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被刺之谜

2025-02-03  虎思国学网  阅读 846


首任

总理

做寓公

唐绍仪,又名唐绍怡,字少川,生于1862年1月2日,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唐家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因与

袁世凯

颇有交情,又赞成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并加入了同盟会,当民初酝酿新政府总理人选时,唐得到革命党人和袁世凯的推选及任命,成为中华

民国

第一任内阁总理。

唐绍仪出任总理之初,本抱有极大的政治抱负,他挑选宋教仁、蔡元培、陈其美等同盟会骨干成员入阁,担任农林、教育、工商总长,使同盟会会员在政府中占据多数。唐绍仪勤于公务,注重办事效率,使政府呈现一派新气象。

袁世凯习性大权独揽,对唐绍仪推行责任内阁制,”事事咸恪遵约法”甚为不满,在用人、财政、遵守《临时约法》规定的总理附属权等问题上,两人的裂痕加深。唐绍仪拒绝袁系赵秉钧(为内阁内务总长)私自安排北洋旧人入阁,赵竟以辞职相威胁。

在筹款方面,唐绍仪反对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提出监督中国财政的无理要求,引起了袁世凯和财政总长及四国银行团的合伙攻击。王芝祥督直事件最终导致了唐绍仪与袁世凯分道扬镳。

1912年6月初,直隶省议会选举王芝祥(适加入同盟会)为直隶都督,袁世凯不予承认,并抛开总理附属权,公布另任命令。唐绍仪见《临时约法》已遭到破坏,”彻悟袁之种种行为,存心欺骗民党”,遂于6月15日愤而提出辞呈,时任总理不足3个月。

此后,唐绍仪寓居上海数年,与人集资创办金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后来多次拒绝北洋军阀的拉拢利诱。

蒋介石上台后,唐绍仪也只以党国元老自居,担任一些闲职,如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蒋聘他为高级顾问,他拒不到任。平日或游山玩水,或闭门吟诗,对政治似乎是不闻不问。

唐绍仪整日在上海的寓所优哉游哉,不久”八一三”抗战爆发,日本大兵在上海耀武扬威,但唐绍仪所在的法租界依旧灯红酒绿。

唐绍仪的别墅附近,法租界警方采取了特别保卫措施,派出不少安南巡捕往来巡逻,并在门口设岗,不准闲人随便进出。既然如此,他也就乐得逍遥自在,整日深居简出。平素在家中,则以欣赏古玩自娱,尤对瓷器有特殊兴趣,每每摩挲把玩,爱不释手。不想以后的杀身之祸,竟也与此直接有关。

联日传言惹祸端

唐绍仪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租界寓公。日本侵略军当局在占据上海后,便打起了唐绍仪的主意,秘密制定所谓”南唐北吴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起用唐绍仪及吴佩孚等一流人物”,”建立和平政权”,以取代蒋介石为”谈判”对手。在华的日军大小特务,纷纷奉命出动,从各方面加紧策划,很快,唐绍仪与日本特务秘密接洽的流言就传开了。

事出有因。1938年9月下旬,日本驻中国特务机关长、老牌特务土肥原来上海,想与唐绍仪秘密接洽合作计划,劝其出山做总统。那天,土肥原由唐的”乘龙快婿”、清末两广总督岑春煊之子岑德广陪同,坐车前往福开森路唐宅。岑德广由日本贵族学校出身,此时早已倒向了日本,因精通日文,故由他兼任翻译。据史料记载,在这次会谈中,土肥原曾小心翼翼地试探:”阁下能否起草一份’和平通电’或’和平救国宣言’?这是我们建立新政权的第一步。”至于这次会谈的内容和结果,迄今不得而知。

土肥原对唐绍仪有兴趣,并非他仅是一个值得抬出的大人物,而是认为他有一定的亲日思想和泛亚主义情绪。

对于外间纷纷扬扬的传言,唐绍仪也只以外交辞令推托道:”一生政治活动中,对于外间任何谣传,皆视为痴人说梦。”

潜伏在上海的军统特务,自然不敢懈怠,对唐绍仪的一举一动,监视严密。军统头子戴笠,见到手下送来的有关唐的情报,喜出望外,以为有了一个重大的除奸对象。他一面立即把情报转呈蒋介石过目,一面又命令手下加紧监视,哪怕鸡毛蒜皮之事也须一并报来,不得延误。

蒋介石得知唐绍仪与日本人接触频繁,十分不悦,但又有所忌讳。唐绍仪虽已退出政坛,但毕竟是国民党政府的名声?如果真倒向日本,岂不坏了国民党政府的名声?但仓促下杀手,又查无实据。遂先礼后兵,通过各种关系,对唐进行笼络,馈赠津贴,委以官职。孔祥熙就对他说:”少老(唐绍仪字少川)如有所需,拟请随时电告。”

唐的另一个女婿诸昌年,也受指使来沪,劝其脱离日伪包围,移居香港,若能先到武汉,当委以外交委员会主席之职。戴笠根据蒋介石的意思,也叫杜月笙从香港写信给他,劝他赴港居住。面对这些规劝,唐绍仪回答说:”请诸位朋友放心,我唐某宁做亡国奴,不去当汉奸。若有机会,一定去港。”又说:”等把上海一些家务事料理完毕后便动身。”话是如此说,却一直迟迟未见其动静。不久,戴笠便发出了刺杀令。

大花瓶里藏钢斧

法租界唐寓,宅前巡捕警戒森严,家中保镖仆人众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暗杀之地。戴笠探知,唐绍仪平时喜欢收藏古玩,对历代瓷器珍品最是喜欢,这正是天赐良机。

几天之后,军统安排的内线谢志磐带着身着便装的军统人员,冒充古董商人,驾车直开唐宅。谢是唐绍仪一个故友的弟子,常去唐绍仪处走动,这次也被军统设计收买。他们一行来到宅前,安南门卫搜身甚严,但除了几件古玩外,并无破绽。

管家把他们一行人领到会客室坐定后,唐绍仪缓缓从楼上下来。谢志磐赶忙趋前,脸上堆出笑容:”老爷,法租界难民中不少人带有值钱的古董,愿廉价出让。”又指着这几位”古董商人”说:”他们知道老爷喜欢,特选几样送来。恭请老爷过目。”说完,递过几个装有古玩的锦绣盒子。

唐绍仪手拿放大镜,对几件古玩一一仔细观看,连声赞道:”好东西!好东西!你们开个价吧。”谢志磐随便报了价,买卖就算成交了,几位神秘的古董商人随后便走了。原来,这只是军统行动人员的一次演习,以确保今后下手万无一失。他们以后又来了几次,几次下来,他们发现唐绍仪对古董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总是亲自接待来访的古董商,对特别珍贵的货,还要屏退仆役,关紧房门,不让外人窥见。这正是下手之机。

一个周密的暗杀方案定下了。9月30日上午,秋风细雨,沉沉阴霾。一辆蓝色轿车直驶唐宅大门口,从车上走下谢志磐与另外3个人,安南门卫见是熟客,拉开铁门放行。谢身穿蓝色西装,老牌军统特务赵理君扮作古董商,两人并肩而行,后随军统杀手王兴国、李阿大,一色伙计装束,提着一个装有古董的大皮箱。箱内确有好货:一只南宋御制大花瓶,一把据说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佩之剑,另有古玩数件。尚有锋利的小钢斧一把,就藏在那只南宋大花瓶内。

一行4人来到客厅,管家早已上楼禀报唐绍仪,说谢大少爷又带人来出售古董,请老爷下楼过目。不多时,唐绍仪下楼与来人略事寒暄。宾主坐定后,赵理君先抽出那把宝剑,走到唐绍仪面前,口称:”此剑系戚继光抗倭时所用,价值连城,请唐总理过目。”

唐绍仪接过宝剑,略一把玩,摆出一副鉴赏行家的口气说:”恐非真物也。明朝军人已多佩刀而不佩剑,时戚将军与倭寇锋镝对峙的,也是有名的日本倭刀。”两人讨价还价,争执不下。这时,唐绍仪为缓和一下气氛,对站在一边的佣人说:”给客人点烟。”但房间内找不到火柴,佣人即出外去取,赵理君见时机已到,用眼色示意李阿大下手。

当唐绍仪转身低头凝视其他古玩时,李迅速从南宋花瓶内取出小钢斧,绕到唐的背后,照着其头颅猛然砍下,唐绍仪不及哼声,便颓然倒下,当时脑浆飞溅,鲜血喷涌。

赵理君见大功告成,让众人赶快出门上车,临到房门口时谢志磐与赵理君口中振振有词,连称:”唐总理不必送了,留步,留步。”带上房门出来,4人又齐向门内一鞠躬,显得异常恭敬。

门外唐宅的保镖、仆人见这般光景,也无疑心。谢志磐一行4人紧一步慢一步地出得门来,坐上那辆一直没有熄火的蓝色轿车,风驰电掣般驶去。

戴笠杀人灭口

法租界巡捕房接得唐绍仪被刺报告后,迅即出动大批武装巡捕奔赴现场,另派装甲车一辆镇守要道路口。同时,用电话通知各处巡捕房,注意缉捕那辆蓝色嫌疑轿车。中午时分,一辆装甲车在麦琪路(今乌鲁木齐中路)姚主教路口,找到了空无一人的蓝色轿车。经查,该车车号为6312,系某出租汽车公司所有,于数天前被一身份不明的人租去。凶手显然有备而来,这条线索就此断了。另一路巡捕根据唐家人提供的谢志磐家地址,直扑法租界拉都路275号搜捕,但此处早已是人去楼空了。

唐绍仪被刺后伤势极重,急送附近的广慈医院抢救,到达医院时已奄奄一息。医生给他又是打强心针,又是输血,但仍不见效,唐绍仪神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当天下午4时,唐绍仪终告不治。第二天,上海各报纷纷登出消息:”唐绍仪被刺殒命!”在法租界巡捕房验尸后,尸体由唐氏亲戚子女领去,后于胶州路万国殡仪馆设礼堂祭奠,身后事倒不算寂寞。

再说几个刺客辗转逃脱后,径直投到重庆戴笠门下邀功请赏。赵理君被委任为军统局第三处行动科上校科长,王兴国、李阿大也各有所用。惟那个被收买的谢志磐不够老练,事后一直惶惶如丧家之犬,又因与唐绍仪有特殊关系,逃到重庆后便有点精神失常。

不久,据说谢志磐得了精神分裂症,被送入一家医院诊治,关在一间特别监护病房中,但毛病反而越来越重。他偷偷地在裤袋里装了一支手枪,说是有人要加害于他。一天,重庆侦缉所的几个特务前往这家医院公干,发现谢的病房紧关着门,便从门上气窗探看。谢一惊之下,拔枪便射,这几个一齐还击,当场打死了谢志磐。事后有人说,这是戴笠的杀人灭口之计。

唐绍仪遇刺后,国民党元老认为没有掌握唐绍仪失节确证而将其杀害,大为不满。蒋介石下令付治丧费5000元,并将唐绍仪生平事迹存付国史馆,以平息风波。

相关话题  #内阁总理  #首任  #之谜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