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民国时的大师多,倒不如说当时的国民教育水平实在是太低了。随便举个例子,假定今天有一个教授说卫青、霍去病就靠“椒房之亲”,行军打仗屁本事没有;岳飞是军阀,秦桧议和有理;明朝抗倭援朝之役根本没有胜算,全靠丰臣秀吉病死日本主动退军……别说当大师,估计群众的口水早就把他淹死了。
然而,民国有一个这么说的(吕思勉)却成了史学四大家之一,国学大师,民国粉的精神支柱(之一),载有上述言论的著作在当时供大学教育之用。
这其实透着一个很尴尬的事情,就是那些民国粉并没有看过他们所认为的人间良心,民国大师的著作,但他们就是觉得那个时代是“中华正统”,空气中都弥漫着传统文化的香气。然而事实是如果那些民国大师真的穿越回来,在今天发表他们的高论,恐怕民国粉是带头跳脚骂砖家的。(再举个例子,假如陈寅恪先生的李白胡人论是今天发表的,你猜会受到网民们的什么待遇?)
至于现在,以当今的国民教育水平和信息传播速度,任何一个人只要敢自称大师(不是闫芳之类的,神棍大师历朝历代都有),立刻就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扒个体无完肤,接下来就进入被群嘲的模式,谁敢当这个出头鸟?当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和信息传递速度得到大幅提升之后,“大师”的消失就成为必然,一方面是因为大牛越来越多也就不牛了,另一方面则是新媒体的发展让话语权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
再说了,民国大师们的存在对那个时代很重要吗?
他们能让西方水手在长江上航行时不再把过往的中国渔民船工当靶子射击取乐吗?
可是有人能。
(被解放军炮击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
他们能让美军强奸中国妇女之后不再逍遥法外,甚至于法院反而把受害妇女判刑吗?
可是有人能。
(志愿军押送美军战俘)
他们能让这个玩意儿在罗布泊炸响吗?
可是有人能。
列强瓜分,军阀混战,阶级剥削,这些迫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民国大师们一个都解决不了。最终赶走列强,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是在红色旗帜下受到教育的广大工人,农民及劳苦大众,也就是通常不被民国粉当成人的那群人。现代中国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大师,而是那些能够做到上面这些事情的人。所以,所谓民国式大师的有无并不重要,或者说,我希望民国的那种大师越少越好。
乱世出大师,太平盛世,人人都有小日子过,不需要大师进行指导。乱世人不如狗,生活会变得很迷茫,就会出现大师,指导我们的人生,带领我们改变社会。你发现没?这些大师都是社会改革家,或者是对社会不满,要求进行革命。你看清末民国时期,我们中国人是人人可欺的社会,土匪横行,军阀割据,国家被日本虐,朝不保夕,饭也吃不饱,人人都在混,这时候,一些人出现,带领我们改变这个社会,通过文学,或者各种学术,甚至是革命。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了大师。现在这个社会比以前好得多,也没有以前那么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不会被人欺负。人人都有机会上大学,人人都成了知识分子。你在说自己是大师,人家会说你是骗子。我们更相信自己,不再会乱相信公知和大师。信息化的社会,要想成为大师,那是很难很难的。因为现在的知识都透明化,大众化了。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师”以后就算有,也已经变了味道。
民国时应该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我想大家随便都可以说出一大串。比如鲁迅、齐白石、老舍、张爱玲、张大千、王国维、徐志摩……太多太多。有人认为民国出大师是一个谬论,指出当时的教育一塌糊涂。只不过是现在得人吹捧起来的。
但这种观点明显站不住脚,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确实非常落后。那么请问,现代教育好了多少倍,为什么出不了一个鲁迅般的人物呢?这与教育制度无关,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品质有关。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而站了出来,他们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呼吁社会、国民自强自立。被称之为大师并不为过。而反观现在的所谓的大师,换了一个称呼,被称之为专家、教授。他们生活在安逸的社会中,斗志早就被磨平了。更多的时候他们的言论不过是为了某些利益集团造势而已。今天可以说这个好,明天又可以说那个好。有几个中国专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大量的论文和学术成果是如何而来,都心知肚明。
可以说,是安逸的社会造成了现在无大师的局面。所有人都向钱看。没有人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搞学问了。当然了,这只是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批评。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