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过了是什么传统节日
2024-10-1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957
谢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又称端五、端阳。各地习俗不同,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根据闻一多先生《端午考》,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民众的喜欢就是文化,别联系一些名人,如果不好玩不好吃没意思那么这个节日就会消亡。不能因为有大名人就什么都联系起来,支撑社会向前发展的主流是民众,民众有自己的喜好与判断。
端午节最早出现在我国周朝时期,那时的人们对“五”这个字十分的忌讳,特别是处在春夏之交的五月,这个月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毒月,而“五”日被认为是毒日,因为这个月所有的蛇,虫子,老鼠,蚂蚁,蝎子等毒物随着气温变暖全都出活动,这些毒物很容易伤人,而且当时由于生产力和医疗水平低下,在这个月很多体制差的孩子会在这个月生病,许多孩子会夭折,对当时的人来说这个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月份。因此在五月五日人们为了驱灾避祸祈求平安会举行盛大的活动,以此来消除灾祸。
根据《山堂肆考·宫集》记载在这一天:“古代人在这一天来临之际会把艾草编成老虎的形状,或是裁剪出老虎的样子,和艾草一起待在脖子上。”用艾草做的老虎被称为“艾虎”,佩戴艾虎就是用老虎的神威来驱赶瘟疫灾祸,在门上挂上艾草,菖蒲或是大蒜都是为了避灾驱疫,这些都是人们在生活不断地实践发现的比较有效果的方法,因为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是夏季,在夏季蚊蝇滋生,人的身体健康会受到毒虫的伤害,所以会用这些办法强身健体,还有的就是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中医认为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所以在五月初五这些举措都是人们普遍用到的方法。
现在的端午节的端午节虽然也还是举行这些活动但是已经不只是为了消灾驱祸了,更多的是被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自沉汨罗江时人们纷纷划着船去救他,这就是赛龙舟的最古老的由来。相传在屈原投江自尽以后人们为了不让长眠与江底的屈原挨饿,就用芦叶包裹糯米投到江中,让屈原饱食;也有人说这些投到江中的糯米是喂鱼的,为的就是江里的鱼在吃过糯米之后就不会吞食屈原的尸体了,,,,,
不过端午节被作为一个正式的节日在民间广泛传播的时候却是在六朝之后,也就是三国到隋朝这一时期,在这个时期一直到现在端午节才逐渐有了喜庆的部分,可见端午节的形成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各地因为生活差异会有不同的纪念活动和不同的习俗,在我们那里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把很早就准备好的香草和一个鹅蛋以及九个鸡蛋放在一起煮熟,寓意就是九鸡抱鹅,主要让小孩子食用,为的也是让孩子身强体壮健康成长,不知道大家那里的风俗是什么样的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