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据153旅旅长李天霞报告:100多名日军从88师防守的阵地爬上了城墙,已向153旅的防地汹汹而来!
“消灭它!干净彻底地消灭它!“战争真是个怪物,它既能让人露出人性的笑容,也能让人发出兽性的吼叫!刚刚笑得那么舒心的王耀武立即对着话筒,声嘶力竭地对李天霞下了这道死命令。
借助城墙上的已有阵地,城墙下的鬼子正源源不断地聚结在墙根下,水西门门洞里,准备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李天霞分兵两处,一处攻击城墙之敌,一处围剿水西门门洞之敌。
由于得到其他部队的支援,城墙上的一百多个鬼子很快被歼灭得一干二净,惟有水西门门洞地处射击死角,敌人负隅顽抗,直到下午4时还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王耀武几次催问战况,李天霞再也不敢像以前一样报喜不报忧,因为敌人就呆在他的脚下,他想报喜也无喜可报,他只是向王耀武保证,天黑之前一定解决这股敌人。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李天霞急得像关在笼子里的野兔似的,来来回回地在指挥所里乱转着,口中的香烟忽明忽灭地扑闪着。
“火攻!”旁边的一位参谋看到他手中烟火,突然灵感大发地叫了起来。“对,用火攻!”李天霞像是从睡梦中醒来一样,一把扔掉烟头,快步走了出去。
一大桶50公斤的汽油被搬上了城墙,随着噼噼啪啪的倾倒声和“轰”的一声爆响,水西门门洞成了一座燃烧的火炉,100多个滚动的火球从城门洞内冲出来,晃动着,扑打着,荡荡悠悠地倒了下去。
一时间,夜空满映着橘黄色的火光,空气中到处迷漫着汽油的香味和尸体烧焦的恶臭味。
李天霞立马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王耀武,但王耀武除了奖励他几句之外,再也笑不起来,因为他已接到命令,敌人已攻进中华门、通济门,南京即将失陷,74军应立即设法过江,实施突围。
站在船上,王耀武的心头掠过一阵酸楚,两行清泪哗哗地滴进滚滚江水之中
按照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指令,74军过江后的集结地是滁州车站。俞济时派人将此命令送达王耀武的时候,他已和他的儿女亲家、58师师长冯圣法带着58师的官兵到了江北浦口一带。
“这东洋鬼子太他妈不是东西了!”张灵甫一把抓下军帽,猛地掼在地上。“濮大飞,叫弟兄们上刺刀,老子今天非要叫鬼子尝尝中国爷们的厉害!”
鉴于151旅和153旅分隔在城内、城外,王耀武让151旅到八卦洲附近扎木排过江,自己则率领153旅及师直属部队到下关找船渡江。
城中的爆炸声如大年三十的爆竹不绝于耳,火光将残破不堪的南京城照得如白昼般明亮。街上到处都是路障,成群的难民拖儿带女,挑着铺卷,杂物,边哭边走,三三两两的伤兵或柱着棍子向下关前进,或被遗弃路旁。王耀武带人经过的时候,一个脚踝缠满绷带的伤兵双手抱住王耀武的左腿,哀求道:“长官,行行好,带我走吧!要不就补我一枪,给我个痛快吧!我不愿死在东洋人的手里呀!”
王耀武一阵心酸,他本想说点什么,但实在又找不到安慰的理由,只好任由卫兵把这人拖到路旁,听其叫骂。
早先长官部就有命令,下关一带由宋希濂的36师把守,无命令任何人不能通过,但在这乱腾到极点的时候,命令如何下达,谁人又带着命令呢?因此,当王耀武的几千人马经过挹江门内,36师拦住了他们。
一个营长模样的军官喊道:“哪一部分的?命令呢?”
王耀武的副官赵汝汉上前道:“51师的,电话命令我们撤退的!”
“电话命令不行,我们要见手谕放人。”那个营长模样的军官态度坚决地说。
赵汝汉的怒火一下子被点了起来:“什么手谕,老子们刚从战场上下来,你当老子们是逃兵!?”说罢,他的手枪抵住了那位营长的胸膛。
那位营长和其部下也纷纷端好架势,作开枪的准备。
王耀武一看情形不对,马上拨开赵汝汉的枪,二话不说带着队伍和拥挤不堪的难民一起,从一处被炸缺的城墙中挪了出去。
一出挹江门,就到了下关江边。各码头上人头颤动,人声鼎沸,有被挤踩而死,踏成一滩软乎乎肉泥的;有被挤进江里,呼天呛地喊救命的,但谁也顾不了谁,谁也不会理睬这悲怆凄绝的呼喊。
江里的船只很少,无船的部队见船就抢,有的为一块门板、一根圆木而互相开枪。
51师来到这里,原指望有点安排,却没有想到混乱无序到这种地步!
王耀武眉头紧锁,众官兵也开始骂骂咧咧起来。
好在这时一个人挤到王耀武面前,告诉军长俞济时通过其叔父交通部长俞飞鹏的关系,已为51师预留了一只小火轮时,众人才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
来人是军部的张副官,他将51师带到下关上游约300米处,分批登上了小火轮。
船到江心,王耀武遥望南京,只见古城如一座黑森森的地狱笼罩在一闪一闪的火光之中,如泣如诉的哭喊声和着冷飕飕的江风呜呜咽咽地吹进他的耳边,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全身耸然皱起了鸡皮疙瘩。
想起20多天来的一场场战斗,想起那些死在战场上的部下和那些仍留在城里的伤兵、难民,王耀武的心头掠过一阵酸楚,两行清泪哗哗地滴进滚滚江水之中。
13日早上,51师登上了江北口岸,而从这一天开始,占领南京的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