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已经感觉到他在刘璋府上是不可能有机会伸展了。即使后来法正被召为军议校尉,依然得不到重用,更甚者,有人指责法正不守小节,无操行,名声不太好,刘璋更不会用法正了,法正郁郁不得志。关于法正不守小节,这也不是否定的理由,郭嘉同样“不治行检”,为陈群数次弹劾。真正否定法正的理由,还是因为法正效力的是刘备而非曹操。
法正虽然在刘璋这里得不到重用,但法正刚开始并没有想从刘璋这里跳槽,他更愿意在等等机会。直到张松劝刘璋通使荆州刘备,以法正为使,法正还不想去,“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因为这一见,法正被一代大英雄刘玄德的龙姿凤彩所倾倒,觉得刘备正是可以让自己一展雄才的令主。
回来后,反正是法正劝张松奉戴刘备,二人决定把益州献给刘备。张松劝刘璋请刘备带兵入川,抵抗张鲁,刘璋同意了,这才有了同样困守浅滩的刘备的一飞冲天。
法正这么做是卖主吗?当然不是!天下,唯有能者居之,无能者让之,益州是刘璋家的吗?谁有本事谁坐江山。法正出卖刘璋?那法正归队刘备之后,法正为什么不继续把刘备出卖给实力更强的曹操?这又如何解释呢。
法正归队刘备,为刘备取蜀立下头功。因为法正对刘璋再熟悉不过了,刘璋心里想什么,法正一清二楚,把一个人看透,这是最可怕的。刘璋差点就听郑度的意见,放火烧粮坚壁清野,那么刘备进退无据,死路一条。是法正告诉刘备不要担心,刘璋心软,断不会这么做的,果然刘璋没有郑度的。
引起争议的,还有法正写给刘璋的那封态度非常强硬的劝降信。这封信很长,在本传中占了很大篇幅。法正劝刘璋要明天命,识时务,不要顽抗到底,刘备取代他是大势已定,再抵抗是没有意义的。
随后刘璋投降,和法正这封信是有不少关系的,至少让刘璋明白了毫无意义的抵抗确实毫无意义。如果刘璋不听法正的,和刘备死扛到底,虽然刘备也将获胜,但蜀中百姓却要遭难。从这个角度看,法正一封信解救了蜀中百姓,其善甚大!
因为法正立功太大,刘备定蜀后,法正超过诸葛亮,一跃成为蜀汉头号宠臣,是刘备绝对可以贴心的心腹。诸葛亮都没和刘备走的这么近,诸葛亮和刘备是创业合作的关系,一个当董事长,一个当总经理,私交未必有多好。
当然,法正有缺点,比如记仇,更因此而擅杀仇人。有人向诸葛亮投诉法正骄横,诸葛亮很时识务,他说主公在荆州不得志,是法孝直帮助主公一飞冲天,所以主公特别宠爱法正,什么都不要去和主公说。诸葛亮这话,细品之,多少有点醋意,但这也是事实。没有法正,刘备是很难取蜀的,诸葛亮的《隆中对》保荆跨蜀争雄天下也成了空谈。
诸葛亮的话是对的,刘备对法正的宠爱远超诸葛亮,从刘备任命法正为蜀汉中枢首脑的蜀郡太守就可以看出来。刘备亲赴汉中与曹操争雄,刘备身先士卒,非常危险,部下劝刘备后退,刘备大怒不肯。
法正知道此时刘备能听进去的只有自己的话,法正上前挡在刘备身前,差点没把刘备给吓死,忙说孝直快避箭。法正说主公不退,我也不退。为了法正,刘备什么都会做,只好说孝直,我们一起退。
刘备对法正的爱,那真是情比金坚。只可惜,天不假英雄年,法正死的太早,刘备刚当上汉中王的第二年,公元220年,法正病逝,只有45岁。法正的死,极大的刺激了刘备,刘备痛哭多日。
曹操哭郭嘉时有多心疼,刘备哭法正时就有多心疼,天下英雄,心同此理。法正是蜀汉第一谋士,在郭嘉去世十几年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法正是天下第一谋士。蜀汉一流谋士本就不多,诸葛亮还是搞政治的,可以说法正是刘备争雄天下的最主要的智力保证。
如果法正还活着,诸葛亮就在夷陵之战后说,如果法孝直在,一直能劝住主公伐吴。就算主公一意伐吴,而有法孝正在主公身边,断不至于因布阵失误让东吴得手。换言之,陆逊的一战成名,是建立在法正早死的情况下。否则,以法正精准的谋略术,陆逊那一套对法正来太幼稚了。
何况刘备对法正言听计从,只要法正,刘备必听,也许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刘备夸法正,自家人夸自家人没有说服力。曹操是这么评价法正的:“我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耶!”(原文来自独行客的头条号)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