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五京制度
2024-06-01 虎思国学网 阅读 778
辽五京是辽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的总称。
发展过程
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建国修建皇都。会同元年(938),辽太宗名皇都为上京,设临潢府。辽太祖灭渤海,建东丹国。天显三年(928),辽太宗迁渤海居民于东平郡,升号南京。
六年,废东丹国,于南京设中台省。会同元年,得后晋所献燕云十六州地,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原南京改称东京辽阳府。
上京、东京、南京于同年设立,合称三京。
统和二十五年(1007),辽圣宗在奚王牙帐建立新都,号中京大定府。与原三京合称为四京。
开泰元年(1012),改东京幽都府为析津府。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大同军为西京大同府。辽兴宗以后,始有五京。
五京是各地区的统治中心,各领有军州府县,故又称五京道。道不设行政机构。五京长官均称留守,由契丹皇族或后族重臣担任。五京分设留守司和都总管府,统领所属军州事。
上京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辽太祖命蓟州汉人康默记董理修建,一百天建成。城墙高两丈,幅员广二十七里。城北是皇城,墙高三丈。皇宫南门为承天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南是汉城。有市肆交易。
中京城在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辽圣宗命燕蓟汉人工匠仿上京城制建造。两年建成,迁移汉人民户入城居住。中京城建立后,皇帝即常驻于此。建有驿馆,接待宋、夏、新罗使臣。
东京在今辽宁辽阳。城高两丈,幅员三十里。宫城在城东北隅,城高三丈。南部外城为汉城,有南市、北市贸易。城内居民多为渤海人和汉人。
南京在今北京市西南,又称燕京。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尺,幅员三十六里,是五京中最大的城。宫城在西南隅。西城颠有凉殿。
西京在今山西大同。原为军事重镇,城方圆二十里。辽兴宗升号西京大同府,未建宫城。辽道宗时在城内建华严寺,铸有历代皇帝像。
五京道
辽国原称契丹,立国与五代的梁同时,其典章制度主要以唐为样板,政区的划分也不例外,其领土分建五京,并置五道。
《辽史·地理志》称:“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种,水草便畜牧。”在获得燕云十六州后,辽太宗于公元938年改国号为“大辽”,改“皇都”为“上京”,称林潢府。以后陆续建立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东京辽阳府(金辽宁辽阳市),南京析律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正式成为五京。
上京临潢府:初名皇都,后改名上都,为上京道治所。是代表其发源地,被列为五京之首。
东京辽阳府:天显三年(公元928年)以东平郡(今辽阳市)为南京,后改为东京,府名辽阳,为东京道治所。作用在于控制住渤海。
中京大定府: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置,称中京,府名大定。在今内蒙古赤峰市所属宁城县附近,为中京道治所。由于位置居中,有利于各方面的联系,特别是接近靠近中原的南京(析律府),可以起着支援的作用
南京析津府:原唐与五代时的幽州,石敬瑭割予契丹后,契丹于会同元年(公元938年)立为南京,府称幽都(今北京),后又改为析津,为南京道治所。是对宋的攻防重镇,是汉人聚集的区域,也是对汉人分治而建立的中心。
西京大同府:原唐与五代时的云州。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建为西京,府名大同,为西京道的治所。在军事上相当于南京的侧翼,也是加强对西夏控制的基地,是契丹的西部政治、军事、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