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各国的地理形势、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概况。书中多数国家的介绍都是从自然环境叙述到社会概况,尤为珍贵的是还用17个专题对印度作了重点介绍,基本上囊括了印度的全貌。
、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书介绍的国家多数都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但该书并非历史人物传记,只是一部地理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是玄奘参谒名人故地、观看遗存文物时引发出来的。书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尽管都与佛教有关,但对考察该国的政治状况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记述了佛教各教派的演变与分布状况。玄奘漫游印度各地,随时记录各国信教情况。
由于隋朝末年统治者滥用民力,国力亏虚,突厥乘机威胁中原,直到唐初的李渊,也不得不屈从于突厥。唐太宗这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自然要彻底雪耻,他决心消灭西突厥割据势力,统一西域并发展与中亚、南亚和西亚各国的交往,为此必须了解西域一带的地理、人情。
13岁时,玄奘立志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从此遁入空门。当时社会的佛学氛围浓厚,玄奘天资聪颖,很快就脱颖而出。后来,玄奘修行的净土寺因战乱而不再适合修行,玄奘只好离开洛阳四处游历,先后到成都、长安、扬州、苏州等地,遍访名师,最后又到长安问师于法常、僧辩两位大师。当时,玄奘的佛学修养已经非常深厚,令长安的高僧刮目相看,人们都称他为佛门千里驹。
然而,随着学业的长进,玄奘心中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疑惑又并非国内佛典和大师所能解决,于是他下定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求经学法。
唐太宗贞观元年,迟迟等不到朝廷批文的玄奘决定只身到印度求取真经。他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西行求经之旅。一路上,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多次陷入绝境,最终到达了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在那里留学5年,之后又周游印度。当地的僧人十分敬仰他的人品学识,戒日王还专门为他召开了辩法大会,他的名气因此越来越大。人们都希望他留在印度,然而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回了国。
贞观十七年春,玄奘谢绝了印度众僧的挽留,携带657部佛经回国。两年后,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首都长安。玄奘此行,历时19年,行程5万里,是一次伟大的旅行。
回到长安后,玄奘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召见了他,对他的才学十分赏识,命令宰相房玄龄选取高僧,协助玄奘翻译佛经。唐太宗还敦促他将在西域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在贞观二十年问世了。
《大唐西域记》体例严谨,文笔绚丽雅致,简扼流畅。他的记述似乎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全面的章法:幅员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这些方面几乎都要涉及。田记述所见所闻,写景状物,语言简洁、生动,文辞绚丽,如对千泉的记述:
素叶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垂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
以诗一般的语言介绍了千泉得名之由,使人如亲历其境。如对大流沙的描述甚为生动传神:
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遗骸以记之。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婚迷,因以成病。时闻歌啸,或闻号哭,视听之间,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屡有丧亡,盖鬼魅之所致也。
西域史地
《大唐西域记》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其记载的一百多个城邦、地区和国家中,有一部分在中国新疆境内。有关西域地区的古籍流传下来的不多,而《大唐西域记》不仅记载翔实,而且有的记载举世无双,足以弥补正史地理志、西城传记之阙。如关于于阗地区从中原输人并开始养蚕的最早记载,就见于《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书介绍的国家多数都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但该书并非历史人物传记,只是一部地理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是玄奘参谒名人故地、观看遗存文物时引发出来的。书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尽管都与佛教有关,但对考察该国的政治状况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亚史地
《大唐西城记》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印度以及中亚、南亚各国,本地流传下来的古代历史文献很少,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靠外国人的记载保存下来。对印度历史文化的记载,玄奘以前的那一些著作都比较简略。《大唐西域记》保留了十分丰富的资料,因而显得格外可贵。印度历史学者马宗达在其《古代印度》一书中说:我们记述的有关曷沙伐弹那的绝大部分事实都来自一个游方僧的惊人的记载。此外,这些记载还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印度当时情况的图画,,这种图画是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要回顾7世纪以前的印度历史,不能不依靠《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保存了大量的印度史料。在唐玄奘之前,印度的历史几乎一片空白。对于有着悠久文明的印度宗教、古代地理来说,这部书是主要的史料。印度的历史学家表示:如果没有玄奘, 重建印度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印度的重要历史遗迹王舍城、那烂陀寺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发掘出的。可以说,如今几乎找不到一本讲古代印度问题而不引用《大唐西域记》的书。至于佛教史料,书中记述的就更多了。
佛教史地
《大唐西域记》从佛教徒的视角记载了印度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佛教古迹、建筑教派及其分布、佛事活动和僧侣生活等,成为研究印度佛教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著作。是书对古印度许多城邑和寺院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为考古发掘提供了线索,如规模庞大的那烂陀寺遗址和艺术瑰宝阿旃陀石窟等著名文化古迹,主要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所提供的线索发掘和复原的。
中西交通
《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古代中西交通提供了资料。它勾画了一幅从中国新疆起,西抵伊朗和地中海东岸,南达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北到中亚细亚和阿富汗东北部,东到今印度支那半岛的中外交通的地图。从有关唐初政治形势的信息迅速传递至印度一事,可见两地之间的交往联系是比较密切的。
通俗文学
《大唐西域记》文笔绚丽,是游记中的佳品。其记事叙物写景,富有文学意味。如记述的与佛教有关的传说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构思精巧,想象奇特,引人入胜,因此得以在中国流传,并对中国的俗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唐西域记》内容的独特性和本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使得它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志人志怪的题材方面。
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根据《大唐西域记》及民间传说并作艺术加工,终于写成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现代学者易君左:《大唐西域记》为世界不朽之名著,东西学者莫不珍视此书为旷代瑰宝,穷探精研,费一生之力,至死而无已。
现代教育家兰州大学校长辛树帜:三藏法师所述《大唐西域记》文采飞动,记叙详赡,乃研究中印文化交通及中亚沿革地理之瑰宝。自《皇华四达记》、《西域里程记》、《中天竺行记》散佚后,遂为不二之珍。
在中国,《大唐西域记》的影响及其对它的研究由来已久。唐时即有抄本流传,在敦煌莫高窟,就曾发现过唐写本的残卷,现为传世最早的本子。宋代以来,有多种刊本、注本,清末民初以来出现多种研究著作。兹列举主要版本、专著如下:
《大唐西域记》,敦甲本,敦煌写本残卷,英国伦敦博物院收藏。《大唐西域记》,敦乙本,敦煌写本残卷,法国巴黎国民图书馆藏。
《大唐西域记》,福州本,北宋崇宁福州寺残本,今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大唐西域记》,赵城本,金刊《赵城藏》残本,今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大唐西域记》,资福本,南宋安吉州资福寺刊本。
《大唐西域记》,碛砂本,南宋苏州碛砂延圣院《碛砂藏》刊本。《大唐西域记》,金陵本,1957年金陵刻经处刊本。
《大唐西域记》,点校本,章巽点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
《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向达辑,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张广达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该本博采众家之长,纵考古今之变,是目前中外校释、研究《大唐西域记》的集大成之作。
《大唐西域记地理考证》,清末民初丁谦著,为最早研究《西域记》地理考证的专著。
《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周连宽著,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19世纪以来,日本、欧美的译本有:1958年儒莲的法译本,1884年比尔的英译本,1905年瓦特斯的英译本,1912年日本掘谦德的译注本,1911年日本京都帝大校本,1936年日本小野玄妙译本,1943年日本足立喜六的译注本,1972年日本水谷真诚的译注本。
玄奘, 本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佛教经典著名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贞观元年, 他从长安出发,只身西行,万里孤征,在外十九年,行程五万里,行经一百多个古国,遍游印度各地;于贞观十九年归来,受到长安民众空城迎接,第二年奉敕完成《大唐西域记》。
辩机,唐代僧人。年少能文,贞观十九年参加玄奘在长安的译场。《大唐西域记》即由玄奘述辩机缀辑。贞观末以罪被诛。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大唐西域记》仅供学习研究。
② 为净化网络环境,如果您发现《大唐西域记》与现有法律有抵触之处,请向我们举报,我们将及时更正,您的热心是对本站最大的支持!
③ 如果您发现作品大唐西域记有错误内容,请发短信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④ 支持作者请到各大书店或网站购买阅读。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