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匈奴在西晋西北方施加的压力非常大,凉州刺史杨欣被蛮夷斩杀,凉州沦陷。凉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沦陷之后西晋腹地和河西走廊的联系就陷入中断,这对西晋掌控全局是一个重大打击。
在此时期的司马炎整日为如何平定树机能而头疼,这个时候,马隆自告奋勇,请求带兵出战。司马炎一听有人愿意主动出击,心里也是高兴非常,便让马隆说说他的作战方略。
结果马隆语出惊人,面对树机能数万大军,他竟然只让司马炎给他三千人马。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就连司马炎也睁大眼睛瞪着马隆,毕竟此事非同小可。但马隆却毫不在乎,只对司马炎说,如果相信他,那就让他放手去做。
马隆都这么说了,司马炎也不好再说什么挫败士气的话。而马隆之所以敢如此自信,以三千人马迎战树机能数万大军,并不是他有失心疯。相反,他这么做是早有成算,谋定而后动的结果。
那么马隆为此到底做了什么周全的准备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人马自己募。马隆向司马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随他出征的三千人马必须让他自己招募。此举虽然有违常例,且遭到了其他大臣的反对,但司马炎还是给了马隆充分的信任,允许他自己募兵。最终,马隆自己招募了三千五百名各有所长的猛士,组成了特种部队。武器随他挑。由于是孤军深入且以少敌多,所以马隆对武器装备格外重视。在武库令给他分了一些破旧不堪的武器后,他上奏司马炎要求任自己挑选武器。司马炎不但同意了他的要求,还给他拨了足够支撑三年的物资。武器标准化。马隆为自己的特种部队挑选武器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例如弩必须重三十六钧,弓重四钧。要知道古代一钧可是三十斤,所以他选的都是强弩硬弓。除了攻击武器外,他挑选的铠甲都是一水的犀牛轻甲。自研新武器。为了确保这场实力差距悬殊的战斗万无一失,马隆派手下按照八阵图做了偏箱车。马隆制作的偏箱车什么样子已不可考,但大体是一种可以拆卸组装的防御性武器,在不同地形可以组装成不同形状,能更好的适应战场环境。将战前准备做到极致后,马隆这才率领三千五百人直扑树机能而去。树机能得知马隆才带了三千来人就敢前来找自己掰手腕,不由得怒从心生。什么围追、什么堵截、什么埋伏、什么断后之类的战术哪个狠就用哪个。
大发神威
但纵使树机能手段使尽,都不能对马隆造成什么威胁。反倒是马隆率领的三千五百人马辗转腾挪,靠着强弩硬弓、偏箱车来回机动,对树机能所部造成大量杀伤。
马隆在战局中取得优势除了拥有强弓硬弩、偏箱车等变态武器以外,他之前在武库中挑选的犀牛轻甲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马隆经常在战场提前布置磁石,这样一来身穿铁甲的树机能所部往往因为磁石吸力牵制战力大减。而马隆这边却不受影响、身轻如燕,一消一涨之下,马隆所部战绩非凡。而不受磁力影响的三千多人马,更是被敌军误认为是天兵下凡。这样一来树机能所部军心消散,更是不堪一击。
后来敌军大将猝跋韩、且万能等率领上万人前来投降,而最终马隆率领本部人马加上大量降将和树机能展开决战,最终将树机能斩杀。从而获取了这一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役,进而平定凉州。
项羽是中国古代兵家“勇战派”的代表,巨鹿之战以少胜多一战封神。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军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此时,楚军的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巨鹿的诸侯国的军队有营垒十多座,却都不敢发兵出击。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见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人人都惊恐不已。这样打败了秦军后,项羽便召见诸侯军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的,谁也不敢仰视。项羽从此始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帅了。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综合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和《张耳陈余列传》的说法,表述为:“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
这时,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章邯犹疑不决,秘密派军候始成,到项羽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秦军。项羽率领全部军兵在污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军官们都说:“好。”项羽就和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订完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巨鹿之战结束。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