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夏代以前的史料为什么少呢?这主要是年代太久远了,数千年来,战火不断。中国的史籍主要写在竹木简,锦帛和纸张上。这些东西都是易燃品,非不易保存。
和夏朝比较近的是周,有几百年时间,有关夏朝的资料是比较丰宮的。但是周朝春秋战国几百年混战,文化破坏比较严重。周朝有个国君昏庸无道,掌管周朝史料的官员,一怒之下,把周朝府库中的档案席卷而走,不见踪迹,造成周及以前的史料断档。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文字,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籍烧毁,造成一场文化上的浩劫。三年楚汉相争,项羽把秦国咸阳一把火烧毁。汉司马迁写秦历史的时候,缺泛足够的史料做参考,关于秦国历史记载的就非常少,更不要说秦以前上千年的夏代了。
近年,楚地睡虎秦简出土,秦代的许多历史才重新公布于世,希望有秦以前更多的史料被发现。中国文字是不断演化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远古时候留传下来的蝌蚪文至今无法破译,比如说,相传是大禹写的禹王碑。关于,古代史料有一个规律,越是年代久远的古代,留下的蛛丝马迹就少,越是近代,保存下来的史料越丰富。希望有更多的古代文化信息出土,就象海昏候刘贺墓那样。
要想了解夏,首先要知道三代的概念。中国人一向喜欢以奇数记录事物,记录上古历史用三代,记录直系亲属用三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不透露这国人对三这个数字的喜爱。
而古时的三代更是被历程历代称颂的时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朝代,竟会让三千年来的人民们乐此不疲呢?
夏之开启,实为有妫。
夏朝的开创者其实是妫启,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搞明白,因为我们一般称夏启,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夏朝一直是妫姓,夏朝最高统治者称后。商朝最高统治者称帝,周朝称王。就这三种不同称呼的后面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文化,而这三种不同文化所组合的世系恰好构成了往古的三代。
三代的信仰一直传承到清中期,无论世事变换。可是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心理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次接一次的失败使得我们开始对自己本民族都不自信了,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人们不仅否定了夏朝,更是连殷都不承认了,幸好有后来的甲骨文大发现证明了殷的存在,可是夏还是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国人心头。
这真的是华夏文化的影响力不在了?还是如同鲁迅所说:中国人当真失掉自信力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中国人自有一套自己研究历史的方法。
今时之人见清,而清朝的人曾经经历过明朝,所以我们得以知道明朝旧事,以明朝推元,元又经宋,而宋人知唐,以此类推,汉人之历秦朝可知矣。这就是中国自上古时期就流出的口口相传。
而当今之世,却反以西方文明存在论来考据我夏朝之历史,能存在才是奇怪。
既然说夏朝存在与世,为什么所见到夏朝遗迹与遗物那么少呢?是不是有人为抹除?
四千年风霜消磨,文化遗迹终消失。
夏朝怎么说也是四千年前的朝代了,中间历经无数朝代更替,文化遗迹难以保存也是说的过去,就像现在想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那么容易找到吗,东晋的物品尚且无法寻得,更无论夏朝了。
存灭继绝传统的消失。
可以明确的说,在汉朝以前,中国古代一直有存灭继绝的传统的,那到底什么是存灭继绝呢?
简单一点说就是灭人国家,不断人家文化和祭祀,殷革夏命,把夏朝后人封于大河之阳,来保留夏朝的文化和祭祀,周革殷命,把殷商之后封于朝鲜和宋国,朝鲜存留至今,而宋国也一直是以周天子的宾客国存在的。秦革周命,存卫康叔于大一统之世界,可以说三代及秦用存灭继绝这种方式很好的保留了往古的文化,使得当时的人只要有心便能窥见夏朝历史,甚至于三皇五帝之世,然而一切都在项羽手上毁了,项羽以一己之私恨,屠尽了秦始皇子孙,存灭继绝的传统彻底被破坏,他的一把火不仅烧掉了绵延三百里的阿房宫,更是烧掉了后人窥视夏朝的机会,可怜的是汉朝的司马迁修正三代历史还要跑到昆仑山去询问当地长老。
经过这么多论述,我相信夏朝到底存在与否,大家心里已经十分清楚了。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