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处死的贪官数量之多,恐怕后世无法比拟。废除宰相导致皇帝一个人忙不过来,这就又成立了内阁,内阁有个首辅,从本质上讲,内阁首辅其实替代了宰相。内阁制在古代乃至现代都是比较先进的制度,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权,皇帝需要与内阁议政,内阁觉得皇帝的决策有毛病,可以在朝堂上反对。从这点来说明代政治制度相对皇权有一定约束。这是政治上的先进,但是锦衣卫后来渐渐壮大,发展成东厂到魏忠贤时期锦衣卫势力达到顶峰可以干预朝政,这是政治制度的缺点。
第二,从经济制度上讲,明朝初期百姓交税以上交粮食为主,官员发放俸禄也是折算成粮食,收税的官员发明了一种踢斛法,通过这种漏洞获得额外的利益,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很低,宋濂穷到家里需要自己修补房子的地步。读过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都知道他的一个观点,明亡于财政危机。虽然明朝中后期万历皇帝的老师内阁首辅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改革经济,仍然不能挽救大明的经济败局。
第三,人文制度。明代相对汉代、唐代、宋代来说在文学诗歌,文化自由上气氛很紧张。锦衣卫对文人的监控很严密,文人士大夫言论自由收到限制,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宦官刘瑾把持朝政,导致明代大儒被贬龙场,后来成就了王阳明心学,大部分文人不敢为正直的大臣上书言事。明成祖朱棣虽然修书《永乐大典》,但是对待士大夫方孝孺却是诛灭十族,可见文人在明代的言论受到限制。到了明代晚期以顾宪成为代表的读书渐渐形成了团体,史成东林党,目地就是牵制宦官魏忠贤。文人很多宦官魏忠贤迫害,虽然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都是出自明代作家之手,但是整个明代的文人是大夫的创作都是处于压制状态,人文关怀很少。
第四,明代的军事制度,明代军事上把土地分给皇帝的儿子把守,这样外部势力不容易入侵,解决了宋朝的类似困境。但是这种制度会引起部分实力强的王爷佣兵自重,比方明成祖朱棣就是靠谋反,清君侧取得皇位。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如出一辙。外部军事力量打得蒙古不敢再来侵犯,倭寇来骚扰,戚继光打的他们屁股尿流,对外在的侵犯明朝还是比较强硬的,当时明朝在世界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一流的,火铳的发明对战斗力大大提升。
第五。外交上,明朝国力还是在世界上比较靠前的,各国都来朝圣,明代朝鲜附属明朝的臣下,明朝帮助朝鲜打败日本人。总之明朝在当时对外国的军事是绝对强硬。
总结,明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直到李自成攻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长达276年。后来作南明的困兽斗。又维持南方几十年。政治、经济,军事,都比较稳,加之如果不是吴三桂,明朝或许会多延续几年。明代在外围治理稳定,对外比较强硬,缺点是内部党争严重。明末的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内耗的也拖垮了明朝。具体请读者参考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冷成金教授的《读史有智慧》。
这样讲吧,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是农民出身,朱元璋能文能武,靠着自己的才能夺得了天下。其后,太子朱标意外死亡,而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经验不足,被能力更强的朱棣取代。朱元璋是个吃过苦的皇帝,可以说也是自学成才。明朝早期的很多制度,都是朱元璋创立的。但是事与愿违,最终的结果往往和他当初设想的相反。有没有觉得这段历史很熟悉?
有时候,明朝特别不好评价。说明朝皇帝专制吧,早期的时候,明朝确实不是文官治国,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棣,明朝更像一个军国政府,而不是文官政府。
朱元璋做皇帝的时候,害怕宰相的权力过大,影响皇权,因而废除了实行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宰相制度。
可是朱棣之后,情况又不一样了。明朝的文官开始崛起,许许多多的读书人登上政治舞台,比如改革家张居正。这些文官可以在方方面面对皇帝提意见,这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
说明朝皇帝专制,可是正德皇帝出一次北京城都不知道又多难。他本人想亲征,可是大臣却各种规劝,阻挠。正德皇帝要是能看到后来的康熙、乾隆下江南,估计羡慕得要死。
看看当时顾命大臣刘健是怎么要求正德的:
第一、不要在皇宫里面骑马;第二、不要经常去宫里太监的办事处,以及去XX玩;第三、不要没事玩鹰犬等等。
按照明朝大臣的意思,皇帝就该好好呆在宫里,好好读书、学习以及勤于政事,其余的什么都不能干。
再看看后来的万历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他立自己喜欢的妃子为皇后都做不到。
所以明朝评价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清朝人写明史的时候这样评价过明朝: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不管怎样,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能够存在二百多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