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当家主母》中蒋勤勤倾注毕生的手艺,乾隆当年功不可没
2024-09-07 虎思国学网 阅读 796
《当家主母》剧照
蒋勤勤主演的于正新剧《当家主母》正在热播中,该剧讲述了清代任雪堂青梅竹马的初恋曾宝琴和明媒正娶的妻子沈翠喜从情敌最后变成队友,一起传承缂丝工艺、成就大业的故事。
该剧目前豆瓣评分仅为4.6,差评主要缘于“狗血”剧情,“都2021了还在正宫外室争风吃醋抢孩子太老套了”“为什么两个优秀的女性要为一个没有优点的男性争来争去”……
不过有趣的是,很多观众都通过这部剧,认识了该剧的另一“主角”——非遗“缂丝”。在剧中,蒋勤勤以缂丝譬喻人生与情感,“心乱的时候就来缂丝,通经断纬,挑花结本,方能正反如一”,伴随着女主从传统礼教中独立觉醒,精妙的缂丝技艺也吸引了不少网友。
其实,缂丝在过往的热播剧中曾多次出现过:《芈月传》中,引发楚威后和莒姬产生争执的导火索就是一件需要半年才能制作完成的缂丝绣罗衫;《延禧攻略》里,后妃们人手一把的精美团扇,如富察皇后所用“松鹤延年”、高贵妃所用“海屋添筹”、嘉嫔所用“喜上眉梢”,都是使用的缂丝工艺。
古装剧《延禧攻略》里,后妃们人手一把的精美团扇,使用的就是缂丝工艺。
缂丝为何能比金贵?
缂丝(英文:K’o-ssu 、Kesi 或 Chinesesilk tapestry),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一种织造工艺,与杭州丝织、永春纸织、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的盛名,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不能被机器替代的织造工艺,2006年和2009年分别被国务院和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传统织物的经纬织法不同,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根据纹样的轮廓或色彩的变化,以不断换梭和局部回纬的方法织制图案,画面的构成全赖纬线的变化,织出的图案正反两面皆同。由于不同颜色纬线所织成的图形彼此不相关联,会在图案形状周围留下锯齿状的空隙,像用小刀划刻过一样,“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因此又被称为“刻丝”。
缂丝有专门的缂丝机。在缂丝机上安装经线,下面衬上画稿。工匠用毛笔将画样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10cm、装有各种丝线的梭子按照图案分块缂织。
在缂织过程中,画稿的位置是不变的。在织品完成后,成品与画稿图案的位置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一幅缂丝作品,要经过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等16道工艺。经过这些工序制成的缂丝面料,经得起摸、擦、揉、搓、洗,因此又被称为“千年不腐”。
织造一幅缂丝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耗时非常长,古有“妇人一衣,终岁方就”之说。即使到了今天,一个熟练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出一两寸素地缂丝,遇到图案繁复、花色细腻的画稿,可能一天仅能织几厘米。因此,即便在丝织业繁荣发达的清朝,缂丝制品是也只有皇族亲贵才有可能获得的稀罕物,民间几乎不得见。
织造一幅缂丝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耗时非常长。
曹雪芹就极爱缂丝,其著作《红楼梦》中多次提及缂丝服饰。《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凤姐儿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与了袭人。”第七十一回:“内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
1958年,“福寿如意”缂丝衮服在北京十三陵定陵中被发现,这件衮服曾是明神宗朱翊钧最为奢华的一件礼服,据史料载,为了制作这件衮服,当时的工匠整整用了13年。衮服龙身由孔雀羽毛织制而成,华贵眩目。遗憾的是,由于暴露在空气之中,原本绚烂的色彩在出土瞬间氧化,失去了本来的面貌。
为了再现这件衮服的风采,苏州刺绣研究所对它进行了成功复制,和原品一样,龙身为翠绿色,亦由孔雀羽毛织成。衮服图案众多,前襟和后背还有12个团龙,共有“卍”字279个、寿字256个,蝙蝠301个、如意纹271个。制作者称,复制衮服共用了彩色丝线6斤、金线10万米,孔雀羽毛6000余根。
工艺繁复,耗时巨大,再加上采用的丝线非比寻常,精美的缂丝织物与“金”等价便不足为奇了。
明万历帝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
缂丝藏品身价多超过千万
缂丝自古就是“奢侈品”,即使是现在,使用了缂丝元素的文创品,卖得也不便宜。在苏州博物馆售卖的文创品中,一款使用了缂丝技艺装饰的手提包售价近 2000 元,同款的皮制钱包售价 1000 元左右。
而且由于数量稀少,流传下来的古代缂丝制品很难遇到,市场对缂丝的了解也远远不够,因此缂丝藏品成为收藏市场的冷门,即便偶尔在拍卖行露面,也价格昂贵,若是精品,成交价往往会超过千万元。
2021年,在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号称“缂丝之王”的《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备受关注,此手卷出自清乾隆时期,是迄今所见最长的缂丝手卷,全长逾17米。北京故宫所藏的清乾隆年间《缂丝仇英后赤壁赋图卷》,乃故宫现存缂丝画中最长手卷,也仅近5米。
此手卷以人民币8000万起拍,开拍后全场出价可谓连珠炮发、毫无迟疑,一连19次喊价把价钱推高至2.1亿,最终以2.4亿元成交,大幅刷新缂丝作品的全球拍卖纪录。
《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囊括五大内容:其一为史上最负盛名版本的《兰亭集序》,有《定武本兰亭》《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和《唐模赐本》等;其二为《仿李公麟流觞图》画卷;其三,乾隆御旨和御题诗各一则;其四,集缂数十篇名人序跋,包涵了孙绰兰亭后序,柳公权札和宋高宗御札,以及米芾、赵孟頫、藩王朱有燉和朱翊鈏、梁国志、董诰等人的跋文;其五,通幅收录印文51枚,其中46枚以缂丝织就,另5枚为缂丝完成后所钤鉴藏御印,包括“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嘉庆鉴赏”“宣统御览之宝”。在逾17米的长卷上,共织就60个人物、9162字,据说需数千名工匠制作工时长达15年之久,连原卷本中的墨渍、墨点,也被缂丝工艺原封不动地临摹了下来,十分逼真。
技艺传承令人担忧
据有关学者考证,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彩陶土器时期中国就有了缂丝织物,到了商代缂丝制作已很精良。唐代虽然缂丝织物的色彩层次不够丰富,但工匠们开始在缂丝中引入金线,并运用在唐卡制作中。
不过,最被世人推崇的还是宋代的缂丝。在北宋时期,缂丝艺人们开始尝试着把绘画作品用缂丝工艺再现,缂丝从民用品转为艺术品。到了南宋,以书画为蓝本的观赏性缂丝攀上了最高峰。
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缂织的《莲塘乳鸭图》
(现藏上海博物馆)
元明清,缂丝艺术继续发展。隆庆、万历年间,缂丝生产极其繁荣,在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就出土了8种、29件缂丝实物。明代形成的以苏州为中心的绘画流派“吴门画派”,其最具代表的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等人的绘画,也成为缂丝艺人的蓝本。清乾隆时期是缂丝工艺的第二次巅峰。在清代宫廷,缂丝艺术品无处不在。从墙上挂的绘画,到皇家服饰、扇子、烟袋盒、荷包、火镰套乃至家具屏风上,都有广泛运用。当时一件乾隆的缂丝龙袍,就要花费390个工日,内务府专职于龙袍织造的工匠多达2602位,所用纬丝已有6000种颜色。
有学者翻阅清内府藏缂丝目录发现,在555件缂丝中,乾隆贡献了126件,最为名贵的宋缂丝也不过116件,可见在中国缂丝发展上,乾隆功不可没。
缂丝不仅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在16世纪的欧洲,查理五世也是疯狂的缂丝爱好者。他16岁获得皇位,从父辈手上继承了200多幅缂丝,也曾定制过200多张缂丝,多以战争题材为主。相隔两个世纪的君王,都将珍稀的缂丝作为权力的象征。
至乾隆后期,缂绣混色法开始流行。这种方法原本是把缂丝、刺绣和彩绘互相结合,先是在织物上彩绘出图案,然后用缂丝或刺绣的方式,在画面不同部位进行创作,这样织成的作品层次更为多元。然而,这种方法不久被滥用,很多工匠只是在画面很小的一部分运用缂丝技法,其余的则通过彩绘和刺绣的方式表现,缂丝艺术开始走向衰落。
清 乾隆 御制缂丝加绣《三星图颂》
近代的中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缂丝的发展更是随之衰微。
20世纪初,张謇在南通大兴实业,从北京招募前清宫造办处的缂工,传习缂丝技艺,南通缂丝再度崛起。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日军轰炸南通,炸毁了平民工厂,缂丝工艺在南通再次消沉。
当时中国生产的缂丝,大多出口日本,作为和服腰带、袍服、名贵的书画装裱材料等。然而1945年日本战败,缂丝也彻底失去了销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已经没有什么人主动生产缂丝了。
缂丝在当代的复兴,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大量来自日本的订单,让很多苏州绣娘变成缂丝织娘,最兴盛时,苏州有一两万人在从事缂丝织造。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外贸量的下降,缂丝生产再次陷入困境,绝大部分从业者被迫改行。
缂丝易学不易精,且太小众,现在已很少有年轻人能耐住性子学下去。据报道,目前苏州从事缂丝的不超过300人,专业缂丝工匠不到200人,优秀的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更是屈指可数。但愿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缂丝这一门古老的丝织工艺能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后继有人。
END
编辑丨东方
图片丨网络
东方财经杂志东方文化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