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大历史学家
2024-12-17 虎思国学网 阅读 269
列位大师的独立人格便是他们最伟大的成就!
民国理工大师很多很多,在哪个风雨飘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年代,年少海外学习,学成归国报效国家,有很多很多的人,为了我们的民族做出伟大贡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位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梅贻琦
梅贻琦,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后于天津落籍。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梅贻琦熟读史书,喜爱科学。初起研究电机工程,后转为专攻物理。曾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他的教育理论和主张,对中国三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中国著名的两所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都是和梅贻琦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他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7年里,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全校设有文、理、工、法、农等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
介绍一个大家也许不怎么熟悉,但是在海外非常有名的人物——物理学家吴大猷。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为了奖励科学研究,同时也为了纪念两位已故的总干事杨铨、丁文江和已故院长蔡元培,分别 于1937年和1948年设立杨铨、丁文江奖金和蔡元培奖学金。
杨铨奖金是授予对人文科学研究有新贡献者;丁文江奖金是授予对自然科学研究有新贡献者。每种奖金定额2000元,隔年一次,受奖人以中国国籍年龄在35岁以下为限。
第一届杨铨奖金为语言学家李方桂所得,第一届丁文江奖金为物理学家吴大猷所得。
吴大猷 (1907-2000),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南开大学毕业。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1933年获博士学位。
回国后,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6年,赴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两年。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吴大猷在1994年南开90周年校庆时说:大猷1921年入校,中学4年,大学4年,任教2年,60余年以来,求学、为人、就业从未有违伯苓校长教诲——南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