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五十八

  ○韦见素 子谔 益 益子顗
  崔圆,清河东武城人。后魏左仆射亮的后代。父亲景日至,官职达到大理评事。圆年少时孤苦贫寒,志向宏大,喜欢阅读兵书,有治理宇宙之心。开元年间,皇上诏令汇集逃散的官员,圆参加射策形式的考试选上,授予执戟。圆自认为文学很好,却获得武官职务,非常不高兴。萧炅任京兆尹时,推荐圆为会昌丞,多次升为司勋员外郎。宰臣杨国忠远控剑南节度使,引见圆辅佐治理,于是上奏授予尚书郎,兼蜀郡大都府左司马、知节度留后。

  崔圆 崔涣 子纵
  天宝末年(756),玄宗幸驾蜀郡,专门升为蜀郡大都府长史、剑南节度。圆平素怀抱名利思想,刚开始听说有国难,暗中派人探访国忠那里的密旨,知道皇上有幸驾此地的计划,于是增加修筑城池,修建馆宇,储备用品。等到皇上驾到,殿宇牙帐全都如同平时所设置,玄宗非常赞赏他,即日就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剑南节度,其余的如旧。

  杜鸿渐
  肃宗即位,玄宗命令圆与房绾、韦见素一起赶赴肃宗所在地,玄宗亲自在蜀制作遗爱碑以示宠爱他。跟随肃宗还京,论功升为中书令,封为赵国公,赐实封五百户。第二年,免去现职,升为太子少师,留守东都。此时官军在相州作战不利,在回师经过洛阳时,在当地大肆抢掠。圆弃城向南逃到襄阳,皇上诏令削除官品。不久又任济王傅。李光弼任怀州刺史,担任太子詹事,又改为汾州刺史,全都以政理清明受到称赞。升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使,加检校右仆射、兼任御史大夫,转为检校左仆射知省事。大历三年(768)六月死,年龄六十四岁,皇上辍朝三天,赠太子太师,谥号昭襄。

  韦见素,字会微,京兆万年人。父凑,开元中太原尹。见素学科登第。景龙中, 解褐相王府参军,历卫佐、河南府仓曹。丁父忧,服阕,起为大理寺丞,袭爵彭城 郡公。坐事出为坊州司马。入为库部员外郎,加朝散大夫,历右司兵部二员外,左 司兵部二郎中,迁谏议大夫。天宝五年,充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黜陟使,观 省风俗,弹纠长吏,所至肃然。使还,拜给事中,驳正绳违,颇振台阁旧典。寻检 校尚书工部侍郎,改右丞。九载,迁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见素仁恕长者, 意不忤物,及典选累年,铨叙平允,人士称之。时右相杨国忠用事,左相陈希烈畏 其权宠,凡事唯诺,无敢发明,玄宗颇知之,圣情不悦。天宝十三年秋,霖雨六十 余日,京师庐舍垣墉颓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汙潦。天子以宰辅或未称职,见此咎征, 命杨国忠精求端士,时兵部侍郎吉温方承宠遇,上意用之。国忠以温禄山宾佐,惧 其威权,奏寝其事。国忠访于中书舍人窦华、宋昱等,华、昱言见素方雅,柔而易 制。上亦以经事相王府,有旧恩,可之。其年八月,拜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充集贤院学士,知门下省事,代陈希烈。见素既为国忠引用,心德之。时禄山 与国忠争宠,两相猜嫌,见素亦无所是非,署字而已,遂至凶胡犯顺,不措一言。
  崔涣,祖父玄日韦,神龙年间(705)功臣,封为博陵郡王。父亲璩,以文学知名,官至礼部侍郎。涣年少以操行清厉闻名,博阅经文,尤其擅长谈论,多次升为尚书司门员外郎。天宝末年(742),杨国忠遣出不依附自己的人,涣被遣为剑州刺史。

  十五年六月,哥舒翰兵败桃林,潼关不守。是月,玄宗苍黄出幸,莫知所诣。 杨国忠以身领剑南旄钺,请幸成都。见素与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遇上于延秋门, 便扈从之咸阳。翌日,次马嵬驿,军士不得食,流言不逊。龙武将军陈玄礼惧其乱, 乃与飞龙马家李护国谋于皇太子,请诛国忠,以慰士心。是日,玄礼等禁军围行宫, 尽诛杨氏。见素遁走,为乱兵所伤,众呼曰:“勿伤韦相!”识者救之,获免。上 闻之,令寿王瑁宣慰,赐药傅疮。魏方进为乱兵所杀。是日,朝士独见素一人。是 夜宿马嵬,上命见素子京兆府司录参军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凌晨将发,六军 将士曰:“国忠反叛,不可更往蜀川,请之河、陇。”或言灵武、太原,或云还京, 议者不一。上意在剑南,虑违士心,无所言。谔曰:“还京须有捍贼之备。今兵马 数少,恐非万全,不如且至扶风,徐图去就。”上询于众,众以为然,乃令皇太子 后殿。
  天宝十五年(756)七月,玄宗幸驾于蜀,涣在路旁迎接谒见,言辞刚正恳切,都探求理和礼,玄宗称赞他,认为得到涣为时太晚。宰相房绾又推荐他,即日升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成都府护卫皇上。

  上至扶风郡,从驾诸军各图去就,颇出丑言。陈玄礼不能制,上闻之忧惧。会 益州贡春彩十万疋,乃以其纲使濛阳尉刘景温为监察御史,其彩悉陈于廷,召六军 将士等入,上谓之曰:“卿等皆国之功臣,勋劳素著,朕之优赏,常亦不轻。逆胡 负恩,事须回避,甚知卿等不得别父母妻子,朕亦不及辞九庙。”言发涕流。又曰: “朕今须幸蜀,蜀路险狭,人若多往,恐难祗供。今有此彩,卿等即宜分取,各自 图去就。朕自有子弟、中官等相随,便与卿等诀别。”众咸俯伏号泣,曰:“死生 从陛下。”上良久曰:“去住听卿自便。”自是丑言方息。七月,至巴西郡,以见 素兼左相、武部尚书。数日,至蜀郡,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豳国公,与一子五品 官。
  肃宗灵武即位。八月,与左相韦见素、同平章事房..、崔圆共同携带册封文书启程。此时还没有回到京师,推举选拔途径断绝,诏令涣充任江淮宣谕选补使,收集逃散的官员。他蛊惑听从,为手下人所蒙蔽,滥任职者不止一人,以不称职出名。于是罢免其职,任左散骑常侍,兼任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御使。又授予正议大夫、太子宾客。乾元三年(760)正月,任大理卿。又升为吏部侍郎、检校工部尚书、集贤书院待诏。性格从简澹泊,不交世务,在当时深为众望所归。升为御史大夫,加封上税地青苗钱物使。当时以这些钱充当京师百官的食料,苏涣让属吏进行折中处理,以下估价为使者料钱,上估价为百官料钱。当时被作为皇城副留守的张清年发现,皇上诏令有关部门进行审讯,涣无词答复,被贬为道州刺史。大历三年(768)十二月壬寅,由于患病死去。

  是月,皇太子即位于灵武,道路艰涩,音驿未通。八月,肃宗使至,始知灵武 即位。寻命见素与宰臣房琯赍传国宝玉册奉使灵武,宣传诏命,便行册礼。将行, 上皇谓见素等曰:“皇帝自幼仁孝,与诸子有异,朕岂不知。往十三年,已有传位 之意,属其岁水旱,左右劝朕且俟丰年。尔来便属禄山构逆,方隅震扰,未遂此心。 昨发马嵬,亦有处分。今皇帝受命,朕心顿如释负。劳卿等远去,勉辅佐之。多难 兴王,自古皆有,卿等乃心王室,以宗社为念,早定中原,吾之望也。”见素等悲 泣不自胜。仍以见素子谔及中书舍人贾至充册礼使判官。时肃宗已回幸顺化郡。九 月,见素等至,册礼毕,从幸彭原郡。肃宗在东宫,素闻房琯名重,故虚怀以待; 以见素常附国忠,礼遇稍薄。明年,至凤翔。三月,除左仆射,罢知政事,以宪部 尚书致仕。苗晋卿代为左相。
  杜鸿渐,与前相臣暹同族。祖父慎行,为益州长史。父亲鹏举,做过王友。鸿渐聪慧好学,考取进士,担任王府参军。天宝末年(756),多次升为大理司直、朔方留后、支度副使。

  初,肃宗在凤翔,丧乱之后,纲纪未立,兵吏三铨,簿籍煨烬,南曹选人,文 符悉多伪滥。上以凶丑未灭,且示招怀,据到注拟,一无检括。见素曰:“臣典选 岁久,周知此弊。今寰区未复,员阙不多。若总无条纲,恐难持久。”上然之,未 暇厘革。及还京,选人数千,补授无所,喧诉于朝,由是行见素之言。及房琯以败 军左降,崔圆、崔涣等皆罢知政事,上皇所命宰臣,无知政事者。五月,迁见素太 子太师。十一月,肃宗自右辅还京,诏见素入蜀奉迎太上皇。十二月,上皇至京师, 肃宗御楼大赦。见素以奉上皇幸蜀功,加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三百户。上元中, 以足疾上表请致仕,许之。宝应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六,赠司空,谥曰忠贞,丧 事官给。子倜、谔、益、丱。倜、谔皆位至给事中,益终刑部员外郎,丱终秘书丞。 倜子颂。
  肃宗幸驾北上,到达平凉,不知所去。鸿渐与六城水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关内盐池判官李涵谋略说:“如今胡羯叛乱,二京沦陷,皇上从南方幸驾到巴蜀,皇太子在平凉整治军队。但是平凉此地,不是聚集军队的地方,如果想取得胜利,一定要去朔方。如果侍奉殿下,十日之间,在西聚集河、陇之兵力,回纥势力正强盛,与国家通好,在北征招劲骑,在南汇集各城,大兵进发,可以收复二京。以雪耻国辱,上告知明主,下安抚百姓,这也是臣子的心愿,国家的大计。”鸿渐即日便草拟文告详细陈述布防兵马招集的势态,记载军资、器械、仓储、库物的数量,命令李涵带上赶赴平凉,肃宗非常高兴。鸿渐得知肃宗从平凉出发,在北边的域界白草顿迎候,趁着慰劳各官使和兵士的时候,向肃宗进言说:“朔方聚集天下的强兵,灵州是用武的地方。如今回纥请求相和,吐蕃也附合于我,天下郡邑,人人都在坚守,等待命令。其中有些地方虽然被贼军所占据,也有望很快收复。殿下整理军戎,举兵驱进,则叛逆可灭。”肃宗同意此话。

  益子顗,字周人,生一岁而孤,事姊称为恭孝。性嗜学,尤精阴阳、象纬、经 略、风俗之书。善持论,有清誉。少以门廕补千牛备身,自鄠县尉判入等,授万年 尉,历御史、补阙、尚书郎,累迁给事中、尚书左丞、户部侍郎、中丞、吏部侍郎。 其在谏垣,与李约、李正辞迭申裨讽,颇回大政。宰相裴垍、李绛、崔群辈多与友 善,而后进之有浮名者,亦游其门,以是称有时望。及李逢吉歼朋党以专政柄,而 顗附丽之迹尤密,颇为时人所讥。然处身俭约,有足多者。著《易蕴解》,推演潜 亢终始之义,甚有奥旨。宝历元年七月卒,赠礼部尚书。
  等到了灵武,鸿渐与裴冕等人劝肃宗马上即位,以顺应中外所望,五次上表,于是同意。鸿渐素来知晓帝王陈布和君臣朝见的礼仪,于是摘取旧议,在城南设置坛台,在前一天向肃宗陈述仪注奏书。肃宗说:“皇上在很远的地方,叛寇还未平灭,应该不设坛场。”对他其他的建议表示同意。肃宗即位,授鸿渐为兵部郎中,主管中书舍人方面事情,不久转为武部侍郎。至德二年(757),兼任御史大夫、河西节度使、凉州都督。两京平定,升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荆南节度使。

  崔圆,清河东武城人也。后魏左仆射亮之后。父景晊,官至大理评事。圆少孤 贫,志尚闳博,好读兵书,有经济宇宙之心。开元中,诏搜访遗逸,圆以钤谋射策 甲科,授执戟。自负文艺,获武职,颇不得意。萧炅为京兆尹,荐为会昌丞,累迁 司勋员外郎。宰臣杨国忠遥制剑南节度使,引圆佐理,乃奏授尚书郎,兼蜀郡大都 督府左司马,知节度留后。天宝末,玄宗幸蜀郡,特迁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剑南节 度。圆素怀功名,初闻国难,潜使人探国忠深旨,知有行幸之计,乃增修城池,建 置馆宇,储备什器。及乘舆至,殿宇牙帐咸如宿设,玄宗甚嗟赏之,即日拜中书侍 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剑南节度,余如故。
  襄州大将康楚元、张嘉延盗窃兵权,占据襄州城反叛,刺史王政逃跑。嘉延向南袭击荆州,鸿渐听说后,弃城而逃。澧、朗、硖、归等州府听说鸿渐逃走后,全都惊慌害怕,在山谷里躲藏起来。一年多后,征召升为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太常卿,充任礼仪使。皇上、太上皇崩驾,鸿渐负责监督礼仪制度,建造山陵事毕,加光禄大夫,封为卫国公。广德二年(764),代宗在郊庙祭祀,提升鸿渐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升为中书侍郎。

  肃宗即位,玄宗命圆同房琯、韦见素并赴肃宗行在所,玄宗亲制遗爱碑于蜀以 宠之。从肃宗还京,以功拜中书令,封赵国公,赐实封五百户。明年,罢知政事, 迁太子少师,留守东都。会官军不利于相州,军回过洛阳,所在剽掠。圆弃城南奔 襄阳,诏削除阶封。寻起为济王傅。李光弼用为怀州刺史,除太子詹事,改汾州刺 史,皆以理行称。拜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使,加检校右仆射、兼御史 大夫,转检校左仆射知省事。大历三年六月薨,年六十四,辍朝三日,赠太子太师, 谥曰昭襄。
  永泰元年(765)十二月,剑南西川兵马使崔旰杀死节度使郭英..,占据成都,自称为留后。邛州衙将柏贞节、泸州衙将杨子琳、剑州衙将李昌山夔等人率兵讨伐旰,西蜀大乱。第二年二月,命令鸿渐以宰相兼任山、剑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身份,去平定蜀乱。鸿渐心无宏图,志气怯懦,又酷爱佛道,不喜欢军戎。到了成都,害怕旰的威武气势,不再问罪,于是将剑南节制表让给旰。此时国家西边遭寇入侵,关中事变繁多,鸿渐孤军陷入危险之中,军队威风不振,代宗没有办法,同意了。仍然以旰为剑南西川行军司马,柏贞节为邛州刺史,杨子琳为泸州刺史,各自收兵。不久请入朝廷觐见,仍推荐崔旰为西川兵马留后。

  崔涣,祖玄暐,神龙功臣,封博陵郡王。父璩,文学知名,位至礼部侍郎。涣 少以士行闻,博综经籍,尤善谈论,累迁尚书司门员外郎。天宝末,杨国忠出不附 己者,涣出为剑州刺史。天宝十五载七月,玄宗幸蜀,涣迎谒于路,抗词忠恳,皆 究理体,玄宗嘉之,以为得涣晚。宰臣房琯又荐之,即日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扈从成都府。
  大历二年(767),诏令旰为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召鸿渐还京。鸿渐仍带领旰一同入朝接受觐见,代宗嘉奖他。后来任知政事,转为门下侍郎,转让出山南副元帅。三年(768)八月,替代王缙为东都留守,充任河南淮西、山南东道副元帅,平章事一职如故。由于患病上表请求辞官,同意了,最后没有任他为官。四年(769)十一月死,赠予太尉,谥号为文宪。辍朝三天,赐物五百匹、粟五百石。

  肃宗灵武即位。八月,与左相韦见素、同平章事房琯、崔圆同赍册赴行在。时 未复京师,举选路绝,诏涣充江淮宣谕选补使,以收遗逸。惑于听受,为下吏所鬻, 滥进者非一,以不称职闻。乃罢知政事,除左散骑常侍,兼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 御使。旋授正议大夫、太子宾客。乾元三年正月,转大理卿。再迁吏部侍郎、检校 工部尚书、集贤院待诏。性尚简澹,不交世务,颇为时望所归。迁御史大夫,加税 地青苗钱物使。时以此钱充给京百官料,涣为属吏希中,以下估为使料,上估为百 官料。其时为皇城副留守张清发之,诏下有司讯鞫,涣无词以对,坐是贬道州刺史。 大历三年十二月壬寅,以疾终。
  鸿渐晚年喜好清静,私人住宅在长兴里,建筑豪华,宾客如云。鸿渐曾悠然赋诗说:“常顾追禅里,安能挹化源。”朝廷士大夫多数与他相好。等到患病隐退,令僧人将他头顶头发剃去,最后病死,遗嘱儿子依照胡法埋在塔下,墓上不封不树,希望能像和尚那样下葬。受到众人议论讥笑。

  子纵,初以廕补协律郎,三迁为监察御史。诏择令长于台省,除蓝田令,宽明 勤干,德化大行,县人为之立碑颂德。转京兆府司录,累迁金部员外郎。以父贬道 州刺史,弃官就养。丁父忧,终制,六迁大理卿、兼御史中丞、汴西水陆运两税盐 铁等使。田悦连败,走魏州,婴城自守,诸道兵围之,屡乏食,诏纵兼魏州四节度 粮料使,军储稍给。德宗幸奉天,四方握兵,未有至者。纵先知之,潜告李怀光劝 令奔命,怀光从之。纵乃悉敛军财与怀光俱来,调给具备。怀光兵士久战河外,及 次河中,将迁延。纵之货币先已渡河,纵谓众曰:“若济,悉以分赐。”众利之, 乃西。至奉天,加右庶子,充使。无几,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数奏怀光刚愎反 覆,宜阴备之。及行幸梁州,左右或短之曰:“纵素善怀光,今不来矣。”上曰: “他人不知纵,吾可保其心。”不数日,纵至,拜御史大夫。尝议其大体,不亲细 事,狱诉仪制,皆付之僚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