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晚清时期驻美公使几乎被广东人包揽
2024-10-24 虎思国学网 阅读 956
自陈兰彬1875年首任晚清驻美公使以来,至1911年9月武昌起义爆发,晚清最后一任驻美公使张荫棠辞职回国,36年8任驻美公使,除第四任崔国因是安徽太平人,第五任杨儒是辽宁铁岭人外,其余6人全部是广东人。
广东与国外接触较早,人们思想进步,教育先进,生活富裕,这在晚清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从胡朴安编写的《中国风俗》中,就可以看到广东当时的富足程度:
“粤人与外人通商最早,又最盛,地又殷富,故其生活程度,冠于各省。而省城地方,则殆与欧美相仿佛,较上海且倍之。”
更重要的是,广东人是最早留洋的群体中人数最多的,向来不以出洋为畏途。这与内地人的观念恰成对照。
第七任驻美公使,广州黄埔村人梁诚不到12岁就考取了第四批留美学生。当时清政府正是用人之秋,梁诚没有毕业就应召回国,到总理衙门任职不久,就随第三任驻美公使张荫桓出使美国,渐露外交才华,并于1903年至1908年担任晚清驻美公使。
据清华大学校史馆记载,梁诚还为清华大学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任驻美公使,吴川黄坡村人陈兰彬在出使美国之前,就多次往返于中美之间,并于1872年率领中国第一批学童30人到美国留学。
这些人勤奋好学,成才的也大都是广东人,如詹天佑、伍廷芳、唐绍仪、梁敦彦等,其中祖籍新会的伍廷芳就担任了晚清第六任驻美公使,并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二任驻美公使郑藻如是香山(今中山)濠头乡濠头村人,他也为争取在美国和墨西哥的华工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任驻美公使佛山人张荫桓和第八任驻美公使张荫棠是堂兄弟。哥哥张荫桓除在外交上颇有建树外,还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幕后推手。
弟弟张荫棠为人正直清廉,他在依约交涉中墨侨案中,没少为中国涉墨劳工争取权益。1911年9月因武昌起义辞职后,又多次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任职,并于1913年再度出任驻美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