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神龟峡

2024-11-25  虎思国学网  阅读 65


近日,利用双休日与朋友相邀驱车近3个小时到达向往已久的神龟峡景区游玩。

神龟峡风景区位于319国道旁,在酉阳县、黔江区交界的两河镇政府所在地,阿蓬江与细沙河的交汇处。因阿蓬江两侧绝壁上的一对石头,形状酷似昂首凝视的乌龟,由此去大河口长达38.9公里的峡谷便称之为“神龟峡”。

1998年之前,由于峡谷两岸为高山绝壁,河道滩险水急,水位落差近百米,无人能进入峡谷内,因此现在全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呈现原始风貌、古朴景观。1998年下游大河口水电站竣工后,高峡出平湖,尾水位直抵两河,库区通航后勘测坝址的水利专家冒着生命危险才首次走进神龟峡,意外地发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神龟峡沿途悬崖峭壁,奇峰突兀,两岸风光原始古朴,美不胜收,优于大宁河,胜于小三峡,是度假休闲的好地方。整个河道斗折蛇行,河水迂回曲折,山高水深,呈连环的“S”形走向,几乎没有一段平直的。全程共27道弯,28个门(当地对“一线天”的称呼),其弯道之多,实属峡谷罕见,游走其间,美景仿佛一幕幕不断切换的精彩画卷,让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

景区大门口的左边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书“神龟峡”三个红色大字,笔走龙蛇、力透顽石、苍劲有力。右边靠江也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阿蓬江”三字,石碑背对峡江,仿佛在向游人诉说古往今来的世事变迁。

峡江游船云集 ,往来如梭,游客爆满,目的就是欣赏神龟峡那一方美丽的山水,醉人的景观。我们踩着青石板向下,到达游船停靠的地方,上船后,热情好客的导游就给我们来了一首歌曲,歌名为《神龟峡》:“神龟九曲荡气回肠,雄奇壮美阿蓬江,江水倒流三千里,朵朵浪花追梦想,一路鸟语花香,一路仙境像天堂。”导游的声音圆润动听,仿若天籁流韵上云端,歌声应景、让我们在动人的旋律中感触峡谷风景的瑰丽奇特,感悟碧水蓝天的温婉苍茫。

抬眼上望,峡口之间两山对卧,岩壁高耸,酷似双龟隔江相望。相传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特派神仙吕洞宾从中原到南洋一路安置民寨。吕洞宾骑着神龟,带领水陆兵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到了这里的塘角湾。他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同时又被当地百姓的贫困所震撼,便派自己的心腹——雄雌二龟留下来查访民情,造福黎民百姓。这对神龟也不负重托,把塘角湾一带治理得太平和睦,兴旺发达。如今它们功成名就,就躺在这里颐养天年。两龟慈眉善目,神态自若安详,隔江对视,仿佛在用古老的沧桑讲述现代的故事,动人而绵长;又在真诚地邀约远方的客人相聚景区,欣赏美景,造福当地。神龟永远用石铸的灵魂保佑着这一方山水,福荫着这一方生灵,守护着这一方百姓。

峡口之间两山对卧,岩壁高耸,酷似双龟隔江相望。

神龟峡景区是阿蓬江峡谷风光中最美的一段,两岸山高入云,云雾缭绕,峰峦叠嶂,美景层出不穷,令人浮想联翩。在悬崖峭壁上,到处是悬垂的石钟乳,有的在半山腰,有的在水面上,千姿百态,奇形怪状,形神似物,形成了雄狮观潮、猿人喂奶、牛肝马肺、灵芝卫士、象鼻吸水、猴子捞月、龙爪、仙人田等独特景观,逼真传神,栩栩如生,令人遐思,摄人心魄。

神龟峡水深最深达85米,虽然降低了峡谷相对高差,但增添了水的韵色。除洪水爆发期峡谷上游的水会变得浑浊,其余时间河水都是碧绿如玉,造就了神龟峡与众不同的碧潭幽谷风光。最深处的峡谷,江水迂回曲折,水绕山转,蜿蜒盘曲,弯道众多,诗人叹曰“船到崖前疑无路,调转船头又一弯”,景观集中,又别开生面,有“三龙抢宝”“天桥”“美女峰”等美景,各具风采,让流连忘返。

峡谷风光

峡谷两岸,人迹罕见,植被保存完好,生态优美,沿途各种树竹花草多达千余种,也成为了野生动物、飞禽走兽的乐园。其间,人们时不时还可以看见悠闲潜伏于岸边的娃娃鱼,嬉戏于密林丛中的金丝猴,觅食于路旁的野鸡,飞翔于晴空的白鹭,这些都是近十年来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后出现的一道道独特风景。岸边茂林修竹,原始苍虬,静态优美。江面水光潋滟,宛若仙子洗浴时遗忘的彩带;静影沉璧,又如神仙游玩时遗落的翡翠,波柔滑嫩,碧翠如滴。两岸飞瀑奔泻,融古、幽、险、奇、山、水、石、林于一体,情趣飘逸,意境深远。这里是诗意的摇篮,是挥毫的画卷,是游玩的乐园。

船行约一小时后倒转而回,顺流而下。站在船头,看峰峦倒退,观水波微澜,细雨随着微风拍打在脸上,心扉凉意透彻,惬意舒爽,诗意横流。船回靠岸后,步行在石阶上,回首眺望,神龟峡那份恢弘的气场,那份画卷的沧桑,那份磅礴的流淌,那份隽永的诗行,都会让人回首观望,永生难忘。

END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话题  #神龟  #印象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