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宗是武则天的走狗吗?

2024-05-2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15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许敬宗是武则天的走狗吗?这一内容。

许敬宗是武则天的走狗吗?

许敬宗:唐朝文采出众的政治家

许敬宗是隋朝吏部尚书许善心的儿子,从小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被称为"幼善属文"。成年后,他初次侍奉于李密,由于李密向太宗推荐了他的名字,太宗下诏任命他为文学馆学士。这一任命让许敬宗成为了李世民手下十八智囊之一,并因为他修撰了《武德》和《贞观实录》而受到了大量的赏赐和嘉奖。许敬宗非常自负地表示,一个官员不能仅凭借自己的著作来立身安命,他还必须建立自己的门户。

当唐太宗在"驻跸山"大破辽贼后,许敬宗受命拟写诏书。他站在唐太宗的马前,以不加点的方式写下一篇"词彩甚丽"的草诏。唐太宗对他的文采赞赏不已,于是将他专门委任为诰令的负责人。许敬宗的文采出众,同时也有着足够的胆识。在原太子李承乾被废黜后,一些属官如张玄素等人被贬为普通百姓,再次无法得到重用。然而,许敬宗上表辩称这些人都是因为敢于直言不讳而遭到忌恨的名士,他希望朝廷能够对他们进行甄别使用。唐太宗非常慈悲地接纳了许敬宗的建议,将大部分人重新甄别并重新提拔使用。

许敬宗以其卓越的才华和胆识成为了唐朝文坛上的一颗新星。他不仅在政治上才华出众,还在文学上独具一格。他的才华得到了太宗的赏识和推崇,通过修撰《武德》和《贞观实录》,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许敬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官员除了要有卓越的才华外,还需要有胆识和正直的品质,才能在政治舞台上立足并为国家做出贡献。他是唐朝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一生注定会被后人铭记。

许敬宗文采出众,还颇有胆气:原太子李承乾被废后,属官张玄素等人“皆除名为民,不复用。”许敬宗上表辩称这些人均为“直言被嫌忌”的名士,希望朝廷对他们甄别使用。唐太宗从善如流,将大部分人甄别后重新提拔重用。

唐高宗游览古长安城时,问侍从“自秦汉以来,多少朝代曾在此定都?”许敬宗信口拈来,又轻松应答出唐高宗“昆明池是汉武帝何年中开凿”的问题。

在陪侍唐高宗前往泰山封禅途中,因为窦德玄无法回答唐高宗“此地为何叫帝丘”问题,许敬宗主动解围,将帝丘的来龙去脉说得头头是道,还旁征博引回答出唐高宗“为何《尚书》中将济水与漯河并列,而现在济水与漯河不相属”的专业性极强的问题,深受唐高宗赞叹。

许敬宗确实有足够的资本如此自诩。他一生著作等身,死后留下文史类作品“文集八十卷”,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史财富。

史载:唐太宗曾当面问他:“‘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可为何还有些人非议您?”许敬宗花言巧语答道:“春雨贵如油,百姓爱其滋润大地,行人却厌其泥泞难行;秋月如镜佳人爱,盗贼却恨其光照四方不便盗窃。

上天尚有不足,何况人间!臣又不是美酒羊羔能使众口调和。‘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唐太宗被忽悠得连连称是,表扬他:“您说得太好了!朕要把它记录下来警示后人!“

许敬宗升任礼部尚书期间,唐高宗为收回权力,“将废皇后王氏而立武昭仪”,但“又畏大臣不从”,于是用尽各种手段,以王皇后无子为由暗示舅舅长孙无忌支持自己,但“无忌终不许。”许敬宗一直“特赞成其计”,见皇上等人连连碰壁,赤膊上阵“亦数劝无忌”,被长孙无忌痛斥一番。

许敬宗“私揣帝私”,深知唐高宗废王立武之心已定,于是公开跳出来力挺唐高宗:“陛下,庄稼汉年成好多收个三五斛,尚且想换掉黄脸婆。您富有四海,立个皇后有何不可!”这番不伦不类的言辞虽然粗鄙,却成为焦头烂额的唐高宗的救命稻草,“帝意遂定”,废王立武。许敬宗由此立下首功,索性痛打落水狗,“请削后家官爵”,将王皇后一家废为庶人,以免后顾之忧。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因长孙无忌等人始终反对自己上位,心怀怨恨,暗示许敬宗与李义府为其消除心腹之患。许敬宗心领神会,指使心腹诬告长孙无忌等人磨刀霍霍企图谋反,请唐高宗将他们一网打尽。

唐高宗装模作样抹着泪演戏:“我实在不忍心处罚我的亲舅舅,否则后代史官一定记录我不能和睦亲族!”许敬宗引经据典证明道:“汉文帝杀死其亲舅薄昭,史官不认是过失;长孙无忌比薄昭可恶万分,他‘忘先朝之大德,舍陛下之至亲,听受邪谋,遂怀悖逆,意在涂炭生灵。’”并恶毒地提出“合诛五族”建议。

在武则天耳边风的狂吹和许敬宗斩草除根的启奏下,唐高宗最终根本不审问舅舅为何谋反,而“惟听敬宗诬构之说”,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反对他废王立武的正直朝臣剥夺官职,流放黔州,使他们最终“并流死于岭外。”

许敬宗自恃才高,目空一切。文德皇后驾崩后,在庄重的丧礼上,群臣身穿丧服整齐跪拜,空气中弥漫着哀伤悲痛的气息。突然,一声怪笑打破丧礼的肃穆,引得群臣纷纷侧目。原来,许敬宗在跪拜时,瞥见身边的“欧阳询貌丑异”,竟不顾礼仪“见而大笑。”这声怪笑使他遭到御史弹劾,“贬洪州司马。”

好在他毕竟有真才实学,不久便咸鱼翻身重回京城。依附武则天后,他更加有恃无恐,开始了贪财好色的丑恶表演。他主持参与朝廷修撰《五代史》及《晋书》等史籍,已是“前后赏赉,不可胜纪。”却依然贪得无厌,四处伸手捞钱。

为“多纳金宝”,他把最小的女儿远嫁“蛮酋冯盎之子”,由此再次遭御史弹劾,贬为郑州刺史。因此,“嫁少女于夷落”,成为倒许派的证据之一。

许敬宗“好色无度”,荒淫奢侈,曾建造连楼数十余间,“使诸妓走马其上,纵酒奏乐自娱。”他一直垂涎妻子的婢女虞氏的美色,妻子死后,他迫不及待将虞氏立为继室。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子许昂对虞氏一直垂涎三尺。

虞氏与许昂年龄相仿,情投意合,早已勾搭成奸。奸情败露后,虞氏为自保,反咬一口将责任全部推给许昂。许敬宗被儿子带了绿帽,气急败坏将虞氏休出家门后,再表奏朝廷,以不孝之罪把许昂流放岭南。因此,倒许派攻击他“弃长子于荒徼(荒远边域)。”

许敬宗在与“有良史之才”的状元出身的敬播共同修撰《高祖》、《太宗实录》期间,因敬播秉正执笔,内容“颇多详实”,他也不敢轻易妄为。敬播“坐事出为越州长史”后,许敬宗独掌国史,便利用权力“窜改不平,专出己私。”以自己的爱憎来肆意删改历史,将国史当小姑娘般肆意打扮,记录史事或曲意迎合,或曲直不正。

他的父亲许善心是隋朝礼部尚书,在江都兵变中被宇文化及杀害。目睹杀人现场的封德彝告诉别人:“虞世基被诛杀时,其弟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许善心被处死后,许敬宗被吓得跪地求饶才保住小命!”许敬宗怀恨在心,“及为封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

他贪图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的财宝,将女儿嫁给他,并在国史中不顾女婿“本皇家隶人”出身事实,曲意拔高女婿为门阀出身,且为无中生有“妄加功绩,并升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卷。”

许敬宗“为子娶尉迟宝琳孙女为妻,多得赂遗。”再为尉迟宝琳父亲尉迟恭立传时,将尉迟恭的过错一笔勾销,使之成为金光闪闪的全人。他甚至胆大包天到把唐太宗赠长孙无忌的《威凤赋》移花接木为赠与尉迟恭。

白州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庞孝泰,本是平庸之辈,率兵随征高丽。高丽知其懦弱,突袭击败庞孝泰。庞孝泰自觉脸上无光,送给许敬宗许多珍宝,请他笔下超生。许敬宗笑纳囊中,立传时“称孝泰频破贼徒,斩获数万。”庞孝泰由此成为与苏定方齐名的名将。

后晋刘昫在修撰《旧唐书》时评论许敬宗:“及敬宗掌知国史,竟以已所爱憎曲事窜改,论者非之。”许敬宗死后不久,他肆意歪曲历史的丑恶行径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众人唾弃。

唐高宗很是恼火,“以许敬宗等所记录多不实”原因,“诏刘仁轨等人改修国史”,力争把许敬宗歪曲的历史重新恢复原貌。此后,唐朝还多次修编国史,将许敬宗造成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许敬宗虽才高八斗,但贪财好色、投机政治、妄自篡史,可谓劣迹斑斑,追谥“缪”恰如其分。但是,朝臣显然没有考虑到皇帝夫妻的感受。此时,唐高宗带病理政,武则天“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许敬宗对武则天有拥立之功,且为武则天鞍前马后消灭政敌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唐高宗才以许敬宗之孙坚决反对为由,“诏令尚书省五品以上重议。”

礼部尚书袁思敬对皇上夫妻的心思揣摩得很透彻,边向同僚们使眼色边建言:“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请谥曰‘恭’”此谥号既明确定性许敬宗有过,但还不至于一条道走到黑,算是个可以向各方面交代的折中谥号。皇帝夫妻很满意,“诏从其议。”

本文总结了关于许敬宗是武则天的走狗吗?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的相关内容,我们强烈推荐您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包括历史人物的传记、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以及历史文化的探讨。

相关话题  #走狗  #武则天  #许敬宗是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