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清明节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关于清明节由来的传说,主要是说春秋时候介子推割肉献君的故事,不论故事真假,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节就流传下来了。故事是说春秋时晋文公流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饿又累,眼看无法支撑了,这时候他的臣子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晋文公煮汤,晋文公当时非常感激介子推,可是等到晋文公东山再起,又回复他的权利的时候他却忘记分封介子。介子推很是伤心,就和老母隐居高山,晋文公得知后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颗老枯树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寒食节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
中华民族民德厚重纯朴,扫墓祭祖便是这一文化意识的凝结与升华。借助年复一年、家族传承的仪式重演,借此抒发了家族传续延绵的家国情怀。基于此,中华民族的文化便有了人文情感与生命延续的厚度。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除了扫墓外,也继承了上巳节的上巳郊游,趁着清明放假,大家踏青出游,正是烟花三月,草长莺飞,追思先人,不忘生者。
慎终追远又清明
作为承续了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文化在时间的积淀中不断更新、升华;而当代人在铭记、传承传统的同时,也赋予清明节更多时代内涵与现代活力。
典故介子推,春秋晋国内。
多读书大益,知识满书内。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