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西汉的衰落
西汉末年,土地高度集中,政治日益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哀帝时,大司马师丹曾经对国家进行过改革,但因为严重损害到地主阶级利益,未能施行。汉朝统治者在内外交困中走投无路、空虚绝望的心情,也表明刘姓皇统在社会上、包括一部分官僚地主中,已经失去威望。外戚世家出身的王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公元8年十二月夺取了最高统治权,建立了新朝,充当了统治集团内部易姓受命的主角。
王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颂其功德者竟达487000人,各地方官吏也不断向王莽献祥瑞,为其制造代汉的舆论。这样王莽就在地主官僚的拥护下,由”安汉公”到”假皇帝”,终于在公元8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自此,西汉灭亡。
再说东汉
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新朝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与长兄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组成“舂陵军”。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标志着新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同年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死于义军之手,新朝灭亡。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乃破王郎,河北之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使他在河北站稳了脚。此后,刘秀拒听更始政权的号令。同年秋,又迫降和收编了铜马等部农民起义军逐渐自立。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皇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公元25年8月5日),刘秀在河北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皇帝,改元建武。时关西号为铜马帝。
东汉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故事,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前期的故事。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公元188年,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刺史为州牧,使刺史成了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州牧的设立和州刺史权力的提升,埋下了汉末军阀割据的祸根。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 外戚何进官拜大将军,掌控朝廷,志于铲除宦官势力, 但何太后反对, 士大夫领袖袁绍提出建议,让西北军董卓进京,逼迫何太后答应。 何进同意了袁绍的建议。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为强,杀死何进。 当时在西园军的袁绍闻讯,立即率军攻入皇宫,对宦官进行屠杀。 宦官张让挟持汉少帝逃走,追兵到,张让自杀身亡。董卓率军抵达洛阳,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同归于尽,导致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 。 董卓为了树立威望,废掉了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
公元190年汉少帝和何太后被董卓杀害。 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关东地方诸侯势力的不满,纷纷以讨董为名起兵并推举袁绍为盟主, 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 但关东军内讧、盟军决裂导致失败告终,而董卓则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 并且焚烧了洛阳, 使洛阳城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各地的地方军阀纷纷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实力,中央政府的威望荡然无存。 公元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将吕布,合作谋杀了董卓,下令大赦, 董卓之乱结束。
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将李傕、郭汜卷土重来,王允被杀,东汉朝廷再度失控。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发生内斗,汉献帝刘协和群臣逃出长安回到洛阳。 但洛阳已是一片废墟,汉献帝陷入窘迫的处境。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 之后曹操逐渐掌握朝廷权力。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东汉结束,从此进入三国时代,大汉就此灭亡。
通常把汉朝分为西汉、东汉的原因是,其都城的地理位置不同。在时间上西汉在前(所以也称前汉),都城在西安;在时间上东汉在后(所以也称后汉),都城在洛阳,洛阳处于西安以东。一般来说,后人把西汉和东汉合起来统称为汉朝。
西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刘邦率反秦义军攻进秦都城咸阳,抚恤百姓,约法三章。然后于公元前202 年-公元前208年期间,在长安(今西安)建都。从汉高祖刘邦算起,经历了12个皇帝,享国210年。
西汉末年,国力衰败。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但遭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强烈反对。很快,随着王莽的被杀,各地的反莽势力为了争夺天下的大权,陷入了混战。刘邦的后裔,南阳农夫刘秀(即汉光武帝)后来居上,异军突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公元25年,在洛阳匡复帝业,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共经历了14帝,享国195年。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禅让皇位给曹操的儿子曹丕。至此,东汉灭亡 。
汉朝与其他封建王朝类似,都存在盛极而衰的情况。起初,得民心者得天下,经过1-200年的苦心经营之后,反而每况愈下,到了末期,往往回天乏力,至此,就很难逃脱被取而代之的命运了。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