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于子婴的评价褒贬不一,司马迁和贾谊都认为,只要子婴能够有一点点才能,都能守住大秦的江山,不用投降刘邦。但班固却认为,经秦二世胡亥之手,秦朝已经走向末路,纵使天赐英才也不能挽救秦朝的颓势了,所以子婴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后来投降自保也是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其实从子婴劝谏胡亥不可诛杀忠良之臣就能看出,子婴是个英明之人,知人善用。后来子婴有能够联合众人,设计将赵高杀死也说明了子婴不是一个庸惰之人,必得是深谋远虑,思虑周详的人才能杀了赵高这种心思缜密、心狠手辣之人。在最后刘邦攻入咸阳,子婴审时度势,做出了投降之举,虽不是什么大义之举,却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经过胡亥和赵高的一番折腾,秦国早已经气数已尽。另一方面,刘邦和项羽两个阵营,不管哪边都比摇摇欲坠的秦国来的更强大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揭竿而起的诸侯国的许多起义军。子婴是个怎样的人,历史自有评说。
可是对于子婴来说无论如何他的人生都是失败的,当时的情况大秦大势已去,人心涣散,秦朝江山气数已尽已成定局,这个时候被推上历史舞台的子婴,必然会成为这个国家的亡国君主。所以无论历史怎么评说,子婴命中注定都是一个失败之人,因为曾经歼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倾覆在了他的手中。
要理清楚子婴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就要从子婴是谁的儿子开始聊起了。我们都知道子婴能够被拥立为秦王,一定是秦始皇的后裔,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秦王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历史上也并没有定论,但是史学家们基本认定子婴是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称之为秦三世。
因为在《史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历史学家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立秦二世的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也就是说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
所以子婴就是秦始皇的孙子了。而且当时胡亥是私自篡改了秦始皇遗诏,所以原本可以做皇帝的是扶苏,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子婴能够第一个被选来立为秦王,因为如果子婴是扶苏的儿子,那么子婴被拥立为秦王这一切都是名正言顺的。
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在《李斯列传》中也有记载,说赵高看群臣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只能把秦始皇的弟弟子婴给叫来,给他传国玉玺,立他为皇帝。但是秦始皇的弟弟,名字叫成蟜,所以这个说法也就没能得到后世的普遍认可。
通过了解,不难看出项羽是个比较冲动的人。他一心为项氏族人报仇雪恨,压根没有考虑到自己杀子婴,大肆屠杀秦朝人,火烧咸阳宫等举动,都会令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由此可见,他并不擅长帝王的权谋算计。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