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阿合马的生平介绍
2024-05-2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9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阿合马历史生平介绍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阿合马历史生平介绍
阿合马是元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元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引入了官俸制度,并且发行了纸币,为元朝的经济繁荣做出了一定的推动。
阿合马在当时可能是大多数人并不熟悉的人物,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他的生平和结局,让大家更加了解他。
在蒙元时期来自西北、中亚以及欧洲的诸色人被统称为"色目"人,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人。蒙元将统治下的臣民分为几个等级,而这些色目人的地位一直比汉人高。由于这些色目人擅长理财,因此得到了统治者的赏识,并早早登上了蒙古帝国的政治舞台,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阶层。通常情况下,这些色目人精通蒙古语和其他民族语言,擅长交际,是财经高手,而财政则被认为是国家的命脉,因此他们积极协助蒙古贵族来治理国家,并且在政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阿合马就是这样一位色目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致力于推动元朝的经济发展。他首先引入了官俸制度,即规定官员的薪水来源由国库直接发放,不再依赖地方的贡献和税收。这样一来,官员的收入更加稳定,也减少了腐败的可能性。官俸制度的实施,为元朝的经济体制带来了一些改善。
阿合马还着手解决元朝的货币问题。当时元朝的通货膨胀问题十分严重,货币贬值严重影响了经济的稳定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合马决定发行纸币。他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发行纸币,并在纸币上注明要兑换成黄金。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纸币的信任,促进了元朝的经济发展。纸币的引入为商业交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也使得货币流通更加便利。
阿合马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元朝经济的发展。然而,他的结局并不算幸运。据传,阿合马曾被控贪污罪名,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阿合马的经济改革举措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或不满。尽管如此,阿合马对元朝经济的贡献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蒙元把统治下的臣民分为几等,这色目人的地位一直比汉人高,这些色目人以善于理财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很早就登上蒙古帝国的政治舞台,形成一股比较有实力的阶层,一般情况下,这些色目人精通蒙古语与其他民族语言,精明善交际,是理财行家,财政是国家命脉,他们积极协助蒙古贵族治理国家,因之,占有重要地位。
忽必烈汗即汗位之后,一开始启用金莲川开府时的汉人王文统理财,颇得信任,让以右丞相、色目人祃祃为首的一批色目人遭受打击与罢黜。
山东汉族世侯李檀造反,王文统与李檀关系密切被诛,于是,那些受到王文统压制的色目人趁机攻击汉人官僚,让忽必烈对汉人官僚产生怀疑,便又启用色目人来牵制汉人,防备汉人势力强大,又造成色目人与汉人之间的角逐,有利于统治。
这个人就是阿合马,他原来是花剌子模费纳克忒的一名穆斯林商人,蒙古大军西征,他被掳掠东来,成了弘吉剌部贵族(蒙古时期显赫的后族)按陈那颜(按陈的妹妹孛儿帖就是成吉思汗的妻子)的奴仆。
弘吉剌部弘吉剌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于是,按陈的女儿察必嫁给了忽必烈,阿合马作为陪嫁的奴隶,随察必皇后进入忽必烈宫廷。
忽必烈当上大汗,阿合马就被任命为上都留守同知兼太仓使,代忽必烈掌管宫廷仓廪钱粮,颇得信任,他这个家奴也是尽心尽力,逐渐展现了经营头脑,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粮食储备丰富。
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擅长理财的中书平章王文统因山东李檀造反被牵挂诛杀,忽必烈身边缺少了善于理财的得力大臣,便提拔阿合马为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财政部长呀),专门管理财赋。
此时,比阿合马权力更大的是另一个色目人中书平章(宰相)赛典赤 ?赡思丁,但不久调任陕西四川行省平章,于是,给了阿合马机会,趁机独揽了朝廷财务大权,并很快爬上中书省平章政事的宝座,权力无人能敌,直到元至元十九年被义士王著所杀,一直掌管大元帝国的财政,还参议军国大事,长期得到忽必烈的器重与信任。
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阿合马向忽必烈建言:给宣命牌,置铁冶官,兴办河南徐州、钧州等处铁冶铸造,岁输铁一百零三万七千斤,铸造农器二十万件。又开采桓州等地银矿,并禁止民间铁冶。二是增收商税榷盐等,开启食盐官办销售,不允许私相贸易,增加茶叶专卖等岁课。三是检括户口,推广钞法。
至元七年(公1270年)五月,阿合马主持了蒙古入主中原以来第三次大规模的户口清查,并颁布《户口条画》于全国,作为厘定诸色户计归属的依据,更加明确了税收对像,发行中统钞(钱币),有效地完善户籍制与全国钞法统一。
忽必烈对阿合马十分信任,“授以政柄,言无不从”,认为“阿合马才任宰相”,所以阿合马在朝中拉拢对自己有用的人,排挤那些对他不利的人。
朝中站在阿合马对立面的是以汉臣许衡、张文谦等人为首的一批汉儒,得到皇太子真金与蒙古勋贵安童等人的支持。
张文谦是忽必烈藩邸旧臣,自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担任中书省左丞,可以说是忽必烈比较信赖的汉族臣僚。
张文谦见阿合马总司财政,大权独揽,每每直言,让阿合马不快,耿耿于怀。比如揭露阿合马利用榷卖盐铁,抬高价格伤害民户,创立宣慰司于大名等处,怙势作威,害民干政等弊端,屡次对忽必烈陈述其害。
阿合马也处处找机会打击张文谦,后来张文谦为躲避阿合马报复,加以迫害,不得不辞去要职,去主持修订《授时历》,远离了朝廷枢要职位。
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阿合马升任平章政事不久,许衡上书议论朝政,不点名地抨击阿合马“其为心也险,其用术也巧”,“窥人君之喜怒而迎合之”,“徒知敛财之巧,而不知生财之由”,“爱隆于上,威擅于下”。
当阿合马想让他的儿子出任枢密院佥事,典兵柄,许衡立刻向忽必烈奏曰:“国家事权,兵民财三者而已。父位尚书省典民与财,而子又典兵,太重。”
忽必烈采纳了许衡的建议,当枢密使官员为迎合阿合马,奏拟其子忽辛为同佥枢密院事时,忽必烈明确表示:“彼贾胡,事犹不知,况可责以机务耶!”
事后,忽必烈把许衡的话告诉了阿合马(可见对阿合马的信任),令他怀恨于心,图谋加害许衡,多亏右丞相安童庇护,许衡才免遭伤害,最后也不得不远离权力上层,改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
在阿合马眼中,蒙古勋贵,也就是木华黎的四世孙安童是最大的对手,自安童走上权力的舞台,似乎就与阿合马不对付,自安童由宿卫官拜为中书右丞相,阿合马就与安童开始了角逐。
阿合马伙同其党羽,在忽必烈面前屡进谗言,最终安童以行中书省兼行枢密院事,调到西北辅佐北平王那木罕,朝中更没有人可与阿合马抗衡了,让阿合马更加专横暴虐,贪赃枉法,他的子侄及爪牙都占据重要职位。
长子忽辛成了江淮省平章,次子抹速忽任杭州路达鲁花赤,侄子都鲁丁为河南行省参政,其家奴忽都答儿亦可都“久总兵权”,中书省及六部官员中,阿合马党羽就多达七百余人。
阿合马恃宠专权,贪赃枉法,不仅令上层贵族官僚强烈不满,更令汉族士大夫强烈地愤懑。朝堂上下反对阿合马的声音,得不到忽必烈公正的回声,群情激昂,引起众怒。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终于爆发了义士王著奋起杀阿合马的事件。
王著,字子明,是山东益都人(山东出豪杰呀),自幼轻财仗义,不拘小节,嫉恶如仇,仗义侠胆,也曾经为胥吏,郁郁不得志而弃职从军,成了代理千户长。这时,他结识了一个叫高和尚的人,自称有秘术,能役鬼神为兵,遥制敌人。
高和尚有奇术,被枢密副使张易举荐到军中,施法不灵而回。于是,又诈然身死,四十日后复生,老百姓以为神奇,有很多信徒。王著与高和尚在北边军中相识,南归后,王著与高和尚秘密策划除害杀掉阿合马。王著私下里铸造一把大铜锤,发誓用铜锤击杀阿合马,为民除害,并且一直寻找下手的机会。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三月,忽必烈照例北上巡幸,太子真金随行,留左丞相阿合马与枢密副使张易等人留守大都。于是,王著与高和尚假借太子真金返回大都作佛事,引出阿合马后下手。
王著早就组织了一伙人,在大都北集结。然后兵分两路,王著率八十余人先进入大都,高和尚率两千余人装扮成太子真金,缓缓南下。
王著派人矫传太子真金令旨,让枢密副使张易发兵若干,于三月十八日夜会于东宫前,王著更是亲自骑马去见阿合马,说太子真金将至,命令所有在大都的中书省官员在东宫前迎候。
这阿合马平素最怕的人就是太子真金,闻听便派中书省右司郎中脱欢察儿等人出关迎接,伪装的太子真金以脱欢察儿等人“无礼”为由,杀掉他们,夜晚进入健德门,直趋东宫。
假太子在王著、高和尚等人以及数百“仪卫”的护卫下到达西门后,派人上前让开门,守卫西门的张九思等人知道每次太子回宫,都是太子亲信完泽与赛羊为先导,不见此二人,拒不开门。
传唤中书省官员上前,叱责阿合马数语,阿合马有点不知所措,恰在这时,王著上前拉住阿合马,从袖中取出铜锤猛击他的脑袋,当场毙命,接着又击杀阿合马党羽左丞郝祯。
当时忽必列驻跸察罕脑儿,听到大都汉族吏民击杀了阿合马,十分震惊,立即抵达上都,命令枢密副使孛罗、参知阿里等人去大都,予以严厉镇压。
三天后,高和尚也被擒获。王著、高和尚以及参与此事的几百人被诛于街市。王著临刑前大呼:“王著为天下除害,今死矣,异日必有人为我书其事者!”王著死时二十九岁,引起众多汉族士大夫同情与赞誉,此等义举,苍天有鉴。
忽必烈对于王著击杀阿合马事件,一开始倾向于阿合马,后来许多正义之人站出来,伸张正义,并且从两名商人处得知,阿合马曾将他们献给忽必烈的一颗巨钻私自扣留,据为己有。忽必烈派人去阿合马家中果然搜出那颗巨钻,才意识到阿合马之奸佞,感慨地说:“王著杀之,诚是也”。于是,对阿合马发墓剖棺,戳尸于通玄门外,纵犬食其肉,举囯上下称快。
以上是本文关于阿合马历史生平介绍的所有内容了。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相关内容的话,我们强烈推荐你关注我们古宫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