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英雄人物故事
2024-07-31 虎思国学网 阅读 76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安阳林州市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修建而成的,又因为这项工程是在太行山腰修建的水利工程,所以也被称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由杨贵担任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指挥修建了红旗渠。
红旗渠上的英雄人物太多太多了,县委书记杨贵,他首先提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口号,带领林县群众用十年时间修了天河红旗渠。
第二个是红旗渠的工程设计师吴祖太,他是从黄河水利学校毕业的,自愿来到林县,投身于水利工程建设之中,1960年3月28日,在王家庄遂洞坍塌事故中牺牲。
第三个是任羊成,任村公社古城人,1960年33岁上渠 ,10年修渠人 ,曾多次排除险情,,任排险队长,获特等劳模表彰。
还有李改云,她为救一位民工腿部受伤,终身残疾。
原改莲, 东姚公社洪河村村民,1960年19岁上渠,任马家岩工地妇女连连长。宋桂菁,采桑公社北采桑村村民 1960年上渠 ,在盘阳、凤凰山打钎,是“红旗渠十二姐妹十二英”之一。
李天德 ,河涧北小庄村民,1960年31岁上渠,指挥部工程股副股长,共产党员,获特等劳模表彰。
张建福,原康公社宋村村民,1960年18岁上渠,在阳耳庄、桑耳庄工地打钻,
任伏拴,泽下石官村民,62年18岁上渠,任村井头工地记工员。
王金伏,采桑公社北采桑村村民,1960年30岁上渠,在盘阳工地挖沟…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数十万英雄的林县人民靠一颗红心两只手,苦战十年修成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中先后有81位英雄献岀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来得及享受红旗渠修成后带来的任何好处,为了林县子孙后代早一天过上幸福的好日子,他们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了红旗渠,用生命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赞歌。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英名!
吴祖太、李茂德、白云祥
李德学、苏福财、杨黑丑
张文德、李保山、王书英
方海荣、王银秀、董合
李保拴、董合吉、秦天宝
李黑、李天存、余长增
侯德、马全福、陶秋山
莫八锁、谢金锁、莫中兴
李林玉、魏金存、邓东喜
李兆成、孙官成、路雪山
张林福、孙来福、崔全福
张运仁、李秋林、张天吉
路白玉、翟奇学、李勤学
王玉林、张乃荣、吕祥昌
宋六生、陈新妞、程义善
刘明生、董焕琴、刘宝德
董用琐、傅会锁、王新法
刘明、王保成、吕新喜
关来羊、郭培仁、付俊义
王福水、傅增才、邓守堂
石福来、郭法昌、雷兆人
冯超德、魏来锁、田永贵
郭占魁、申金成、谢德明
郭保才、邢九顺、常山林
张立山、元相学、崔天明
崔会科、王管明、张根虎
李金柱、张家俊、崔全德
《红旗渠》英雄渠,幸福渠,时间越久,历史价值更大,教育作用更长远,是共产党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渠,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