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曾经璀璨夺目的将坛群星相继陨落,而就在此时,一位智勇双全的“班定远”式的英雄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国末,河西鲜卑人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攻占凉州。六品武官马隆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前去平叛,晋武帝嘉其勇,欣然同意,任命他为武威太守。
马隆不用国家已有的军队,而是自己招募了三千五百勇士,带着三年的军资出离洛阳,开始了他的西征。
然而此后的整整一年里,马隆却杳无音信,朝中的多数人都相信他已死于西疆。
而在这一年当中,没有指挥军团作战的马隆,硬是凭借这三千五百新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西进途中,马隆于温水初会敌酋,秃发树机能的一万鲜卑骑兵据险而守,对马隆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马隆没有急着与敌方正面开战,而是脑洞大开,根据诸葛亮所传的《八阵图》,创造出一种名叫“扁厢车”的战车。这种战车进可攻、退可守,有效地限制了敌方骑兵优势的发挥,助马隆首战告捷。
此后直至明朝,“扁厢车”都是历代军队的重要武器装备。
其后的一次战斗中,马隆诱敌深入,鲜卑军就像中了魔咒,身上的铁甲沉重不堪,难以活动,而晋军却像往常一样动作灵活,将敌方杀得大败。
原来,马隆命人找来很多磁石,预先摆放在战场周围,命自己的将士脱去铁甲,换上犀甲,将敌人引诱至此寻求决战。
鲜卑人认为马隆会“妖法”,对其十分敬服,马隆也藉此一战成名,最终平定了凉州。同年,晋军南线部队攻入吴都建邺,三国时代正式终结。
此后直至去世,马隆都在边疆任职,保证了西陲的安定。他死之后,胡人相继内迁,中国进入了五胡乱华的时代。马隆所著的《八阵总述》、《风后握奇经》等兵书,在中国古代的战争理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靖康之难以后,宋室南逃,金兵屡次窥江。在两国反复的交战之中,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一批中兴名将于中原地区攻杀战守,名著海内,逐渐为朝廷所倚重。而坚守在西线的吴氏昆仲,相对而言却没有太大的名气。
北宋时,吴玠从军抗击西夏,后参与平定方腊的起义,屡立战功。靖康之后,与弟吴璘一起,领军于陕西一带抗击金军,以勇猛善战、军纪严明著称,深孚百姓之望。
金兀术既得陇、复望蜀,大举进兵。吴玠驻军和尚原多年,扼守入蜀要路。两军交锋,实力悬殊,吴玠指挥若定、吴璘身先士卒,大破金军。金兀术不得已剃了胡子、翻墙而逃,途中身中流矢、仅以身免,吓得跑回燕京养病去了。
吴氏昆仲在川陕与金军对抗了十年之久,在仙人关等地屡次击败金军,使金军始终未能踏入四川,缓解了东南地区的压力。宋高宗嘉其勇,将自己的战袍与铠甲赠予吴玠,极尽恩荣。
宋孝宗时期,朝廷追封吴玠为涪王、吴璘为信王,与鄂王岳飞、蕲王韩世忠等五人人并列为南宋的异姓“七王”。
除去上述几位英雄之外,创造千里奔袭奇迹的南梁名将陈庆之、一箭射双雕的北周外交家长孙晟、以一人之力平灭一国的唐朝外交家王玄策、远征朝鲜平倭寇的明朝将领李如松、唱响大明朝最后一曲悲歌的宁武关总兵周遇吉、扬威八桂的十八集团军司令罗卓英等等,都是历史上并不算知名、却卓有建树的英雄。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