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为什么是神剧

2024-10-21  虎思国学网  阅读 487


《大明王朝1566》是最好的国产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作为一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剧情可以说与历史完全不符,只不过是借用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没有“改稻为桑”

改稻为桑是《大明王朝1566》里面最重头的一场戏。故事开头严党和清流派就围绕“改稻为桑”进行激烈的博弈,随后司礼监、沈一石、海瑞、胡宗宪、高翰文等都卷入这一漩涡,搅动了整个朝局。

“改稻为桑”的目的是弥补朝廷国库亏空。因为当时西洋人对东方的丝绸需求量很大,出价很高,所以向西方出口丝绸对整个大明王朝来说是一笔好生意。制作丝绸需要大量蚕丝,而浙江作为朝廷种桑大省产量严重不足,所以严党提出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因为种桑的收入远大于种田的收入,所以嘉靖就同意了这一看似完美的方案。就连科举正途出身的大才子高翰文都举双手赞成,并提出了“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策略。然而,“改稻为桑”真正推行起来,却远没有想象中这么顺利……

改稻为桑

在真实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改稻为桑”这回事。翻遍所有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都没有“改稻为桑”这个词。如果硬要扯,“改稻为桑”倒是与明初实行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有点关系,但是很牵强,其目的和概念也大不相同。

1368年,朱元璋曾发布硬性规定:

凡农民家有四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如果有田十亩以上,则种植面积加倍。

这种做法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恢复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百姓衣食条件的作用。但是发展到后来,却让明朝的经济变得有些“脱实入虚”,甚至动摇了“以农为本”的立国根基。

嘉靖年间张居正、严世藩和赵贞吉都没有入阁

张居正

《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开头,张居正就是内阁成员,任兵部侍郎。但是在历史上,嘉靖时期的张居正一直在翰林院供职,后来担任国子监司业,成为裕王的侍讲侍读。直到隆庆元年,张居正才进入内阁。

严世藩

电视剧中的严世藩也一样,是朝廷的内阁阁员,任工部侍郎,被称之为“小阁老”。在严嵩年老力衰之后,严世藩成为事实上的严党核心。历史上的严世藩,单目失明,“短项肥体”,但是青词写得极好,严嵩经常让严世蕃代写青词,深得嘉靖心意。自始至终,严世藩都没有进入过内阁。

赵贞吉

电视剧中的赵贞吉因为逢迎嘉靖会做官,被嘉靖钦点进入内阁,可谓平步青云。但是在历史上,赵贞吉并没有这么圆滑,恰恰相反,因他性格耿直、争强好胜,一直得不到重用。隆庆年间,赵贞吉才进入内阁,但是很快就因与高拱不和而致仕归乡。

历史上没有吕芳和沈一石

吕芳

《大明王朝1566》中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但是塑造得却极为成功。吕芳陪伴嘉靖四十多年,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思缜密、聪明绝顶,最后得以善终。仔细想想,这么完美的一个人物,如果在历史上真实存在,那才叫不正常呢。历史上与吕芳最接近的人物是李芳,明穆宗隆庆帝时期的内官监太监,因为忠言进谏,惹怒了明穆宗朱载坖,被下入大狱。

沈一石

沈一石是《大明王朝1566》里的一个浙江首富,织造局的官商,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沈一石也是编剧刘和平最为钟爱的一个角色。临死之前,沈一石留下一封绝笔书: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归北邙。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一曲《广陵散》,再奏待芸娘!

历史上的胡宗宪污点很多、下场很惨

《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胡宗宪,有大才、识大体、做大事、堪大任。他是浙直总督,主持东南抗倭大局,堪称国之柱石;他会做媳妇两头难,既不能让浙江百姓饿死,又不能违抗嘉靖圣意,还不愿背叛恩师严嵩,一个字:难!东南倭寇平定之后,胡宗宪致仕归乡。

胡宗宪

在真实的历史上,胡宗宪以俞大猷、戚继光、卢镗为大将,制定“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和“剿抚兼施,分化瓦解”的作战方略,苦战数年,弭平倭患。胡宗宪对国家做出的历史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是不可磨灭的!

但是,根据正史记载,胡宗宪的一生,污点也很多。《明史·卷二百零五·列传第九十三》记载:

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严嵩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久之,以万寿节献秘术十四。帝大悦,将复用矣。

历史上的胡宗宪交结权贵、趋炎附势,侵吞军饷、生活奢侈、好色,也是不争的事实,有“总督银山”之称。

嘉靖四十一、四十四年,胡宗宪两度因“严嵩案”入狱。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初三,胡宗宪在狱中写下: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然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隆庆年间,朝廷为其平反。

《大明王朝1566》这部优秀历史剧,是由张黎导演指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一班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该剧的主线是讲述嘉靖帝(朱厚熜)与海瑞的故事,以此展开嘉靖三十九年的大明王朝的历史背景:当时嘉靖帝一意玄修,刚愎自用,将内阁推到朝前,退居幕后,把控着大明朝的经济、军事、政治的大权;以至于首辅严嵩逢迎上意,竖党专权、官场贪墨、民不聊生;一介举人海瑞,耿直如斯,为家、为国、为民,不惧强权,勇于向封建皇权发起挑战。

通观全剧,该剧剧情紧凑,只言片语中都透露出官场种种的勾心斗角,大的方向是符合历史的,最终徐阶斗倒了首辅严嵩,取而代之,但毕竟是电视剧,为剧情饱满,或叙事铺垫,或塑造人物形象,难免虚拟出一些人或事,下面简单说一下该剧与历史不符的地方:

其一:改稻为桑事件

该剧开篇通过嘉靖三十九年腊月二十九,钦天监周云逸上书直谏“朝廷开支五度,官场贪墨横行,百姓苦不堪言,天怒人怨”,遭到东厂提刑太监冯宝打死一事,扒出大明真实底裤:国库没钱。引出嘉靖帝、内阁大臣、司礼监的御前财政会议,以严嵩为首的严党与以徐阶为首的清流针锋相对,严嵩借张居正“开通海上商路,丝绸贸易”一话,提议改稻为桑,继续为嘉靖帝的挥霍填补财政窟窿,以维持皇帝尊严与严党利益。由此围绕着“改稻为桑”这一国策,开始了严党与清流的内斗。

历史中明朝根本没有改稻为桑这一国策,该剧也是通过这一国策的执行,引出剧内各方势力与人员,借以推动剧情发展。

其二:内阁顺序

该剧中小阁老严世蕃,高拱、张居正、李春芳、陈以勤、赵贞吉都在嘉靖朝入阁拜相,实际中几人的入阁时间如下:

严世蕃:从没入阁;

高拱:隆庆(嘉靖的儿子)五年;

张居正:隆庆六年;

李春芳:隆庆二年;

陈以勤:隆庆元年;

赵贞吉:隆庆三年;

其三:胡宗宪为人

该剧中为胡宗宪搭建的人设是:“抗倭忠臣、老成谋国、清廉正直、忠于老师”。

历史中胡宗宪的上位及为人却不能称为“清廉正直、忠于老师”。据明史记载:“帝(嘉靖)命张经为总督,李天宠抚浙江,又命侍郎赵文华督察军务。文华恃严嵩内援,恣甚。经、天宠不附也,独宗宪附之。文华大悦,因相与力排二人”,“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严嵩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文华死,宗宪结嵩益厚,威权震东南”。可见胡宗宪属严党无疑,执政东南,搜刮民财,眉上贪权,直至严党倒台,赋闲多年,还“以万寿节献秘术十四。”以谋求复出为官。

但其中“抗倭忠臣、老成谋国”确实无可争议,胡宗宪自嘉靖十七年中进士到坐镇东南后,广纳人才、出奇计、并戮力抗击剿灭倭寇,妥妥的大明东南一柱、民族英雄。

胡宗宪

以上是史君个人观点,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大家好,我是梅子雨summer。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必然存在许多的漏洞,主要是由于导演和编剧毕竟不是专业的历史学研究员。在这里我稍微提几个漏洞:

1.张居正和海瑞不是一路人

剧中张居正向裕王力荐海瑞去浙江,平衡当地的势力。

但是张居正一向用人都是重干吏循吏,轻视清流,而海瑞则是清流派的抗鼎人物,张居正断不可能为自己树此大敌。

2.高翰文作为翰林官员不可能外放到杭州当知府

剧中高翰文调任杭州知府,而且说是“宠遇”,明显是贬官,“京官外放升半级”是自古已有的规矩,这是“明升暗降”。

而且高翰文本身是翰林官员,他外调应该担任按察副使,掌管教育类的职位,绝无可能调任地方官员。

3.赵贞吉的确进了内阁,但绝不会先担任南直隶巡抚

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赵贞吉从未外放巡抚一职,而是从翰林院慢慢升至内阁的。

担任巡抚的任一般出自督察院。

4.高翰文是探花,应被授予编修一职

明朝制度,状元郎授修撰一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一职。

所以剧中高翰文被授予修撰一职是错误的。

但是我们不能用这么严格的要求去苛求一部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毕竟是文艺创作,不是真正的史实纪录片。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不错的国产历史正剧!

这就是我的想法啦~,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话题  #大明  #王朝  #剧评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