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张合传》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於段谷,【大破之】。《邓艾传》(两条史料都是魏军统兵将领的传记,同是大破之)
秋八月,维为魏大将军邓艾所【破于上邽】。维退军还成都。【后主传】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后主传】(都是后主传,一个是“被破”,一个仅仅是“不克”。)
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马谡传》济失誓不至,故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姜维传》(马谡和姜维的传记,都是“被破”,“ 士卒离散”,但姜维还有一个死者甚重。士卒离散可以收复,但是死者不能复生,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姜维的损失要大一些。)
通过比较两场战争的损失,不难看出,街亭的损失要略小于段谷。而对于段谷一战的记载,魏国诏书是万计,但是这明显夸大。“数千”的记载则更为合理。那么街亭战争的损失,如果小于或者等于段谷的话,应该也是“数千”。
而通过比较一些传记的记载,魏国的传记通通都是大破之,没什么意义。而蜀国的传记,后主传一个说“不克”,一个是“被破”。不克只是说明没有胜利的完成攻伐的任务,而被破则是具体到伤亡。即使两个都略微有一些缩小损失,但是也可以说明街亭的损失并不大。
这样后主传才可以以一个“不克”敷衍过去,而对于段谷,后主传也只能直白的记载“被破”。再看马谡和姜维的战绩记载,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姜维传多了一个“死者甚重”,问题就出在这里,士卒离散可以收复,但是死者甚众不能复生。这是不是也说明段谷的损失要大于街亭呢?
所以通过比较两次战争的记载,不难看出,街亭的损失是略小于段谷的,如果段谷的损失是“数千”,那么街亭的损失应当也是“数千”。
街亭之战,其实根本就没有两方的主力交战,只是马谡和张合交战,损失数千,然后诸葛亮的主力撤兵。街亭这一战诸葛亮的主力并未与魏军主力交战,而总体的损失也并不算太大。(原文来自绿萝常春的头条号)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