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明君、无明臣、无名将的朝代是靠什么挺过276年的?
我是“脑洞大开的历史”,多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回答。
明朝被万人称颂,不少人有这个印象,大概是与清朝比较的结果。没办法,中国近代的耻辱深深烙在晚清脸上,怎么洗也洗不掉。
不过,请大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明、清两代“换位”,让明朝来面对英国等西方入侵,表现会比清朝好吗?
问题没有写清楚万人称颂明朝具体哪些方面,这里口子开小一点,说说明朝的“外战”。
明朝在海洋方向的两次外战,很巧,对手都是日本,分别在东北和东南,东北是抗日援朝,东南则是抗倭。两次,明朝似乎都赢了,但却暴露出很多问题。
抗日援朝被称为“万历三大征”之一,但黄仁宇先生戳破了这个神话,认为不过是官方“宣传”的结果,没有那么神气。在战争中,明军暴露出许多问题,既有指挥上的,也有后勤上的,还有装备上的。最后一次露梁海战,日军在被包围的情况下,还能突围而出,甚至打死朝鲜海军名将李舜臣和明朝老将邓子龙,说明日军战斗力不俗。如果是明军面对那样的包围,恐怕是全军覆没。总的看来,如果日本国力和明朝相当,明军未必有胜算。
东南抗倭虽然也取得胜利,但别忘了两个前提。第一,明朝出了戚继光和俞大猷这样的名将,彻底改造了明军。戚继光几乎是另起炉灶,抛弃死气沉沉的“老明军”,重新招兵,才打造出赫赫有名的“戚家军”。这等于明朝的政府军没用了,废柴。在这之前,戚继光指挥“老明军”作战,在倭寇面前曾一败涂地。第二,戚继光面对的敌人只是“倭寇”,并非日本正规军。饶是如此,戚继光还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成功。
换句话说,东北和西北两仗,暴露出明军很多问题,但最终的胜利掩盖了这些问题。这样一支明军,如果在1840年面对英军,您觉得会是什么结果?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