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杜琼是生平事迹简介
2024-05-2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12
三国杜琼是生平事迹简介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三国杜琼是生平事迹简介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三国杜琼是生平事迹简介
蜀汉官员、学者杜琼:幽默睿智的益州之才
汉末时期益州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不仅有睿智的谋士,还有勇敢无畏的将领。而在这个定位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一位冷门的官员和学者备受众人器重,他就是杜琼。
杜琼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是当时蜀汉朝廷中备受瞩目的学者。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博览群书,渊博的知识让人钦佩。当刘备攻破益州后,杜琼受到刘备的重用,被任命为议曹从事,成为刘备军事政务中的重要参谋。
在刘备的统治下,蜀汉朝廷充满着智慧和才华。而杜琼正是其中一位重要的智囊之一。他和诸葛亮、蒋琬等人一样,深受刘备的器重和信任。杜琼以其聪明才智和出色的谋略,对蜀汉官方政务和军事策略的制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在历史记载中,杜琼的名字可能不太为人所熟知,但他对于蜀汉朝廷的贡献不容忽视。他不仅在军事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在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据记载,杜琼曾与诸葛亮和蒋琬等人一同讨论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的讨论成果为蜀汉朝廷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慧。
杜琼以其幽默风趣的个性而闻名。尽管他身处战乱之地,却总是能以一颗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有时,他会用幽默的言辞来为刘备和其他官员解忧,让大家心情舒畅。他的幽默风趣也让他在蜀汉朝廷中赢得了很多朋友和支持者。
不可否认杜琼的一生并不充满传奇色彩,但他在蜀汉朝廷中扮演的角色却是非常关键的。他对于政务的参与和智谋的提供为刘备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他在幕后默默奉献,才使得刘备和蜀汉朝廷能够在逆境中稳定下来、发展壮大。
杜琼这位被冷门官员,他的聪明才智和贡献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他的名字并不如诸葛亮和刘备那样响亮,但他在蜀汉朝廷中的位高权重和睿智的智慧已经足够让我们铭记。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位益州之才,感受他的智慧与魅力。无论是历史长河中的名人还是不为人所知的冷门人物,他们的贡献都不应被遗忘。让我们一同铭记他们,传承着历史的记忆。
杜琼是益州蜀郡成都人,之前关于常播的文章中就提及了汉末三国时期的蜀郡士人们:贾龙、任歧、张松、张肃、张表、张任、张裔yì、张裕yù、杜琼、王伉、柳隐、高玩、何随、何祗zhī、何宗、赵谦、赵温、常播、常勖、常洽。
案《华阳国志》,杜氏也是成都大姓之一,说明杜琼的家世也不错。杜琼年轻时就拜在任安门下求学,他和杜微、何宗都是任安的弟子,杜微所在的梓潼涪县杜氏与何宗所在的蜀郡郫县何氏都是当地大姓,任安返乡后教授了众多弟子,但留名史册的就这三人。
杜琼对于任安的教授的知识掌握得很透彻,包括任安在经书、纬书上的造诣,何宗也不遑多让,甚至名声更响亮些。益州士人们将自身所学一代代传承了下去,从杨厚开始,他教授出了董扶、任安、周舒,任安又培养出了杜微、何宗、杜琼这样的名士,杜琼自己也有个弟子高玩留名史册。这些名士门下不是只有这么几个弟子,杨厚光记名弟子就有三千人,可见他们对于蜀地经学的影响力。
杜琼在刘璋时期就被征辟为益州从事,等到刘备入主益州,杜琼迁任为议曹从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劝刘备称帝的人中就有何宗、杜琼,当时杜琼仍为议曹从事。等到刘禅上位,杜琼历任谏议大夫、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已经官至九卿了。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逝世,时任左中郎将的杜琼奉命持节,追赠诸葛亮丞相、武乡侯印绶。不过杜琼为人沉默寡言,常常自己呆在家中不怎么掺和世事。即便如此,蒋琬、费祎等人依然很器重他。杜琼著有《韩诗章句》共计十余万字,但他并没有教给自己的子嗣,导致他的学说有些失传,不过高玩多少也传承了一些。
虽然杜琼沉默寡言,但他还是会和他人交流的,谯周也算是他的后辈,经常和杜琼探讨天文方面的问题。比如谯周就曾询问杜琼“当涂高者魏也”该怎么解释,杜琼就指出“魏”是观阙的名字,在路两边又显得很高,所以才有此一说。
在谯周进一步追问下,杜琼又详细解释“以前的官职都不称作‘曹’,自汉代以来才称为‘曹’,小吏称为‘属曹’,吏卒称为‘侍曹’,这可能就是天意了。”谯周和杜琼交流了很多内容,后来他进行推测时还会借用杜琼当年的理论。延熙十三年(250年),杜琼逝世,终年八十余岁。
《三国志》中,杜琼的评价是“沈默慎密”,《华阳国志》中提及“太常清密,邃远钩深”、“玄寂”,其实都是围绕杜琼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缜密的思维来进行评价的。
以上就是有关三国杜琼是生平事迹简介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古宫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