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4-10-20 虎思国学网 阅读 84
明初,手工业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和造船业等的发展最为迅速。纺纱织布是明初农村的重要家庭副业。洪武年间景德镇有官窑20座,景德镇瓷器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矿冶业上,全国官营铁矿有13所。这些铁冶,除炼生铁之外,还炼熟铁和钢。同时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
明代手工业的生产形态,从大体上讲,还是官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两大块,但是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明代的手工业有了一些变化。官手工业的经营上,工匠制度逐步瓦解,从轮作工匠到以银代役,标志着工匠已经摆脱了劳役制度的压迫,手工业者的独立性大大增加了,有了很大的工作自由。
手工业组织形式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相当的灵活性,凡属经常性生产任务的,便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凡属没有经常性生产任务的,只设临时机构,工作完毕后便解散。
官手工业对于物料的征集也从原来的实物形态,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改成了“折色”,就是要求原要交物料的农民交货币即可,政府用货币向市场购买。由于大部分物料的征收、大部分工匠的劳役,已经改征货币,而此时的商品生产又有了迅速的发展。
因此,官府所需要的一部分消费品,就可以用货币从市场上获得,于是官手工业的重要性远不如从前,规模逐渐地在缩小,持续了2000多年的官方手工业,从此便开始显著地衰退,而民间手工业借助市场的力量日益壮大。
手工业发展到明中叶,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雇佣现象,其中以江南的丝、棉纺织最为明显,江南各地有大批从事丝织业的民间机户,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机户不断发生两极分化。
有的人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了二十余张,这叫为“大户”,而没有织机的,称为“小户”,大户和小户之间的关系在当时就是固定雇佣和临时雇佣的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这无疑是生产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形态。这种现象在榨油业、造纸业、印刷业等手工业中均有体现。明代具体的手工业部门发展状况是:
明代的冶炼技术在设备上向大型发展,同时将炼铁炉与炒钢炉串联使用,这种由生铁到熟铁的连续生产工艺能减少炒炼熟铁时再熔化的过程,不仅缩短了时间,而且降低了成本。
明代的灌钢技术与宋代相比,有所不同:不用泥封,而用涂泥的草鞋遮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炼钢炉能从空气中得到充分的氧气;不把生铁块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而把生铁块盖在捆紧的若干熟铁片上,其目的是使生铁的铁液能灌到熟体外片的夹缝中去,使熟铁易于吸收生铁的铁液,从而使碳普遍渗入,充分发生氧化作用而除去杂质,这是冶炼方法的进一步提高。
铁器的制造当时以陕南和广东的佛山最有名,广东各地的生铁,均运到佛山加工,佛山从事铁器制造的达万余家,主要生产铁锅、铁钉、铁线和针。
明代的陶瓷业不仅继承了宋代的传统,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每年要烧制瓷器几十万件,景德镇的瓷窑有官窑与民窑之分,官窑比较狭小,一般只能烧制300多件,而民窑一般较大,能烧千余件。
明代各朝官府使用的瓷器,情况不一,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等朝,主要是官窑烧制,嘉靖、隆庆两朝,是官窑烧一部分,其余由民窑搭烧,到了万历,则官窑烧的非常有限,大部分由民窑烧制。
景德镇的瓷器在装饰上比起前代有进步,釉色上有青釉、红釉、白釉、黄釉、黑釉、杂色釉(窑变),瓷器中最有名的是青花瓷器和五彩瓷器,景德镇的制造瓷器技术当时已经非常细致,据记载,大约有这些工序: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体——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拣选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蘸釉吹釉——旋坯挖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彩——明炉暗炉。
明代以丝织业闻名的城市是苏州和杭州,而以丝织业著称的市镇则有江苏吴江的震泽镇、盛泽镇,由于丝织业的发展,盛泽镇明初是只有50户~60户人家的村庄,明中叶就变成了人口以千计的大市镇,并且万商云集,成为丝绸的集散地;棉纺织业的中心就是松江,松江所产的布匹种类很多,有大棉布、云布、丁娘子布、兼丝布、药斑布、三棱布、衲布等等,随着棉纺织业市场的扩大,还分化出各种工匠,如轧花匠、弹花匠、机匠等。
明代的漆器业比前代更盛,北京、广州、苏州、扬州、宁波、福州等地,漆器的制造均有特色,其中以福州的最盛。
明代的造纸业、印刷业都有新的发展和创造,造纸主要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等省,以竹纸和宣纸最著名,竹纸产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的山区,宣纸主要产于安徽的宣城、泾县和宁国。
明代的制茶技术,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明代的制茶方法,可以分为炒法和蒸法两种,炒法是用铛来炒,先用细火,后用粗火;蒸法是用甑蒸,蒸后再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