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织锦技艺,已有千年历史,它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锦一般是用麻线或棉线为原材料,具体来说,是以原色麻线或棉线为经,以染色麻线或棉线为纬,用本地木制的织布机手工精编而成。
壮族的织锦技术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盛行于明清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明清时它被列为朝廷名贵的贡品。
壮锦工艺风格独特,它主要有三大种类:生活日用品类、艺术品类和旅游纪念品类。生活用的,比如壮锦被面、床单,或台布、坐垫或枕头之类。我们去旅游时,一般看到的是壁挂类的壮锦系列,像挂包,头巾,手包之类比较多。
在壮锦织造技术方面,当地人们使用的是手工织机,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编织出壮锦。
壮锦色彩上很丰富,讲究“红配绿,看不俗”,在壮锦配色上,既要艳丽夺目,还要经久耐看。因为壮族人多喜爱重彩,所以就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这样就造成对比鲜明,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
一幅壮锦,常常用几种颜色甚至是十几种颜色搭配而成,配置得当显得整体斑斓绚丽,丰富而统一,真是华而不俗的感觉。
壮锦在图案上,有几何纹为主的,也有动植物图案为主,还有的,用多种几何纹和其它图案穿插,所以在图案上,壮锦大方而严谨,和谐又古朴。
人民常见的,是选取生活中的可见的物品,或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像蝶恋花、双龙戏珠、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还有凤的图案,在壮锦中也占相当份量。俗称“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这和壮族喜爱凤凰,把它视作吉祥的象征有关。
丰富多彩的壮锦,体现了壮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引得前来旅游观光的客人们。人们来到这里,竞相购买自己中意的壮锦,赏广西一方美景,带走几片美丽的壮锦,这就是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我是粒粒七七,看过文章,别忘了点赞哦~
有什么特色文化?这个问题真大。就像外国人问我们:中国有什么特色文化?恐怕我们一下子也讲不清楚,因为文化涵盖的东西太多了。比如:龙文化、酒文化、京剧、舞蹈、太极八卦,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等等。
我可以猜你问这个问题所关注的焦点吗?
或者你想知道区别于汉族,壮族有什么特色文化。汉族的代表是北京和中原,壮族的代表是广西。那么如果你来到广西,什么是北京和中原没有的呢?如果你不深入当地人的生活,那么就感受不到精神层面的东西,只能看到物质的东西,比如:大街小巷都有的米粉、糍粑,旅游区的特色礼品,舞台上的衣服,节日庆典。
文化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精神层面的东西一下子说不完,需要看书,不在这里解释。
或许你想知道的是壮族有什么文化品牌。壮族的文化品牌是:刘三姐的山歌,美女的绣球,妈妈的壮锦,小孩子的大粽子,还有无处不在的糯米,比如五色糯米饭、糍粑、米粉等。
另外,没有打造成品牌的,社会上知之甚少的,就是上述品牌的起源:那文化,即稻作文化。“那”是壮语“稻田”的意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壮族的文化品牌是农民在稻作生产时形成的。比如,和农业生产有关的动物成了远古部落的图腾,青蛙,牛,蛇;为了稻谷丰收而产生了各种祭祀礼仪、节日习惯、歌舞;为了保存稻谷而做的糯米饭、米粉、糍粑,还有酿酒;为了祭祀,把糯米饭做成五色,把粽子做成超大个;绣球里面是放稻谷的,壮锦是为了重大节日做成衣服穿的,或者做成被套;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很多壮族民间故事。
刘三姐的山歌几乎句句讲农,什么开花节节高?什么结籽半中腰?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