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指的是什么
2024-11-0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17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我对重阳节有深刻认识的是小学时期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课文之后,通过这些诗词,了解古时候人们在重阳这天就有了登高、戴茱萸等风俗习惯。
除此之外还有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可以了解到古人在重阳这天还有赏菊、饮酒等习惯。
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适宜登高望远。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菊花盛行开的时期,所以赏菊也成了这个节日的活动之一。重阳节又是丰收的时节,人们丰收的喜悦之余认为这是祖先和上天的保佑,所以人们将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定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所以称九月九日为重阳,是由于九属于阳数,又是双九,所以称为重阳。九九有长长九九的意思,九又是单数中最大数,发展到现在尊老爱幼的传统中华人民将九月九日定为敬老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今又成为中国老年人的节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赏菊、放风筝、吃重阳糕等习俗。
九、久相连,高、糕相谐,均含有万事皆“久”、皆“高”之祈福意。
为何称九月初九为“重阳”呢?
《易经》视九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为“重阳”。故九月初九既称“重九”,亦称“重阳”。此为重阳节名称的由来。
重阳节的习俗始于东汉年间。关于重阳节的起源,相传与道教有一定的渊源。
据南朝任吴均所著《续齐谐记》记载,相传在东汉年间,汝南县一村庄有一个名叫桓景的小伙子。有一年,汝河两岸害起瘟疫,桓景的父母在这场瘟疫中丧生了。
桓景听乡人说,这场瘟疫是汝河里的一个瘟魔作恶引起的,小伙子遂决心为民除害。当时,东南山中隐居一位修仙得道的费长房大仙师,桓景便上山拜师学艺。
来年秋季,大仙师对正在练剑的桓景说:“今年九月初九,汝河瘟魔又要兴妖作怪。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一包,菊花酒一坛,让你的家乡父老戴茱萸叶,饮菊花酒,出户登高避祸。”交代过后,仙师让桓景跨上仙鹤飞向汝南家乡。
桓景回到家乡。九月初九这天清晨,他领着父老乡亲登上附近的一座高山,每人分一片茱萸叶,用以驱瘟魔;又倒出菊花酒,每人呷一口,以防瘟疫之疾。桓景将乡亲们安顿好后,便手执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准备同瘟魔决斗。
不久瘟魔破水登岸,见人们都聚集在高山上,便猛冲过来。忽觉酒气刺鼻,茱萸冲肺,瘟魔难以抵抗这股神奇的力量而不敢登山,转身奔向村中。桓景同瘟魔展开激战,瘟魔不敌,败阵而逃。桓景祭起降妖青龙剑,将瘟魔刺杀。
乡亲们回到村中,看到满地暴死的鸡鸭鹅、马牛羊等家禽、家畜,劫后余生的父老乡亲万分感谢救命恩人桓景。
桓景除掉瘟魔后,汝河两岸的百姓欢天喜地。从此,人们便有了重九登高、插茱萸叶、饮菊花酒的习俗,并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相沿流传至今。
这则传说虽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按现代科学观点分析,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是季节交替转换、细菌繁殖、流行病易发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出户登高,透透空气,晒晒太阳,喝点儿酒,调节调节情绪,增强抵抗能力,这对预防疾病是大有好处的。
有学者推测,从饮菊花酒、插茱萸的习俗看,重阳节亦可能源自古老的巫术活动。
重阳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早在秦汉时期的文献就有关于重阳节的记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其中最有名的,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近代重阳节更是有了“尊老”的内涵,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被叫作重阳节呢?请往下看。
重阳节的来历
早在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是日也尝牺牲,以备告天子”。可见当时就有每年九月农作物丰收后,祭天、祭祖的传统。
到了汉代的文献《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从汉代起,就有了重阳节求长寿的习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重阳节在汉代已经真正形成了。到了唐代,最终被官方定为民间节日,然后以后的历朝历代,又不断的赋予其新的内容、内涵,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重阳节。
为什么叫九九重阳节
叫重阳节的原因根我国的《易经》有关。在《易经》中,万物都有阴面和阳面,数字也不例外,其中就把数字“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双阳并列,是为重阳。所以九月九日节,为被叫作重阳节,也被叫作重九节,但是叫的更多的是重阳节。在重阳节这天,人们会带着菊花酒,头插茱萸和亲朋好友一起登上高山,喝菊花酒、吃糕点思念远方的亲人。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是形容的这一场景。
现在,重阳节更是被国家定为了法定节假日。到这天各单位都会放假,让我们回家探望老人,和亲人团聚。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朋友们你会回老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