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郑和传》)。中国唐宋元的远洋贸易传统,尤其是元朝时,远洋贸易的空前发达,使中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和一流的造船技术,这无疑为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
所以“郑和水师”组建时,即拥有62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巨型“宝船”。明代的
营造尺长32厘米,由此可折算出“宝船”约长140米、宽约57米。国际足联(FIFA)通用的足球场标准规格为长105米、宽68米,可见这“宝船”比
足球场还长35米,宽度则略窄之。
《明史·兵志》则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62艘长宽如足球场、高大如楼的“宝船”,在600年前的
大海上堪比今日的航母,这应该是“郑和水师”雄霸大洋的最大本钱。
另据著名史学家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
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
郑和水师称霸海上的秘密
其二,倚仗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郑和水师”除能容纳千人的“宝船”外,还配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分司载货、贮淡水、运粮、作战、居住,是一支规模庞大的混成舰队。
郑和能在海上有条不紊地指挥这支远航“水师”,劈波斩浪,昼夜星驰,所倚仗的正是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据《郑和航海图》所记,郑和使用海道针经(方位指南针导航)与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保证船队的航行线路,运用各色旗语或灯笼(夜间)进行通讯联络,保持船队的步调一致。
其三,离不开明朝雄厚的经济实力。《明史》称
“耗费亦不赀”,说的是为“郑和水师”七下西洋国家所耗费的财物数额巨大。一支二百多艘船、二万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常年在海上航行,其开销自然是一个天文数字。由此亦可见,明朝当时国力的强盛。
正因为以上三个原因,郑和水师才能三度远洋,三战三捷。自此,“郑和水师”所向披靡,令人闻风丧胆,成为称霸海上的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