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当初分封诸侯时并无秦国,那历史上的秦国到底是怎么来的?
2025-01-15 虎思国学网 阅读 958
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说法,伯益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大廉,次子叫若木。大廉就是后来秦国的祖先;而若木就是后来徐国的始祖。
但大廉这一支的发家还得从若木这一支说起。
若木的玄孙叫费昌,费昌生活在夏朝末年。当时,由于夏朝统治者的荒淫和无能,天下民不聊生,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改朝换代的先兆已然显现。费昌其人极具政治远见,看准形势精确定投,当即立断带领族人归顺了商汤,并在商汤灭夏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费昌这一支发家后,大廉的后裔这一支也跟着鸡犬升天。大廉后代中有个叫中衍的人,开启了嬴姓族人驾车的先例,率先成为商王的御用司机。从此,嬴姓族人的这个特长被一代代继承下来,从未间断,并以此牢牢巩固家族的地位。
由于嬴秦部族世代在马背上滚爬摸打,驾车骑射技术为世人所公认,商王为了将嬴秦部族家族力量最大化,将他们整体迁到西部替王室镇守疆土,从此嬴姓部族有了“西垂大夫”的称号。
嬴姓族人不辱使命,凭借自己的实力替商王牢牢扼制住西疆的动乱。当时,周部族已经在西部活跃,两大家族时有冲突。
时间到了商朝末年,殷商末落,周部族正式崛起,周人要东进取代殷商,势必要经过秦部族这一关。
当时镇守西垂的嬴秦部族领导人叫蜚廉,蜚廉是中潏的儿子,中潏是中衍的玄孙。但蜚廉当时被商王派去了北方执行任务,族中事务由儿子恶来暂管。武王东进时遭到了恶来的阻挠,双方发生冲突,恶来战死。又通过游说和谋划迫使恶来的父亲蜚廉归顺。周人的一系列操作,终于扫清了西部阻碍,为东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史记》讲述蜚廉归降周人的情节颇为神奇,由于蜚廉对商王朝忠心耿耿,誓死不肯归降。当时牧野之战已过,商纣王已在鹿台自焚,商朝宣告灭亡。但蜚廉仍不肯归降,于是周人在蜚廉祭祀商王的过程中施了“妖术”,凭空天降一口石棺,上书: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
总之意思就是上天让你放弃反抗,归降新朝。如今天下已定,好好效忠你的下一位主人吧,光耀你的家族是首任大事。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蜚廉作为嬴秦部族的大家长当然识得大体。于是,嬴秦部族正式归降周人。
归降后的嬴秦部族并没有得到周人的重用。由于从夏商以来,嬴秦部族的特长就是驾车牧马,替王室镇守西部,在周人眼里,当时的嬴秦族人跟犬戎没啥区别。于是周王效仿前任,继续让他们原地镇守,肩负戍守西戎的大任,以待观察。
嬴秦部族真正扬眉吐气的时候是从非子开始的,非子是恶来这一支的后代,非子也很好的继承了祖先养马的技能,并在汧渭地区替周孝王养马。由于技能出色,又忠于王室,嬴姓族人得到了周王室的诸多照顾。
非子并非嫡子,在周孝王的操作下,非子被转正,成为世子,顺利拿到了继承嬴秦部族大家长的资格。周孝王又正式将流浪了数百年的嬴秦部族赐封到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一带,开始使用国号“秦”,史称秦非子,继续担任镇守西部的重任。
也就是说,秦国(阅读秦国篇)正式使用国号自周孝王时期开始,创始人为秦非子。
文/堰风
秦国先人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因为养马有功所以给了块封地,开始封地很小,后来周幽王时犬戎族杀入失去大片土地,这些土地挨着秦国,后来的国君告诉秦王说,如果秦国能夺回那些失去的土地,就把那些土地给秦国,后来秦国果然夺回并占领了那些土地,成了当时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