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辛弃疾,谁才是宋词第一人?

2025-01-27  虎思国学网  阅读 892


选什么第一人,无聊!

◆ ◆ ◆

内容来源 | 苏辛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苏轼和辛弃疾,并称“苏辛”,都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与婉约派对立,并且在词中,是以婉约词为正宗,而以豪放词为别调,实际上,单纯以婉约和豪放来划分是不严谨的,苏轼豪放,也会写“花褪残红青杏小”,辛弃疾豪放,也会写“醉里吴音相媚好”,豪放之中,也会有一种婉约的意境。

01

苏辛之豪放

苏辛二位,确实于词这种文学形式,有开拓性的贡献,也有博大的成就,你想想,在苏辛之前,从唐末五代开始,从《花间词》开始,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所写之词都是闺阁儿女之情;“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有了更深的感慨,扩大了词的范畴,但大体上还是没有脱离、或者说没有开拓出更大的境界。

这当然没有问题,因为词从诞生之初,就是在酒宴席间给歌女演唱娱乐用的,内容上只要求写得美,王国维就说词的特质是“要眇宜修”,美好而精巧。

直到苏东坡出世,要眇宜修的词,不一样了。

和苏东坡同时代的北宋胡寅,作《酒边词序》,评价苏东坡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洗掉了女人身上的胭脂味儿,就不再是儿女作态那样的词了。

再到辛弃疾,更不得了,他是“剪红刻翠之外,别树一帜”,这个红和翠,你可以理解成像女子一样的、可以理解成胭脂水粉一样的、可以理解成莺莺燕燕的……剪和刻,就是精心地、细腻地描写、刻画,就是摆脱了可以描写绮罗香泽、闺阁儿女的圈子,另外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苏轼洗掉的绮罗香泽,辛弃疾的别树一帜,是什么呢?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突破了诗和词的次元壁,出圈了。传统意义上,词乃诗余,诗言志、词言情,而经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之后,经辛弃疾“剪红刻翠之外,别树一帜”之后,他们开始用词,来抒发自己的胸襟和意志

所以,这就是苏轼和辛弃疾共同的地方。

他们开拓、进取、发扬,终成豪放一派。

02

苏辛之不同

读苏辛的词,都不需要做太多了解,就能读到两人的不同。

苏轼是怎样的呢,是乐观豁达的浩然之气,“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像老庄,但看他的政治理想,“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又是儒家思想。

我读苏轼,特别是他在绝境时,不论诗、词、文,或者和苏小妹斗嘴,跟和尚斗智,这样的八卦小故事,再或者他对美食的“钻研”,每每读来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读苏轼,就是要读他在失意挫折中的旷达胸怀。

辛弃疾又是怎样的呢,他像一个侠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不由得就会想起他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故事,虽然有艺术加工,但还是很热血,这种时候我觉得他有点像李白;但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他毕竟是辛稼轩,自始至终他都忧心国家和百姓,都在想着收复故土,这时候,我又觉得他有几分老杜的影子。

更有趣的是,你读苏轼,他总是在倒霉之后,能迸发出最强大的力量,被贬一次,就开挂一次,黄州惠州儋州,又或者失去亲人了、想念弟弟了,总之,最失意的时候,苏东坡能写出最好的作品。

苏东坡的旷达也就在这里,你看,他被贬了,就在地方上研究美食,穷得不行了还发明个羊蝎子,但是,一旦重归中央,他又开始刚正不阿,这叫什么,这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进可退,实在不行,我像陶渊明那样当个隐士,也乐呵呵的。

辛弃疾就不行了。

辛弃疾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个“退”字。辛弃疾真的很像杜甫。老杜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临死前不久还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都已经又老又病,还没有亲朋相伴,但他想的是戎马战乱的北方还未安定,所以涕泗横流。

辛弃疾又何尝不是呢?他是北方人,王师一日不能北定中原,他就一日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一生都在坚持要前进、要进攻,而绝不能退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然而,朝廷中总有那么些奸佞,要逼着他退下来,要把他压下来。

辛弃疾要奋力前进,又有人在尽力打压,这两股力量的碰撞,成就了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03

谁是第一人?

苏辛之豪放,也是他们的共同点,他们都开拓了宋词的新境界,成就了豪放一派,但是,他们也都不是一味地豪放,甚至粗放,他们是粗中有细,豪放中有婉约,像个柔软的钢铁直男。

苏辛之不同,在于各自词中所抒发的意志。

苏东坡是老庄和儒家的结合,他旷达而有理想,用世而不头铁,他知道如何从逆境中来排遣自己,所以有句话叫“人人都爱苏东坡”,无论顺境逆境都鼓励你,天天给你打鸡血,但绝不是给你灌毒鸡汤,这样的人,想不爱都难。

辛弃疾就头铁,认准了一个“收复故土”的目标,就绝不回头,他这样的人挺没意思的,就像杜甫,老杜的诗读起来也没有意思,但是,任何时代,都少不了辛弃疾这样的人,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延续5000年,就是因为有太多辛弃疾这样“头铁”的人,他们永不服输。

苏轼和辛弃疾是一样的,在豪放中抒发理想,苏轼和辛弃疾是不一样的,苏轼你的老友,永远激励你前进,辛弃疾是个英雄,他的血永远是热的。

所以,争论苏辛谁才是宋词第一,毫无意义。去继承他们的意志,把自己和祖国都变得更加美好和强大,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吗?

————  / END /  ————

相关话题  #才是  #宋词  #第一人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