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出宫”,这次,它们来到了香港

2024-06-25  虎思国学网  阅读 302


故宫藏品,离开北京故宫博物院去外面展出,被俗称为“出宫”。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演了一出自1925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藏品“出宫”,一个个密封的木箱,上面贴着故宫博物院的封条,这次它们虽然出了境,但去的是自家的国土——中国香港。

近千件故宫珍藏已陆续抵港

这只是此次获特批赴港展出的914件故宫珍贵文物中的第一批。它们这次“出宫”的使命是在7月2日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展上亮相,为香港回归25周年献礼。

1

新的“文化交流圣地”

每次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文物到香港展览,馆内都是人山人海,足见故宫对港人的吸引力。

2015年底,香港特区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建立香港故宫的书面请求。这一想法在港方提出之前,首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创意提出。

2016年12月香港故宫落实建馆,香港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赠35亿港元,以资助香港故宫的设计、建造及筹备展览等费用;同时,寸土寸金的香港,在西九文化区挤出了一块可供建馆的土地……

香港故宫筹建这几年,正是香港政治暗流涌动,造成社会极大震荡的时候,也正是因此,为避免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项目胎死腹中,当事者们一度守口如瓶,直到确定建馆后才向社会公开。时至今日,香港故宫终于顺利完工。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故宫整体外形借鉴中国传统器物“上宽下聚,顶虚底实”的美学特点,呈现出方鼎的独特造型,营造出一种稳定而厚重的历史感。大楼楼高7层,共有9个展厅,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

大楼以紫禁城建筑群的主色调为基调,以米金色为主,再配以深红及冷灰为点缀。正门呼应紫禁城的红墙,以经典的朱红色“迎宾”,内部则参照紫禁城布局,层层递进贯穿整座大楼,引领访客向上层参观,同时巧妙地将9个展厅安排在不同楼层中。地面、2楼及4楼分别有三个面向西九文化区、维港和大屿山的中庭,三个中庭与户外空间相连,让观众在欣赏文物展品之余,亦可饱览西九文化区、香港岛的天际线以至大屿山的亮丽景致。整体设计感觉就是“以现代语言重新诠释故宫元素”,既符合香港“中西合璧”文化气息的同时,又成功与周边西九建筑群达成融合。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结构示意图

正门入口的红色大门上有排列整齐的玻璃门钉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景

香港故宫的开幕展,将展出由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14件珍贵文物、香港文化机构借出的艺术收藏,以及香港当代艺术家回应故宫文化的作品。9个展厅的展期由3个月到2年不等,内容日前已曝光,其中,展厅1、2、3、4、5、8、9的展品以北京故宫的展品为主,展厅1的主题为“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展厅2的主题为“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厅3的主题为“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展厅4的主题为“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展厅5的主题为“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厅8的主题为“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展厅9的主题为“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开幕展。而展厅6和展厅7各设一个专题展览,主题为“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和 “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长吴志华表示,自己心里其实早有在香港办个故宫、展出故宫文物的想法。香港故宫筹备时,吴志华还是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之后,他辞掉了公务员的身份,当上了香港故宫的创馆馆长。他表示,除展出北京故宫文物以外,香港故宫也将与其他世界重要博物馆合作,助力“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增强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的认同感。

在之前的媒体采访中,吴志华很自豪地要求记者:“叫我馆长,不要称呼博士,博士很多,香港故宫的馆长只有一个。”

2

为什么选中了它们?

故宫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顶峰,当中的文物蕴藏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此次赴港的914件展品精选自故宫逾186万件藏品,可谓千里挑一,其中属“国宝”级别的一级文物共166件,占外借展品总数18%,绝大部分珍藏瑰宝更是首次在香港公开亮相。

此次赴港的914件展品可谓千里挑一,其中属“国宝”级别的一级文物共166件。

对于这次大规模出借,出借方北京故宫博物院完全没有“舍不得”的心态,吴志华形容,挑选现场,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会建议说:“这个不太好,那边有一件更好的。”

而最终选中的这些文物“都是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是“会讲故事的文物”,是平时只出现在故宫画册上的顶级国宝。中选后,文物们还要经过专家们严格的“体检”,考虑它们的“身体”能不能经得住旅行和展出才能决定是否可以“出宫”。

这914件珍贵文物种类齐全,涵盖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各大门类,有绘画、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玉器、漆器、玻璃、首饰、雕塑、图书典籍、古代建筑等,时间跨度为5000年,展期由一个月至超过一年不等。

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部分文物需要轮换展出,例如古代书画这类纸质或绢本文物,对光照、温湿度十分敏感,展期只有一至三个月,部分文物展品在这次展出后,要回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休眠数年。

部分抵港的一级文物

1、乾隆款画珐瑯八棱开光山水花鸟图提梁壶

壶身以铜为体,表面镀金,再以画珐瑯装饰。设计结合中西元素,外形借鉴当时外来式样,壶身各图却是中国传统工笔风格。除用料与技巧上乘之外,此壶设计亦兼顾实用:把手加上金星玻璃珠衬托,既美观又能有效防滑;另配有小油罐供燃料点燃加热。

2、明德化窰白釉达摩立像

德化瓷以洁白的瓷质闻名,烧成后乳白如凝脂,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宗教塑像与经典文学人物。产品深受海内外市场欢迎,法国人称为“中国白”。此达摩像上有明末知名瓷匠“何朝宗印”款。

3、清郎世宁画狮子玉轴

此马名“狮子玉”,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进献的贡品,由耶稣会教士画家郎世宁绘制。

4、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宋摹本)

《洛神赋图》局部

本品一般被认为是北宋摹本,属存世《洛神赋图》中年代较早之佳作。作品赋词赋图,以连续的构图,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从邂逅到分离的多幕情景。画面敷色浓艳,用笔如春蚕吐丝般细劲绵延,人物几乎与山、树等大,体现出古朴稚拙的六朝绘画遗韵。本品钤金章宗明昌御府玺印,表明曾为其珍藏。在比较了多件《洛神赋图》后,乾隆将本品定为“洛神赋第一卷”,珍藏于御书房。

5、北宋米芾行书研山铭卷

《研山铭》局部

米芾行书大字传世甚少,此作堪称代表。本卷后纸所附研山图及隔水题跋则均为后配。明末清初文献着录有《研山铭》传本多件,本件原作则一直秘藏不录,直至近代辗转流落日本。国家文物局于2002年成功竞购此作,后由故宫博物院收藏。此次为《研山铭》首度于境外展出。

6、北宋汝窑淡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以其仅供宫廷的天色青瓷名重于世,但只生产了约二十年,传世的汝窑瓷至南宋时已经非常罕有。现时存世品不足一百件,如凤毛麟角。

这件淡天青釉洗高3.3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8.9厘米。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质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露胎处呈香灰色。外底中心镌刻一个“乙”字。

器物外底所刻“乙”字,一般认为是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精于鉴古的清代皇帝曾将宫廷收藏的古董划分等级,因此,在一些清宫旧藏器物上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乙”“丙”等标志。“冰裂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是鉴别真假汝窑瓷器的重要依据。

7、清金錾花云龙纹执壶

在除夕、元旦清宫举行家宴、宗亲宴时,皇帝会使用金錾花云龙纹执壶。

金錾云龙纹执壶,高31.5厘米,腹径16厘米。壶金质,身较高,撇口,细颈。壶口上有一锥形盖,盖面自上而下分为四层,每层亦錾云龙纹,盖下有一锥形榫,插入壶口。颈中部饰一周素箍,其上呈条状分割,内饰云龙纹。壶腹呈球形,以纵向条纹分割,其间亦饰云龙纹,龙尾向上,头朝下,与颈部云龙图案方向相反。壶足似倒置漏斗,圆形,上细而下阔,饰云龙、海水、火焰纹。壶流细而长,整体光素,口沿处錾花,下部饰兽面纹。

8、清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

宝玺是体现皇帝至高无上权力的政治象征,历代宫廷中皆有专职官员负责典守印玺,并据皇帝的旨意用印。

“大清受命之宝”,白玉质,盘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本字。面14厘米见方,通高12厘米,纽高8.2厘米。乾隆帝钦定二十五宝之一,位列二十五宝之首。据《交泰殿宝谱》所记为“以章皇序”之用,即表明清王朝受天之命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又据乾隆帝《交泰殿宝谱序后》,此宝原是太宗皇太极以来“先代相承,传为世守”的旧物,故乾隆十三年(1748)诏改玺印中的满文本字为满文篆书时,该宝得以保持原貌。其材质洁白温润,盘龙纽线条简洁流畅,技艺纯熟,显示出清前期玉石雕刻的水平。

9、清乾隆款带皮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

山子为文房常见的陈设品。此山子底部镌有乾隆的款识及题诗各一,可知原玉本为和阗所贡,中间的部分被挖出以制碗。但经过一位佚名的苏州玉工把本应弃置的玉材重新设计,如将挖去的圆洞化为桐荫蔽天的月门,未经打磨的玉皮点缀为梧桐、蕉叶,从而制成此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10、朱碧山银槎

“槎”即木筏。据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记,曾有人乘槎出海,最后上达银河,与牛郎织女相遇。以传说中的槎为器型,制作饮具,可能为元代银匠朱碧山首创,目前仅存4只。此杯造型模仿盘根错节的树干,中空的树干内可以盛酒。槎杯的主要部分由银铸造而成,细部用錾刻工艺表现,人物的头、手等部分均是独立铸造之后,再焊接在杯上,接焊之处混然无迹,既是实用的饮器,亦是巧夺天工的雕塑。

END

编辑丨马小闲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话题  #到了  #香港  #国宝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