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简介
2024-10-15 虎思国学网 阅读 689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立陶宛。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分别和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
历史由来
1918年之前,立陶宛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行省。
1918年,立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
1918年年底至1919年年初,立陶宛大部分地区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9年2月~8月苏维埃政府决定合并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与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历史上立陶宛与白俄罗斯曾同属立陶宛大公国)。
1919年8月波兰占领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全境,并于1920年7月签署波兰-苏维埃和平条约,重新建立陶宛共和国。签署里加合约过后,苏维埃政府只得到一半的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0年1月,苏联占领立陶宛,再次恢复苏维埃政权,7月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8月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争取独立
立陶宛有长期独立的历史,民族主义倾向比较强烈。入盟后,民族主义的活动一直时有发生。
1985年,戈尔巴乔夫掌握苏联权利后,开始进行政治改革。戈氏的改革使得立的民族主义势力强烈抬头。
1988年底,立民族主义组织“争取改革运动”(立陶宛语称为“萨尤季斯”:Sąjūdis)成立,掀起新的要求独立的浪潮。该组织首先提出了废除1939年的苏德条约问题,从根本上否定并入苏联的合法性。
1989年,萨尤季斯同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民族主义组织利用苏德条约签订50周年之际,高唱旧国歌、呼喊“打倒俄罗斯帝国”等口号。
1990年,萨尤季斯在立陶宛最高苏维埃(议会)选举中获胜,取得执政党的地位,新的苏维埃通过“关于回复独立的立陶宛国家”的协议,宣告国家独立,定国名为“立陶宛共和国”,并恢复1940年前的国旗。立陶宛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第一个宣布独立国家。
萨尤季斯的独立主张遭到反对脱离苏联的政治力量的激烈反对。为阻止立陶宛独立,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军事占领了维尔纽斯。
正式独立
1991年,立陶宛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社会动荡加剧。苏联八·一九事件后,苏国务委员会于9月6日承认立独立,苏联随后解体。立陶宛正式获得独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