)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据稿本
晋宋书故 嘉庆21年自刊本 郝氏遗书本 粤雅堂丛书二十九集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孙: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499-519页
补校宋书州郡志札记 杨守敬集第7册 续群书拾补据金陵书局本,已见迻校者不录
禹贡半月刊第6卷第7期
齐诸王世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齐方镇年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3册
南齐书校勘记(清周星诒) 上海文管会藏稿本
孙:南齐书校议(今人朱季海) 中华书局1984年版,相当于中华点校本之校勘记
南齐书夷貊传地理考证1卷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0-523页
补南齐书艺文志4卷 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据稿本
补南齐书经籍志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33-459页 民国间?印本、抄本
梁书佚文1卷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4页
梁书斠议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61-469页
毛本梁书校议 信古阁小丛书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5-530页
梁书札记1卷 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31-541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59-461页
补梁疆域志4卷道光15年李兆洛刊本 历代地理志汇编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丛书集成第3080-82册
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补梁书艺文志1卷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梁诸王世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梁将相大臣年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
陈书斠议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69-477页
补陈疆域志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据稿本
陈州府职官备考1卷 1916年淮阳县志附刻本
陈诸王世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陈将相大臣年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
南史佚文1卷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42页
读南史记疑1卷(清王懋竑) 读书记疑卷8
南史存校1卷 读书记疑卷13
南史札记1卷 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43-557页
宋齐梁陈方镇年表4卷(近人吴廷燮) 景杜堂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58-683页
魏书校勘记1卷思贤讲舍刊本 广雅书局刊本 史学丛书二集影印广雅本 丛书集成第168册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684-701页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89-525页
魏书札记1卷(清李慈铭) 1930年北京图书馆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52-859页
魏书宗室传注12卷世系表2卷 1924年东方学会铅印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702-832页题传注12卷等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537-669页 民国印本
魏书宗室传注校补1卷 贞松老人遗稿乙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33-851页实册数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669-687页
魏书铁佛刘虎传注
魏书地形志校录3卷(清温曰鉴) 道光16年拾香草堂刻巾箱本题作校异有附录 适园丛书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据适园丛书本
读魏书地形志随笔1卷 北京图书馆藏管廷芬辑花近楼丛书抄本
延昌地形志20卷(清张穆) 传抄本
稿本旧藏祁氏,后归陈士可,仅存卷1-3司州及目录1卷。各家传抄本多从何秋涛抄本转录。
北魏地形志札记 历代舆地图·北魏地形志图,杨守敬集第7册郗志群校注〈续群书拾补〉第1399-1424页
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1卷西域传地理考证1卷外国传补地理考证1卷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955-985页
魏书校补1卷(清卢文弨)群书拾补本 二十五史补编本第4册魏书礼志校补1卷
补乐志缺文,未全,后经陈垣据册府元龟补足,已印入百衲本魏书。
魏书源流考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477-489页 抄本
魏诸帝统系图1卷魏诸王世表1卷魏异姓诸王世表1卷魏外戚诸王世表1卷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西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东魏将相大臣年表1卷
历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魏书官氏志疏证1卷(清陈毅) 光绪23年刊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补魏书兵志1卷(清?今人谷霁光)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补后魏书艺文志 北京图书馆有抄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687-733页 民国抄本
元魏方镇年表2卷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据排印本
西魏书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733-911页清刻本
北齐书佚文1卷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524页
北齐书疏证(清杭世骏) 见南献遗徵 书目答问云未见传本
北齐书斠议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11-917页
北齐书校证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17-947页 稿本
北齐书旁证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947-1019页 稿本
补北齐书疆域志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1019-1031页
北齐诸王世表1卷北齐异姓诸王世表1卷北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 历代史表原刊本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周书校勘记 见宋本北周书跋
周书斠议 二十四史订补第7册第1031-1037页
周诸王世表1卷周公卿年表1卷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北周公卿表 多识录卷2 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周书缓案 中华书局1959年石印线装本
周书异域传地理考证1卷 浙江图书馆丛书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986-991页
殿本隋书考证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1-21页影印抄本
隋书札记1卷 1930北京图书馆铅印本 二十四史订补第8册第21-29页影印读史札记之九
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60-863页
隋书求是(近人岑仲勉) 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孙:二十五史三编第5册第864-948页
缩印本,删去附录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北史》仅供学习研究。
② 为净化网络环境,如果您发现《北史》与现有法律有抵触之处,请向我们举报,我们将及时更正,您的热心是对本站最大的支持!
③ 如果您发现作品北史有错误内容,请发短信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④ 支持作者请到各大书店或网站购买阅读。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