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什么什么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025-01-21 虎思国学网 阅读 240
中秋佳节——是团圆节。大家都知道。但中秋节其中还包涵三个节,既祭月节、拜月节、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初唐时期对月的崇拜,按我国古代历法,一年四季分“孟、仲、季”三部分,而八月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被称为“仲秋”,八月中旬故被称为“中秋”。
传说人间原本有10个太阳,烤的大地一片焦土,民不聊生。有一个名叫后羿的后生,他勤劳朴实,敢作敢为,决定为老百姓解除苦难,自告奋勇上昆仑山上射下了9个太阳,他的勇敢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许多年轻的后生都要拜后羿为师,其中有一个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来拜师学艺。后羿却毫不知情,同样收了。他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姑娘的爱情,她就是嫦娥。
有一次,后羿上昆仑山打猎,昆仑山西王母赏给后羿一颗成仙的药。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就交给嫦娥保管。哪知道被动了坏心思的逢蒙偷听。八月十五这天,趁后羿不在家,逢蒙来抢仙药,嫦娥不想被抢,当即将仙药放入口中,飘向天空,为了跟后羿近一点,她落在了月宫。
嫦娥走后,后羿常常思念嫦娥,每年的八月十五都在院子里摆上她爱吃的点心,水果。盼望嫦娥能回来团圆。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然后就演变成节日,当时刚好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中秋节还是祭月节,是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中秋时节,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对于人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人们通过祭祀土地神来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因为时值八月十五,所以叫中秋节。
中秋节的习俗是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喝桂花酒,吃桂花糕,猜谜,燃灯,烧斗香,拜祖先,舞火龙一系列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感恩、报答世间的一切美好。
中秋节,不仅在国内,乃至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有过中秋节的习俗,这是中华民族一个好的传承,与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形成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代代相传,永久延续!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我们这里也过的挺隆重的,在外工作的人有假期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
古代过八月十五:天篷元帅想起嫦娥己奔月称过:想思节。
古代用高粮穗、谷子穗、黍子穗、麻子穗、黑豆角捆起一把来,挂在堂屋门口迎月意为着:添仓节。
后称;五谷丰登,五谷杂粮、后流传、五谷之称用品。
中华民族在八月十五流传着全家团圆的风俗习惯历代相传称为过:团圆节。
在文革期间改为: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