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章谊 韩肖胄 陈公辅 张觷 胡松年 曹勋 李稙 韩公裔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年时孤苦贫寒,母亲织布卖钱,供养他上学。读书过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经》。政和二年(1112),以上舍生任官,担任淮州教授。政和八年,赐对便殿,徽宗因他像貌雄伟,改任他为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任殿试参详官,以沈晦为第一名,徽宗大喜说:“我很早就听说了沈晦的名字,今天才得到他。”升迁胡松年为中书舍人。

  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建炎初,陈通寇钱塘,城闭,部使者檄谊聚杭州七县弓兵,以张声势。会王渊讨贼,谊随渊得入城,贼平,旋加抚定,人皆德之。
  当时正从事收复燕云地区,胡松年多次上奏说边恤一开,即有许多不能言说的事情发生,不符合当政者意思,被罢提举太平观。建炎年间,秘密上奏论述中原利害,召到朝廷,出知平江府。尚未入境,贪吏解下官印隐藏起来,胡松年将兴利除弊的十七件事项张榜在都市上,百姓感到便利。加徽猷阁待制。上奏论述防卫长江的利害:一是说立国没有藩篱之固,二是派遣将领不能首尾相援,三是说不能进攻敌人技能的短处。

  帝幸临安,苗、刘为变,帝御楼,宰臣百执事咸在,人心汹汹。帝问群臣曰:"今日之事何如?"浙西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辄曰:"乞问三军。"谊越班斥之曰:"问三军何义?若将鼓乱邪?"希孟却立屏息,帝嘉之。事定,窜希孟吉阳军,谊迁二秩,擢仓部员外郎。奉使二浙,贸易祠牒以济军用,以稽迟罢。未几,召为驾部员外郎,迁殿中侍御史。
  朝廷召胡松年为中书舍人。他论述武昌、九江、建昌、京口、吴江、钱塘、明、越等地应各屯驻水军士兵三千人以为防备。唐恪被朝廷追复为观文殿学士,胡松年上奏说“:靖康之祸,何..轻率少谋,应该成为罪魁祸首。去年秦桧返朝,极力称赞唐恪抗义守正,于是被褒扬追赠,已经引起公论不满。现在唐恪的儿子唐琢自己陈述其父亲因为迎请二帝的计谋没有得到实现,饮药而死。此事大义凛然,可以比美古人。应该诏令有关机构详细考查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不致虚假,以表示激劝。”

  张浚宣抚陕西,谊奏:"自赵哲退败,事任已重,处断太专,当除副贰,使之自助。"何{卤木}赠官,谊论其"折冲无谋,守御无策,乃中国招祸之首"。乞寝免。
  朝廷任命他为给事中。恰逢朝廷选拔将帅,胡松年上奏说:“富贵的人容易行善,贫贱的人难以成功,关键在于上面的人怎样认识提拔。希望陛下亲出慰问部队,就在军队中搜罗挑选,必然会有可以使用的人才。”又上奏:“恢复中原,必须从山东开始,山东归附,必须从登、莱、密州开始,不只是因为三郡民俗忠义,还因为有通、泰飞船往来的便利。”被任兼侍讲。

  邵青自太平乘舟抵平江,所至劫掠。谊请置水军于驻跸之地,且言:"古舟师有三等,大为阵脚,次为战船,小为传令,皆可为战守之备。"诏淮南三宣抚措置。谊又献战守四策,谓:"金人累岁南侵,我亦累岁奔走,盖谋国之臣误陛下也。比者驻跸扬州,有兵数十万,可以一战。斥候不明,金人奄至,逾江而东,此宰相黄潜善、汪伯彦过也。前年,移跸建康,兵练将勇,据长江之险,可守矣。舟师不设,二相异意,金人未至,遵海而南,此宰相吕颐浩过也。不知今年守战之策安所从出?执政大臣谁为陛下任此事者?臣愚谓有江海,必资舟楫战守之具;有险阻,必资郡县防守之力;有兵将,必驾驭抚循,不可为将帅自卫之资;有粮赋,必漕运转输,不可为盗贼侵据之用。四者各付能臣,分路以办,重赏严罚,谁敢不用命哉!"
  王伦出使金朝回来,说金朝想再派重臣前来计议讲和事宜,以胡松年任工部尚书作为韩肖胄的副手,充任大金奉表通问使。当时使命久不通,人们都人心疑虑,胡松年毅然前往。到达汴京,刘豫命令他们以臣子之礼相见,韩肖胄没有回答,胡松年说:“圣主万寿无疆。”刘豫问“:圣主意图何在?”胡松年回答“:圣主的意图,必恢复故疆而后已。”出使回来,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诏问保民、弭盗、遏寇、生财之策,谊对曰:"去奸贪残虐之吏,则民可保;用循良廉平之吏,则盗可弭;敌寇未遏,以未得折冲御侮之臣;财赋未裕,以未得掌财心计之臣。凡此四者,任人不任法,则政治可得而治矣。"
  岳飞收复襄、汉,命令胡松年筹划守御事宜。胡松年上奏:“乞令岳飞班师,慢慢观察刘豫动向,如果刘豫置而不问,那么居心叵测,应当饬令将士谨严边疆守备。”又陈述战舰有四利:一是伸张朝廷深入的军势,二是巩固山东想要归顺的民心,三是震慑强敌,使其不敢窥视江、浙,四是牵制刘豫使其无暇经营襄、汉。

  诏集议明堂配享,胡直儒等请合祭天地,而以太祖、太宗配。谊言:"稽之经旨则未合,参之典故则未尽,施之事帝则未为简严。今国家既以太祖配天于郊,比周之后稷,则太宗宜配帝于明堂,以比周之文王。仁宗皇祐二年,始行明堂合祭天地,并配祖宗,乃一时变礼。至嘉祐七年,再行宗祀,已悟皇祐之非,乃罢配享,仍彻地示之位,故有去并侑烦文之诏。如嘉祐之诏,则太祖地示已不与祭;元丰正祀典之诏,则悉罢群祀。臣等谓将来明堂大飨,宜专祀昊天上帝,而以太宗配。"后不果行。
  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首先上奏八事:建立规模以奠定中兴基业,振作纲纪以遵从朝廷权势,驾驭将帅使他们有所畏惧,抚慰士卒使他们知道努力,收回予夺之权柄,明察毁誉的言论,不要因小遗弃人才,不要因虚文而废弃实效。又推荐张敌万“:以前在淮南诱敌深入,敌军步骑四集,全部陷于泥淖之中,无人得以逃脱,金军至今依然胆寒。请求任命他统率兵马,这样才能使朝外名将渐多,不至于仅仅依赖三四位将领。”

  绍兴二年,除大理卿。宰相奏知平江府,帝曰:"谊儒者,赖其奏谳平恕,使民不冤,勿令补外。"寻除权吏部侍郎,乞:"诏有司编类四选通知之条,与一司专用之法,兼以前后续降指挥,自成一书。如此则铨曹有可守之法,奸吏无舞文之弊,书成而吏铨有所执守矣。"
  间谍报告刘豫在登、莱、海、密州修造战船,在淮阳、顺昌屯积粮草,打算依恃金朝入侵边疆。议论者认为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各当一面,可保不发生意外。胡松年上奏“:三人名声地位不相统属,紧急时必然不能相互救援。况且海道阔远,苏、秀、明、越等州最是要冲之处,请求挑选精兵万人,命一大臣前驻建康,亲自督促韩世忠、刘光世守卫采石、马家渡,以伸张两军势力,并以兵五千人屯驻明州、平江,控制江海。如果无人可以派遣,我愿意急驰赶赴那里以应付紧急。”诏令派遣胡松年前往江上,同诸将会议进讨之策,并观察敌情。皇上决意亲征,于是到平江,任命胡松年权知参知政事,专门负责修治战舰,张浚专门负责修造兵器。胡松年说:“议论既定,力行才能收到实效,如果今天行,明天止,徒增纷扰而没有益处。”

  改刑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谊奏:"比修绍兴敕令格式,其忠厚之意,则本于祖宗;其纲条之举,则仍于旧贯。今在有司,为日既久,州县推行,渐见牴牾。欲承疑遵用,则众听惑而不孚;欲因事申明,则法屡变而难守。乞诏监司、郡守与承用官司,参考祖宗旧典,各摭新书之阙遗,条具以闻,然后命官审订删去,著为定法。"
  不久因病提举洞霄宫,居住在阳羡,虽然居闲但不忘国事,多次上书论说和籴科敛、防秋利害,皇上都嘉奖采纳。绍兴十六年(1146),病重,招呼儿子说:“生老病死,在所难免。”于是就枕,鼾声如雷,一会儿后去世,人们都说他没有死。时年六十岁。

  迁徽猷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谊奏:"汉有南北两屯,唐有南北两卫,皆天子自将之兵。祖宗所置殿班亲军,处禁门之内,皆极天下之选。今日神武兵萃于五军,多逃亡之余,市井之人,殿班亲军,倚以侍卫者,曾无千百。愿陛下酌汉、唐南北禁卫之意,修本朝遴选班直之法,选五军及诸州各为一卫,合取万人,分为两卫,则禁卫增严,王室大竞矣。"
  胡松年平生不喜欢积敛财产,每次任官按例要赐予金帛,胡松年因军事耗费巨大,一无所求,有人劝他告诉朝廷,他说“:不请则已,告诉朝廷就成了沽名钓誉。”喜欢宾客,俸禄不足以供费,有人请他为子孙着想节省用度。胡松年说:“贤能但多财,就会有损志节,况且俸禄,是皇上用来赡养老臣的。”自任官后直到执政,所推荐代替自己的,都是当时的名人,所推荐的全部出于至公,即使是权贵也不能让他改变。

  四年,金遣李永寿、王翊来,求还刘豫之俘,及西北人在东南者,又欲画江以益刘豫。时议难之,欲遣大臣为报使。参政席益以母老辞,荐谊为代,加谊龙图阁学士,充军前奉表通问使,给事中孙近副之。谊至云中,与粘罕、兀室论事,不少屈。金人谕亟还,谊曰:"万里衔命,兼迎两宫,必俟得请。"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帝嘉劳之,擢刑部尚书。
  当秦桧当权时,天下认识与不认识的,都以疑忌置于死地。因此士大夫无不曲意阿附以求得自保。胡松年独自鄙视他,到死时没有给秦桧写一封书信,世人以此赞扬他。

  是冬,帝亲征,王师大捷于淮阴,谊扈从。还临安,迁户部尚书,谊言:"祖宗设官理财,内则户部,外则诸路转运使、副,东南委输最盛,则又置发运,以督诸路供输之入,皆有移用补助之法,户部仰以不乏者也。今川、广、荆湖土贡岁输,不入王府者累年矣,皆发运使失职之罪也。顷因定都汴京,故发运使置司真、泗,今驻吴会,则发运当在荆湖南、北之间。望讨论发运置司之地,选能臣以充其任。"又言:"户部左右曹之设,诸路运司则左曹之属也,提举则右曹之属也。若复发运司,於诸路各置转运使副二员,以一员检察常平,以应右曹之选,则户部财用无陷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