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肉中所含烟酸,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梗等患者有养护作用。据报道,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尼人很少患心脏病,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惯用鸭油、鹅油做菜。
在人们长期驯化培育后,鸭具有肉用型、蛋用型和兼用型三种类型。肉用型鸭有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番鸭、天府肉鸭等;蛋用型鸭有绍兴鸭、金定鸭、攸县麻鸭等;兼用型鸭有高邮鸭、建昌鸭、巢湖鸭、桂西鸭等。
公鸭肉性微寒,母鸭肉性微温。鸭肉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清热健脾等;可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鸭肉适宜于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用,还适宜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后补虚,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结核、慢性肾炎浮肿者也可食用。
【食疗保健】对于身体虚寒、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经,还有肥胖、动脉硬化、慢性肠炎症者一定要少食,此外,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辨证
先凉补后温补胜药补
有些老年人有高血压、体征虚寒,平时最怕的就是所谓“上火”,所以虽时逢隆冬也不敢吃鸡,只喝点老母鸭汤。但惊奇的是,有些老人在炖汤里会加上点黄酒,再用纱布包上点炒黄了的粳米同锅熬。
记者带着以上这一疑问请教老中医,得出结论是:这正是晋代医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做法,也就是王熙凤为贾母熬的“鸭肉粥”。
中医认为,鸭子肉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凉补”。一些老年人或身体弱的人,有“虚不受补”的说法,一旦用一些补物,甚至吃牛肉、鸡肉都会上火,而鸭子肉有清虚火的作用,而且补养功效明显,难怪老人们冬季爱食用鸭肉汤。此外,鸭子肉粥还经常被用来治疗肾病水肿、妊娠水肿,甚至更年期潮热、心烦、腿肿等,实践证明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对于鸡肉来说,由于其性味甘平,虽有所谓“上火”一说,实际副作用甚微。有中医主张,对虚不受补之人,可先用老鸭“凉补”,随后用母鸡温补,持之以恒,能收到药物不能及的效果。
【食疗保健】用老而肥大的鸭同海参炖食,具有较好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能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引发的出血。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