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宫廷医案

2024-12-1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671


“李总管”医案有玄机

在伺候

慈禧

的诸太监中,最荣耀的莫过于大总管李莲英了。入宫不久李莲英就进入梳头房当太监。他抽空到妓院苦学梳头手艺,终于学成,而且技艺高超,便专门给当朝皇太后慈禧梳头,深得慈禧欢心。

“李总管”与“老佛爷”并非一般的奴才与主子关系,这在中

国历史上极其罕见。李莲英备受慈禧太后恩宠,从清宫医案中可以找到大量记载。

例如,李莲英的医案也同皇室医案一样,用杏黄色绸缎一件件包着,其数量之多,记录之完整,不亚于帝王后妃。而其他朝廷大臣则没有资格享受如此殊荣。但李氏医案与皇帝后妃的医案也略有区别,语言措词有所不同。御医为帝后诊病,书写医案时用的是“请得”的套话,而给李莲英诊病则用的是“看得”二字。

从脉案看,深得慈禧太后宠爱的总管太监李莲英受到特别的关照和呵护,其医疗用药规格和待遇不亚于任何一个王公大臣。

慈禧太后经常赐药给李莲英,以示主子对奴才的关怀。查光绪二十八年十月至光绪三十年八月慈禧太后的医案病历,在不到两年内,慈禧共赏给李莲英各种药物256次,平均每个月赏赐11次,可谓关怀备至。赏赐的药物主要有人参、金石斛、太医紫金锭、万应锭、金衣祛暑丸、六合定中丸、香茹丸、防风通圣丸等。李莲英皮肤搔痒比较严重,慈禧经常赏给他祛风止痒的防风通圣丸,以及清热解暑的藿香正气丸、清热丸等中成药。慈禧平时喜欢进食的健脾胃之药,诸如炒谷芽、莲子、山药、黄芪,人参与老米粥熬的食物,还有绿豆、鲜青果、竹叶等,除了自己享受外,自然也少不了李莲英的份。可见,慈禧与李莲英亲密无间到了何种程度。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晚光绪帝一天“崩逝”。慈禧死后,李莲英尽了奴才对主子的一片孝忠之心,从此再也无心待在宫中,便在慈禧丧葬之后,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二月初二日,离开了他待了五十多年的皇宫。

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内宫主政的慈禧的亲侄女、光绪帝的皇后——隆裕皇后,为感谢李莲英宫中服役多年,特准他“原品休致”,即可以带原薪六十两钱粮米退休。三年之后,李莲英一命归天,时年64岁。此时的大清帝国也已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了。尽管如此,隆裕太后还是下令赐银千两,赏埋京西恩济庄太监茔地。

“寡妇院”里肝病多

翻开清宫医案案卷,除了皇帝、皇后、皇子、皇女和众多王公大臣的脉案外,还有一些宫中女子的病案。研究她们的脉案和用药情况,对于了解她们的身世、命运和感情生活都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让我们先从个别的宫女脉案看来。据《清宫医案研究》一书记载: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十日,御医张鼎看得永寿宫女子圣妞肝胃不和,处方舒肝和胃散,意在舒肝解郁,调和肝脾。由此可见,宫女圣妞可能患的是肝病,肝木克了脾土,导致肝胃不和,消化不良,故处以舒肝和胃散,使肝气调达,脾胃安和。同年六月十一日,御医丁进忠看得延禧宫女子德格肝胃不和又兼咳嗽,遂处方清肝宁嗽丸,此方也是舒肝和胃之剂,由此看来,宫女德格也患的是肝气郁结、脾胃不和之病。同年六月二十五日,御医丁进忠看得景仁宫女子八妞肝胃不和,开的方子是舒肝和胃的柴胡调中汤,从处方看,宫女八妞患的也是肝病,因此用药也是清肝和胃之品。

宫女们为什么多患肝病?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清宫选秀和秀女的命运说来。据清宫档案记载,所谓选秀,首先是皇帝为自己挑选后妃,顺便也为皇子、皇孙和血缘关系亲密的宗室“赐婚”。选秀的目的,是为了充实后宫秀女资源,以备候用。

清宫选秀始于顺治帝。顺治八年八月(公元1652年9月),刚刚年满十四岁的少年天子福临,迎娶了他的第一位新娘——博尔济吉特氏,她是蒙古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也是顺治帝的生母孝庄皇后的侄女。据说,她容貌俏丽,聪颖任性,生活极尽奢华,且忌妒心很强,“每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这让顺治帝极为不悦,帝后关系由此日益恶化。

两年后,顺治帝宣谕:“今后(即皇后)乃睿王于朕幼冲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自册立之始,即与朕意志不协,宫阃参商。”顺治帝将夫妻不和的原因归咎于睿亲王多尔衮所包办,没有经过自己的选择,认定现在这位皇后没有统摄后宫的能力,“故当废”。顺治帝此言一出,驷马难追。满朝文武纷纷上疏劝解,认为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叩请皇帝收回成命。顺治帝主意已定,却不便强行废后,陷入郁闷之中,抑郁寡欢,形容憔悴。孝庄皇太后看到儿子如此固执己见,只好牺牲侄女利益,允许废后。

旋即,顺治帝降旨说:“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始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亲王于朕幼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宫阃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降为静妃,改居侧室。”

两个月后,顺治帝又一次颁谕旨诏告天下:“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内满洲官员之女,在外蒙古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从此,宫中选秀制度基本确立。顺治十一年五月(公元1654年6月),又一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被皇帝从众多女子中挑选出来,她正好是废后静妃的侄女,孝庄皇太后的侄孙女,科尔沁蒙古镇国公绰尔济十四岁的女儿。六月,在隆重的婚礼仪式后,新皇后入主中宫。这就是清朝“选秀女”制度实施后的第一个婚礼。

据统计,从顺治到光绪九朝,清宫选秀女八十多次,按后来入葬陵寝的后妃统计,共214人。其中,只有个别人得到皇帝的宠爱,升为皇后、贵妃,大多数成为被奴役的宫女,成为“活寡妇”。

当康熙、乾隆、道光等老年皇帝驾崩时,他们的嫔妃大多风华正茂,而那些短命皇帝谢世时,他们的嫔妃更为年轻,甚至只有二十来岁,有的只有十几岁。皇帝一死,他的后妃们就要搬出原来居住的东西十二宫,住进专为皇帝遗孀安排的院落——慈宁宫、寿康宫和寿安宫,就是人们常说的紫禁城的“寡妇院”。从此,这些年轻美貌的女子便只好“伴青灯叩古馨,依经孤守”,在无尽的苦闷和艾怨中度日了。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主疏泄,一旦情志抑郁,就会导致肝气不能条达,脾胃受累,肝脾失和,以至于百病缠身。这大概就是“寡妇院”为何多发肝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格格多患“相思病”

清朝皇帝的女儿不叫公主,叫格格。与皇帝的儿子阿哥相比,格格的地位与阿哥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反映,皇室也不例外。

翻开清宫医案,披阅清代史书,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清代的格格极少有生儿育女者,并且十之有九得了相思病而死亡——因为她们轻易见不到自己的丈夫——驸马。

原来,格格们出生后,一般都由保姆喂乳照料,难得与生母见上一面,自出生至婚配,母女见面次数屈指可数。尤其甚者,每当格格出嫁,都由皇帝赐给专门府第,驸马只能住在府第外舍,格格不召,驸马不能与公主同床共枕。

但格格召一次驸马要费很大的周折,要花许多银钱贿赂管家婆保姆,才能如愿以偿。如果格格不贿赂保姆,即使格格宣召,保姆必寻找借口多方阻拦,甚至责以耻笑。

作为封建社会的青年女性,格格本来懦弱、羞涩,哪敢为此据理力争,只好听任保姆摆布。即使进宫拜见母亲——皇额娘,格格们也羞于启齿。由于长期不能与驸马团聚,格格们生儿育女的机会甚少。

自清初至道光二百年间,数以百计的格格命运大抵如此,惟有道光的大格格与驸马符珍冲破了保姆的樊篱,得到了夫妻自由团圆的权利。

据史书记载,道光帝的大格格刚婚配的时候,宣召驸马符珍入宫同居,被保姆拦住,以致一年多时间大格格不能与驸马相见。大格格只好隐忍不言。一天,大格格进宫拜见皇阿玛——道光帝,含着泪水跪在父皇面前说:“父皇究竟将臣女嫁给哪个人了?”道光惊诧地问道:“难道符珍不是你的夫婿吗?”大格格说:“符珍是什么样子,臣女已嫁给他一年了,还从未见过一面。”道光问道:“为何不能见面?”大格格回答说:“保姆不让臣女与符珍见面。”道光帝气愤地说:“岂有此理!你们夫妻间的事,保姆怎么能管呢,你可以自己做主嘛!”大格格得了父皇的这句圣旨如获至宝,回到府中立即将保姆训斥一顿,遂自己做主随时召见驸马符珍。日后夫妻感情甚笃,先后生子女8人。

此事有清以来独此一桩,深受时人称道和同情,皆称大格格为女中豪杰也。

相关话题  #清朝  #宫廷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