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日用部·衣冠
冠
辰氏始教民绻发閐首。尧始制冠礼。黄帝始制冠冕。女娲氏始制簪导。尧始制缨。伏羲始制弁,用皮韦。鲁昭公始易绢素。周公始制幅巾。汉末始尚幅巾,制角巾。晋制接<罒离>诸巾及葛巾,始以巾为礼。秦始皇加武将袶袙,以别贵贱,始为帻。汉元帝额有壮发,始服帻。王莽秃,加屋帻上,始为头巾。古元巾,止用羃尊罍。
帽
荀始制帽,舜制帽冠。汉成帝始制贵臣乌纱帽,后魏迄隋因之。唐太宗始制纱帽,为视事见宾,上下通用。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晋始以席为骨而挽之,制席帽。隋始制帷帽障尘,为远行,用皂纱连幅缀油帽及毡笠前。唐制大帽,后魏孝文始赐百官。魏文帝始赐百官立冬暖帽。今赐百官暖耳,本此。
幞头
北朝周武帝裁布始制幞头。一云六国时赵魏用全幅向后幞发,通谓头巾,俗呼幞头。
幍
魏武制幍,始燕居着幍(同裁缣布为之,以色别贵)。荀文若始制幍有岐,因触树枝成岐,后效之。
纵
周公制纵,以韬发。宋太祖制网巾,明太祖颁行天下。
古冠名
尧黄收、牟追;汤哻;武王委貌;秦始皇远游冠;汉高祖通天冠、高山冠、鹊尾冠、长冠、竹皮冠;唐太宗翼善冠、交天冠;宋平天冠,并入君冠。殷章甫冠;汉梁冠(以梁数分别),后汉进贤冠;唐太宗进德冠;楚王獬豸冠;汉却非冠;赵武灵王惠文冠,饰金珰豹尾。汉武弁效惠文加蝉、鵔鸃冠、繁冠、鹖冠。秦孝公武帻,汉文帝介帻。西汉翠帽,唐谷帽,李晟绣帽,沉庆之狐皮帽、汝阳王琎砑光帽,南汉平顶帽,后周独孤帽、侧帽,韩熙载轻纱帽,萧载小博风帽。唐乌匼纱巾、夹罗巾,员头、平头、方头巾,宋云巾、歇鸱巾,汉文帝平巾,唐中宗踣养巾,昭宗珠巾,诸葛孔明纶巾,谢万白纶巾,祢衡练巾,石季伦紫纶巾,桑维翰蝉翼纱巾。张孝秀谷皮巾,陶弘景鹿皮巾,王衍尖巾,顾况华阳巾,山简白鹭巾,高九万渔巾,程伊川阔幅巾,苏子瞻加辅方巾,牛弘卜桐巾,王邻菱角巾,罗隐减样平方巾。
履
黄帝臣于则始制履(单底),周公制舄(复底)、制屦(施带)、制屧。伊尹制草屩,周文王始制麻履,秦始用丝,始皇始制靸金泥飞头鞋,始名鞋。汉始以布上脱下加锦饰,东晋始以草木巧织成如澼芙蓉为履是也。
靴
赵武灵王制靴,短靿。隋炀帝制皂靴,始长靿。马周加毡及绦,始着入殿省敷奏。
三代冠制
夏曰母追(音牟堆),周曰委貌。衡,维持冠者;紞,冠之垂者;弦缨,从下而上;綖,冠之上覆者,皆冠饰也。
冕制
有虞氏曰皇,夏后氏曰收,商汤氏曰哻,周武王曰冕。衮冕,一品服鷩冕,二品服毳冕,三品服希冕,四品服玄冕,五品服平冕。郊庙武舞郎之服,爵弁六品以下、九品以上,从祀之服,武弁武官参殿廷,武舞郎、堂下鼓人鼓吹按工之服、弁服,文官九品公事之服。
旒制
汉明帝采《周官礼记》,以定冕制,广七寸、长一尺二寸,系白珠于其端,曰旒。天子十二旒,三公及诸侯九旒,卿七旒。
冠制
太白冠,太古之白布冠也。通天冠,天子冠名。惠文冠,汉法冠也,御史服之。葛巾,葛布冠也,居士野人所服。方山冠,乐人之冠也。铁柱冠,即獬豸冠也,后以铁为柱,取其执法如铁也,故御史服之。
鵔鸃冠
汉惠帝时,郎中皆冠鵔鸃冠,傅脂粉。岸帻,起冠露额曰岸。
雄鸡冠
子路性鄙,好勇力,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服,委贽因门人请为弟子。
竹皮冠
汉高祖为亭长,以竹皮为冠。及贵,浑服之,所谓“刘氏冠”也。诏曰:爵非公乘以上,不得冠刘氏冠。公乘,第八爵也。
弁髦
男子始冠则用弁髦,既冠则弃之,故凡物弃之不用,则曰弁髦。
帽制
接<罒离>,白帽也。常脱,毡帽也。褦襶,即今暑月所戴凉帽也,内以笠为之,外以青缯缀其檐而蔽日者也。
进贤冠
今文臣所着纱帽,即古之进贤冠也。
貂蝉冠
为侍中、中常侍所服之冠,黄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鹖冠
楚人居于深山,以鹖为冠,著书十六篇,号《鹖冠子》。
虎贲冠
虎卉插两鹖尾,竖左右。鹖,鸷鸟中之劲果者,秦汉施之武人。
黄冠
道士冠也。文文山愿黄冠归故乡,以备顾问。
椰子冠
苏东坡有椰子冠,广东所产,俗言茄瓢是也。
束发冠
古制也。三王画像多着此冠,名曰束发者,亦以仅能束一髻耳。
折角巾
后汉郭林宗常行梁陈之间,遇雨,巾一角沾雨而折。三国名士着巾,莫不折其角,号“林宗巾”。其见仪则如此。
折上巾
汉魏以前戴幅巾,晋、宋用幂<罒离>,后周以三尺皂绢向后幞发,名折上巾。
方巾
元杨维祯被召入见,太祖问:“卿所冠何巾?”对曰:“四方平定巾。”太祖悦其名,召中书省,依此巾制颁天下尽冠之。
网巾
明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结网巾,问结此何用,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命道官取网巾一十三顶,颁行天下,无贵贱,皆令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