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0年逼迫睿宗李旦退位,自立为帝,称尊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公元705年因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事件”,被迫内禅于皇太子李显,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谥号多次改动,其孙唐玄宗时定谥“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自从成为高宗皇后起就开始掌握大权直到退位共计五十余载。
武则天在治国方面具有相当智慧,为了打击以关陇为主的公卿党派,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以便选用有才之士。并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国家在其当政期间,政权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在位期间对外战争基本上都处于优胜,其巩固并收复了部分疆域;开创殿试和武举,发展了科举制度;继续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当时国家的发展较贞观之治时期有更大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小贞观之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女皇帝,首先进入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盛行,女人的社会地位非常差,武则天改变了人们的想法,男人当皇帝女人照样可以。
讲到社会繁荣程度我们可以大致分几点,1政治地位武则天是封建王朝首位女皇帝,在位期间中国也是世界上一流的世界强国,其他国家都来学习中国,同时女人的社会地位也在提高,讲究男女平等的思想在就在现在也对中国乃至世界有很大影响力。
2文化交流也非常多世界各国都与唐朝交流密切,佛教文化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唐朝也是一个开放程度非常高的国家,不管是人们审美还是着装都非常华丽,开放。
3会社生产力,武则天注重农业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武则天提倡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4武则天酷爱诗歌乐舞,称帝后,她御撰了大量雅乐作品,如《唐明堂乐章》、《唐大飨拜洛乐章》等,对唐代音乐文化的繁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每个人有优点也会有缺点,什么身份的人都一样。武则天作为皇帝,历来的评价有好有坏。
不过,个人觉得,要说她是极优秀的皇帝,似乎还没到那个份上。(撇开性别而论)
下文就从几个方面来看看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武则天善用人,这个是很多后世的人所给予的评价。但是,个人认为在这方面有所矛盾。
对于有才能的人,武则天从来都不会吝啬欣赏和提拔。
她先是改良了原有的科举制度,将每年平均的录取人数增多。后来,又创立了殿试制度。
其中最令人赞赏的,就是不论是什么出身的人,只要有才华,都可以通过科举而被提拔。
武则天此举,一方面的确提拔了不少人才,比如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人(后两人对开元之治颇有贡献)。
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朝堂上有许多滥竽充数的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笼络地方势力。
按《通典·选举》所记:
天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天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
此外,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任用酷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虽然受到惩罚的人当中有一些是不称职之人,但也包括了李氏后裔。
司马光对武则天用人的才能,做出了一番评价。
按《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五》记载: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在举贤这一方面,武则天还是有所贡献的,最起码重挫了长久以来的门阀制度,让有才之人不再因为出身的局限性,而没法发展抱负。
武则天在位以前,即位以后,到她退位的那一年,经济是属于长足发展的。我们可以从人口和粮食存储情况来看。
按《唐会要·卷八十四》记载:
户口数永徽三年七月。户部尚书高履行奏。计户三百八十万。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户部尚书苏瑰奏。计户六百一十五万六千一百四十一。
从这一年算起,历时五十三年,可以看到户数已经涨了近一倍~(๑•̀ㅂ•́)و✧
至于粮食方面,洛阳县尉杨齐哲在长安四年向武则天上书,曾经提及当时的粮食储备情况。
按《唐会要·卷二十七》所记:
神都帑藏储粟。积年充实。
而在1971年,被发掘出来的含嘉仓遗址,让人们对唐朝粮食的充实程度有了更形象地理解。
据报道称,含嘉仓储粮的主要时段是在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
被挖掘出来的粮窖有287座,而考古工作者预估这些粮窖按照连接情况应该原有400余座,能够储备约580余万石的粮食。
相信这些粮食里面,有部分也是武则天的功劳。
不得不承认,武则天在刚称帝的时候,为了牢牢握住手上的政权,残杀了许多不该杀的人。
这些被杀的人,也包括了一些守卫大唐疆土的将士,比如王方翼、黑齿常之、程务挺等…
王方翼对抗西突厥有功;黑齿常之擅长用兵,曾让吐蕃人不敢进犯唐朝边境;程务挺同样是名猛将,威震突厥。
这些将士都被武则天所杀,造成唐朝对边境的防御力越来越弱,在很多场战争连连失利。
之后的突厥复国、吐蕃多次来犯、契丹祸乱、丢失安西和安北等,武则天的失误算是其中一个导因。
大唐军队的战力在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再也不复从前了。
幸而后来政局渐渐稳定,边疆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武则天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
而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武则天忙着内斗,巩固政权而分身无暇吧。
作为唯一一个被中国正史记载的正统女皇帝(有国号,不是自称的那种,也不是犹如皇帝的那种),武则天的表现一直都被人拿来评比。
有人说她杀人如麻,有人说她顺应民意,有人说她颠覆传统。
国家在武则天统治之下,有得有失,也不是三两篇文章就能说全的。
正如武则天自己也知道,她的所作所为,一定会引起后人的广泛讨论,也不需要史官撰写碑文,一块无字碑,让人自行评断。
同是一名女性,我佩服她走上龙椅的勇气,也佩服她为揽政权争斗几十年的毅力。但仅是佩服,并不羡慕。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