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关键谈话
有一天,狡猾的朱元璋找刘伯温谈话。开始时两人以拉家常的方式说话,突然,朱元璋严肃起来,板着脸。他问刘伯温:“如果换掉李善长,你看谁最合适做丞相啊?”刘伯温知道这是个圈套,于是恭恭敬敬地说:“这得皇上您决定。”
朱元璋“嗯”了一声,语气也和缓了,接着问:“那你看杨宪怎么样?我看他行。”
这又是个圈套,杨宪明显是刘伯温一手栽培的,朱元璋拿他说事,意欲何为?刘伯温不傻,他知道朱元璋这样问的目的,稍作思考后马上回答:“杨宪嘛,有丞相之能,但无丞相之气量,恐怕不行。”刘伯温只能这样回答。
朱元璋不愧是老奸巨猾,他接着问:“汪广洋如何啊?”问完后瞟了刘伯温一眼。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人,但朱元璋一直怀疑他与刘伯温勾结。刘伯温一点儿没思考地说:“此人浅薄,不堪以丞相之职。”
朱元璋又“嗯”了一声,突然冒出一句:“胡惟庸呢?”胡惟庸是死对头李善长的人,自己肯定不能说他能当丞相,不然自己的地位会如何啊。刘伯温不紧不慢地说:“胡惟庸现在是头小牛,将来一定会挣脱牛犁的束缚,到时候恐怕不好控制啊!”
刘伯温以为考试自此结束,没想到最致命的问题还在后头呢。朱元璋装出朝中无人可用的样子,慨叹地说:“看来丞相之位只能由你来担任了!”
刘伯温觉得不能说自己不行,不然朱元璋真的觉得自己不行怎么办,这时的朱元璋对李善长不太信任,说不定皇上真的会立自己为丞相,于是回答说:“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还是慢慢挑吧。”
朱元璋听了这话心里很不高兴,但没有表露出来,他心想:这人自认有丞相之才,毫不掩饰,他嫉的“恶”又指的是谁呢?刘伯温说完后还加了句:“目前朝中还没有适合的!”从那以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发生大幅度转变。
刘伯温究竟死于谁之手?
洪武三年,朱元璋找到刘伯温说:“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该在家多陪陪老婆孩子,何必陪我这个孤家寡人呢。”
这明摆着不就是想赶刘伯温走嘛,“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刘伯温只好告老还乡。
至此,浙东集团的势力每况愈下,很快败下阵来,杨宪也被胡惟庸给杀了。
胡惟庸做事情喜欢斩草除根,刘伯温告老还乡后也不放过他。他向朱元璋告状说刘伯温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
朱元璋下诏要处罚刘伯温,他扣除了刘伯温的退休金,刘伯温只好回到了京城。其实他回来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想呆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这样胡惟庸就不会胡作非为。反正他是这样想的。
洪武八年,刘伯温病倒了,朱元璋特派胡惟庸探望刘伯温,胡惟庸带的大夫给刘伯温开了药,没多久后就病情加重去世了。后来胡惟庸倒台时,医生承认是胡惟庸指使他害死刘伯温的。
像刘伯温这样的人物,胡惟庸按理说是不敢随便将他害死的,很可能得到朱元璋的默许。但无论怎样,对于刘伯温的死
,朱元璋肯定有责任。胡惟庸赢了!但他赢到了最后吗?答案是否定的。(原文来自历史这道关的头条号)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