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史之乱的发生的时间是在唐朝的中期。要说具体的时间的话,安史之乱是从公元后755年的12月16日这一天开始的。结束时间是在公元后的763年的2月17日。这是一场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一次叛乱。
关于安史之乱的时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的,一般都是认为是在755年这一年发生的,这一年还是被称之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结束的时间也没有什么争论,普遍认为是在763年,那一年是被成为唐代宗宝应元年。结束的那一年,不仅是结束了叛乱,也结束了唐玄宗对于唐朝的统治。由唐玄宗的儿子继位,唐玄宗被封为皇太祖。
这前前后后长达八年之久,直到763年才得到了平息。中途甚至唐玄宗逃出皇宫去避难,这可见当时叛乱一方的势力是多么的强大。不过最后还是被平定了。这次安史之乱给唐玄宗的伤害不仅有那么多年受的磨难,还有失去他最爱的女人的感情上的伤害。那么长时间的叛乱,这带给国家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
如果这次的叛乱能够早一点结束的话,那么在结束之后的唐朝说不定就不会那么的衰败。安史之乱的是在唐朝的中期,在唐玄宗的统治末期,甚至可以说安史之乱结束了唐玄宗的统治。那755年到763年的叛乱可以说是拖垮了一个唐朝。
安史之乱是在唐朝玄宗年间所爆发的一场统治权争夺战。史学家们都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通过了解安史之乱的爆发背景和经过,便可了解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的影响。安史之乱的影响有很多点,首先安史之乱引发了社会混乱。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一直以和平繁盛的面貌示人,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社会如同遭遇了一场浩劫。《旧唐书》中有提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几乎没有人烟。战乱后的百姓流离失所,很多民众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人们的生产生活一被打乱,那么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
唐朝诗人杜甫有诗云:“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从这首诗歌作品中,便可看出安史之乱的影响。其次,边疆不稳定也是安史之乱的影响。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后,根本无暇顾及边疆事务。唐玄宗为了镇压安禄山叛乱,召回了镇守在边疆的士兵。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边防空虚的状态。西边吐蕃人见唐朝正在内乱,根本无无暇顾及边疆事务,于是他们和安禄山乱兵一起,夺去了河西走廊、陇右。
公元790左右,唐朝陆续失去安西北庭,这让岌岌可危的唐朝政权逐渐危在旦夕。除此之外,唐末藩镇割据额局面,也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以及经济中心南移,百姓赋税加重都是安史之乱的影响。
尽管安史之乱最终得以被平息,但是这次事件无疑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社会混乱、藩镇割据、剥削加重、边疆不稳、经济重心南移、西域得失等等。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