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对曹丕那么好
2024-05-2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15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曹操儿子那么多,为何对曹丕那么好?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
曹操儿子那么多,为何对曹丕那么好?
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并没有像其他叔父兄弟一样争夺继承人的位置,这使得曹丕一直稳定地坐在了继承人的位置上。曹丕在曹操去世后继位,并从汉献帝手中夺得皇位。那么,曹丕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还是曹操对曹丕另眼相看呢?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被称为“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非常高的造诣和才能。即使是被神话了的诸葛亮,在面对曹操的进攻时,也只能联合东吴的孙权来抵抗,无力单独应对。这说明曹操在军事用人方面的才华非常出众。
不仅如此曹操还是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他被誉为我国“建安风骨”的发起人。他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三人并称为“三曹”,以突显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然而除了在军事和文学上的造诣,曹操还有一项鲜为人知的“癖好”,那就是喜爱美女。他对美女的喜好可以说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据记载,当曹操攻下下邳并俘虏吕布时,他看到了貂蝉的国色天香,便毫不犹豫地将她揽入怀中。为了避免流言蜚语,他甚至送给关羽一匹价值千里之外宝马“赤兔”。
有统计显示曹操一生中至少有15个妻子。而他的子嗣更是多达一个排,整整25个。这个数字让人不得不佩服曹操的“辅助技能”。
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后,壮志踌躇,挥兵南下,但被孙权、刘备联军,以假投降的黄盖作为诱饵,带着浸满油的船只假意接近,结果被用火攻击败于赤壁,史称“赤壁之战”。战败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逃跑,筋疲力尽。回去以后,53岁的曹操感觉自己身心乏惫,开始了立储之事,曹操虽然有25个儿子,但他最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原配卞夫人为自己生下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
曹操刚开始比较关注看好曹植,因为曹植从小便文学天赋秉异,曾年仅七岁就能写出精美的诗词歌赋,而且不追求华丽服饰,这让喜爱文学歌赋的曹操对他这个儿子很是满意,有意培养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在铜雀台建成时,就首先让曹植登台作赋,曹植也比较争气,在台上“援笔成立”,惊坐四方,相对比之下,沉默寡言的曹丕就没有什么显著的优势能和曹植抗衡,正当曹操打算立曹植为太子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让曹操改变了心思。
有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和曹植都想在父亲曹操面前好好表现,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有多深,曹植捶胸顿足,说了一大堆辞藻华丽的额诗词来歌颂曹操,这让曹操听到了很舒服。但是转过头一看,发现曹丕跪倒在地上默默流泪,周围的人都被曹丕感染了情绪,也都开始放声痛哭,这个举动让曹操觉得前面曹植的诗词是多么虚伪,而曹丕对自己才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真实情感流露。
后来曹操愈发发现曹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仅嗜酒成性,而且消极怠工,耽误了很多重要事情,而寡言而干事的曹丕却越来越像自己,就跟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于是最终权衡让曹丕做了太子,而对曹操当初看好的曹植的,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皆以至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这个评价彻底否定了曹植,而一直隐忍到最后的曹丕获得最终的胜利。
中国古代出现过很多继承制度,如嫡长子继承制、禅让制、推举制等等,汉人王朝主要使用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曹丕虽然排行老二,但却是嫡长子,老大曹昂是庶出,没有继承的可能,所以从根本制度上来说曹丕是最正统的继承人。
因为是嫡长子,所以曹丕自小便被曹操带在身边,经常要跟着曹操一起外出征伐。久而久之,曹丕也养成了良好的军事统率能力能力,这一点除了老三曹彰能与之相比外,其他十几个兄弟无人能胜过他。
别看曹丕看上去十分平庸,其实不仅有军事统率能力,在政事上的处理能力也很高。24岁时,曹丕就成了副丞相,对政事的熟悉程度极高。曹丕在掌权之后,可以实行九品中正制、严禁宦官干政等政策,前者缓和了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为他称帝奠定了基础;后者则解决了汉朝出现的一大问题,保证皇权不受威胁。
曹丕心思缜密,还很注重表面功夫,这样的性格更适合当继承曹操的丞相之位;而反观曹植,他的性格就有些率性而为了,甚至有些刻薄,曾经送给杨修的信件中,他就直接讽刺孔璋,孔璋曾自诩可以和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长卿对比,结果曹植称他为“画虎不成反为狗”,这样的性格是适合继承大业的。
然而曹冲没能活到成年,13岁时因病夭折,曹操后来对曹丕说出了流传千古的一句话:“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曹操儿子那么多,为何对曹丕那么好?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想要钻研更多的历史相关内容,我们推荐你关注古宫历史网。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详尽的历史知识和有趣的历史故事,让你更好地理解过去,开阔视野,以及深化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