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入仕到靖康元年遭贬,蔡京在北宋政坛上活跃了半个世纪,不管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蔡京一直以改革变法者自居,其影响甚至超过了前代的王安石。在整个政治生涯中,蔡京都不断实践自己的经济理念,改革北宋困难的财政局面。
其实北宋的财政一直都不好,庞大低效的军费开支(哲宗时期的军费开支已把国库积蓄耗尽,朝廷不得不动用内库资金用于陕西军储),无数的冗官和冗员及让财政危机日益显露。蔡京的改革在为自己和朝廷敛财的同时,也让宋徽宗有了大肆挥霍的机会,这个爱好踢球、写字的皇帝仅“花石纲”之役,就花费难以估算。
蔡京曾经被几度贬官,可是没多久就又被官复原职了,因为皇帝离不开他。蔡京四度拜相,几起几落的最大原因是他一直在紧跟皇权,掌握皇帝意图后迎合取悦,这在封建社会是必须要做的事,否则什么也干不成。作为奸臣的蔡京自然深谙此道。他深知,只要能“摆平”宋徽宗,什么事都干的成。
他最擅长取悦和迷惑皇帝,宋徽宗刚上台时想改革,他就打出了“变法”的旗号,实际上是说的多,干的少。反而趁机大兴党禁,打击或消灭反对派。蔡京身为宰相听任皇帝沉湎于各种爱好,徽宗喜欢石头,蔡京就安排心腹到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在东南一带搜刮奇花异石;用大船组队编成“花石纲”运到开封,一路上运到运河狭窄就不断开挖运河,拆除民房,耗费国家税收,给沿岸居民带来沉重负担,造成民怨沸腾。
蔡京的财政改革说到底,也是为了皇帝能增加收入,有更多的机会去玩乐。心术不正使他的改革从一开始就走上歧路。作为利己主义者,蔡京所关心和追求的是个人的权势和私利,只要获得权势和私利,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一切。天才一旦走上歧路,对国家的危害更大。
宋徽宗除了玩艺术,也是有“理想”的一个皇帝。他一心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是这次蔡京却不同意,这让他与另一个奸臣童贯发生了矛盾。童贯主张联金灭辽,蔡京对此并不积极。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除了与童贯争权的需要,他身为宰相要负责后勤粮草等问题,长期进行经济改革的蔡京知道北宋的财政和军队无法支撑这样的战争。
但是这次蔡京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没想到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热情如此高涨,面对辽朝衰亡带来的绝好机会,好大喜功的宋徽宗君臣收复燕云失地的渴望被激发出来,本来宋徽宗是打算单干的,但是看到宋军的军备后信心大跌,不得不退一步和金联盟(比单干还蠢),这也预示着北宋最终的失败。
蔡京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华的人,可惜他的聪明和才华却用在了投机敛财,帮助皇帝荒淫无度上。他出众的才华用于投机拍马上,博取了徽宗的信任,也给国家带来了危害。
蔡京被贬官后发配岭南,但是路程走了一半就被长沙百姓判了死刑。《挥尘后录》记载了蔡京之死——“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蔡京真不是穷死的,他是饿死的!蔡京被流放时仍然是荣华富贵,金银装了满满一大船,以蔡京的理解,没有了权,但是有钱更能解决问题。怕什么。
但是他太低估了自己的民怨和北宋人民的觉悟,百姓需要钱,但是不需要这个大奸臣的脏钱。都说商人唯利是图,但北宋商人和百姓的这次弃利取义,一路上没人肯卖他东西,也没人肯给他吃喝。听说蔡京来了,沿路商家纷纷关门,客栈不给他房间,饭馆不卖他饭食。
从开封汴梁到长沙,“三千里外无家”。蔡京拿着金银买不到任何东西,一路勉强撑到长沙,又无处安歇,最后在长沙城南的一个破庙里病饿交加,抱着自己的金银饿死了。蔡京以前对自己的行为一直没有“深刻认识”,在即将饿死的时候,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