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谁才是慈禧太后一生之中最敬畏的男人?

2024-12-21  虎思国学网  阅读 510


  他是她这辈子唯一一位竭尽全力去讨好和取悦的男人,不仅仅是“夫为妻纲”,更重要的是他是皇权的化身,皇宫里唯一的光源。六宫粉黛为博得他龙颜一悦,处处暗藏杀机,而她聪慧狡黠,曾一度宠绝后宫。他对她的宠溺和对皇权的时常缺席,无意中造成了一个弱质女流的权欲横流。

  咸丰二年的选秀

  咸丰帝被后人诟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面对国库空虚、军伍废弛、吏治腐败、天灾不断、百姓起义此起彼伏、西方列强虎视眈眈的烂摊子,他一筹莫展,干脆沉迷声色,纵欲自戕。他即位第二年就下令挑选秀女入宫,赫赫有名的慈禧便在那年成了咸丰帝的后宫新宠。

  咸丰二年(1852)二月,道光帝的丧期一过,二十一岁的咸丰帝按照皇家规矩,迫不及待地进行了他新任皇帝以来的第一次选秀女,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为了延续皇族血脉,充实后宫,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满足好色皇帝的膨胀性欲。

  瑞雪残冰包裹的北京还难得见到草长莺飞的早春景色,选自全国各地的六十位旗籍佳丽早已坐着骡车来到了京城,来自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的叶赫那拉姐妹俩也在骡车队伍中紧张地等待着。叶赫那拉·杏贞和叶赫那拉·婉贞后来成为了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两个人,杏贞即中外知名的慈禧太后,婉贞即醇亲王福晋、光绪帝的生母,但此时,她们只是来自镶蓝旗的一个四品道员的女儿。曾祖父吉郎阿做到刑部郎中,祖父景瑞最高任到刑部员外郎,但被牵扯进一桩户部亏空案中,父亲惠征为山西归绥道员。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七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清朝满、蒙、汉各八旗,共二十四旗,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室的奴隶,其秀女只能做“宫女子”。像慈禧有这样家庭背景的女子未经选秀,不得嫁娶,而一旦选中,可以“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

  选秀过程因谨慎而繁琐,由太监经过两次选择。二月初七晚,在各旗参领、领催负责下,运送秀女的车队来到了皇宫的神武门,在太监的引领下到达顺贞门,太监首领在等待着,秀女们按旗籍分组,每组五人、四人不等,一字排开,太监细细审视,容貌端庄秀丽者留下牌子,牌子上书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洲人或蒙古人,年岁若干。慈禧姐妹和其他四十多位佳丽留下,其他的由本旗专车载回家,可自行择配。初选通过的还要进行由太监主持的复选,复选时要对绣锦、执帚等基本技艺进行测试,观察其仪容形态,不合格的称摞牌子,出宫回家。出身官宦人家的慈禧姐妹从小家教极好,姿容秀丽,仪态端庄,很轻松地便通过了前两关。选秀中真正至关重要的是下一关,皇帝亲自“引阅”。

  引阅的地点选在了咸丰帝养母康慈皇太妃的寿康宫。这天,年轻而好色的咸丰帝显得有些自得和兴奋,连看好几个秀女都难符心意,正为此懊恼不已。这时,叶赫那拉·杏贞怀着激动而忐忑不安的心情被唤入殿中,太监命她“抬头见驾”。咸丰帝眼前一亮,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人:苗条、匀称的身材,一对灵气饱满的杏仁眼睛,眼角微微上翘,一双灵巧的手,一副弯弯的眉,一个高高隆起的鼻梁,坚强的下巴上是饱满清晰的嘴唇。因为紧张,她不禁梨颊添红,羞态横生,秋波微掩,咸丰帝看得目不转睛,已有几分醉态。一位老福晋说了一句:“此女颇有福相。”咸丰帝这才醒转过来。初次引阅,慈禧和其他十六位秀女一起留宫住宿,等待复选。慈禧的妹妹因落选,回家自行择婚。一旦被选为秀女,就不可避免地拖入到后宫这个竞争的漩涡中,越接近皇帝竞争就越激烈残酷,被选中的秀女们还要经过屡屡复试,才能最终获得后妃封号。

  选秀并没有使慈禧立刻改变命运,相对于同时进宫的他他那拉氏而言,慈禧的好戏还在后头。选秀之后,慈禧和其他十六位秀女被安排在宫廷各处,慈禧曾被安排在皇家园林圆明园一处比较隐秘的“桐荫深处”。

  匆匆的几次见面,绝非惊艳出色的慈禧显然没有给咸丰帝留下多少印象。一连几个月了,她竟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皇帝是这后宫中唯一的成年男性,可他六宫粉黛,三千佳丽,出则宝马香车,入则黄罗伞盖,到处仆从如云,如果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或是惊艳夺目的绝代佳人,成日蜂围蝶绕的皇帝哪有精力记住一个并非绝色美人的新晋佳丽。后宫妃嫔如林,宫女如云,大家都依附皇帝为生。一朝被宠,平步青云,光宗耀祖;一旦被边缘化,只能眼见“红颜暗老白发新”,只能“一生遂向空房宿”。后宫争宠之战风雷激荡,在这厚墙高院里没人能独善其身,生性好强的慈禧更不想坐以待毙。一个不能凭长相一鸣惊人的女子唯有通过聪明的头脑才能逆转局面。

  慈禧自幼随父宦游各地,官场的倾轧、角逐,丰富了她生活的阅历;宦海中的钻营、贪婪,使她养成了阴险、狠毒的性格;虽是家中的长女,却并不受父母宠爱,亲情淡漠、缺乏,使她势利、冷静。在这等级森严的后宫中,只有皇帝和依附于皇帝的人可以呼风唤雨,趾高气扬,其他的都必须夹着尾巴做人。

  慈禧入宫不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亲被调任为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刚上任即遇上太平军顺长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惠征押解一万两银子辗转逃到了镇江的丹徒镇,操办粮台,以待援兵。刑部左侍郎李嘉端参劾他临阵逃脱,咸丰帝一怒之下将其解职查办。惠征惊骇过度,一病不起,于咸丰三年(1853)六月初三日死于镇江。家庭惨遭变故,在形势复杂的后宫,慈禧只能和泪往肚子里吞,现在唯一能改变她命运的只有咸丰帝。

  命运十分眷顾慈禧,圆明园本为皇家夏宫,皇帝一年难得去几次,可内忧外患让咸丰帝心烦意乱,干脆躲进圆明园寄情声色。慈禧花钱笼络了身边的宫娥太监,并与咸丰帝身边的宣诏太监安德海搭上了线。一天午后,咸丰帝乘着御辇在圆明园漫无目的地游玩,行至一桐荫深处,清风徐来,传来一腔腔娇脆的江南小调。咸丰帝知道这是新晋秀女的所在,一听这歌曲婉转,便动了风流心思,顺歌而行,来到一处宫殿,见殿内林荫夹道,花气袭人,一女子手摇折扇,细款柳腰,正在引颈高歌。咸丰帝见她粉腮若桃,明眸皓齿,唇不点而红,眉不描而翠,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最令人痴迷陶醉。当晚,咸丰帝对她百般怜爱。接连几天,咸丰帝都翻下了她的绿头牌。

  咸丰二年(1852)五月,秀女决选,咸丰帝收获颇丰,左拥右抱好不得意,后宫又多了四名“贵人”——兰贵人、丽贵人、婉贵人、伊贵人,四名“常在”——容常在、鑫常在、明常在、玫常在。咸丰帝和慈禧都酷爱玉兰花,咸丰帝便封她为兰贵人,兰贵人在这些新晋女子中排行第一,她即后来名贯中西的慈禧太后,咸丰帝把她安排进了长春宫。长春宫的正殿上高悬着乾隆帝的御笔匾额,上书“敬修内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告诫后宫嫔妃遵守祖宗家法,谨言慎行。咸丰帝不知道的是,这位心高气傲的女子一旦打开潘多拉的权欲之盒,便变得“遇佛杀佛,遇魔杀魔”了。

相关话题  #才是  #敬畏  #慈禧太后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