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叫青春风采比赛?”我仍有些不解。同行诡秘地笑笑,悄悄告诉我,这比赛其实就是选美比赛。主办方怕有人看不惯,扣帽子、打板子,不敢公开称选美比赛,于是打擦边球改称”青春风采比赛”。
“人聪明吧!”同行补上一句。
“这种活动能报道吗?”初次接触这样的活动,我自己心里一点谱也没有。那时新闻报道的框框很多,记者不得不反复掂量”能不能采访报道”的问题。
“先采访再说。”我拿定主意,走上前和姑娘们聊天。面对我” 为什么来参加比赛”之类的生硬提问,她们明显有些紧张。有的姑娘怯生生的、瞪着大眼睛说不出话;有的姑娘干脆躲到屋外。
“你可别把我报道出去,让家里人知道就完了!”一个学生模样的姑娘央求我。
从主办单位那里了解到,报名的女孩多数是工人、学生、幼儿园阿姨、饭店服务员,大部分女孩都是背着单位和家人来参赛的。当时社会上对选美有很多看法,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不正当的活动,所以弄得参赛者心里挺紧张。
找来找去,我总算遇到一位年龄稍大的女孩,她比较大方,是一家工厂的技术员。面对我的提问,她一板一眼地回答:” 培养气质,锻炼素质。”现在想起那个女孩一本正经的样子,都觉得她的回答又聪明又可爱。
此后不久,就听到消息:那次比赛进行到最后还是被” 叫停 “,原因不大清楚,据说是有关部门觉得举办这种比赛” 不合适 “。尽管选择了低调的运作方式,这场选美比赛还是半路夭折。
“如果比赛正常进行,我的生活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时隔十年之后,我认识的公关公司经理魏雪告诉我。当时她正在上大学,出于好奇也参加了比赛并入围了最后的决赛。比赛被取消后,她觉得在国内找不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便先后到
日本
和美国留学。学成之后,她发现国内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大,便回国创办了一家公关公司,经营业绩不错。
像魏雪这样奔赴海外留学,后来又回国创业的” 海归 “确实不少。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时代变迁的历程始终联系在一起。
1988年,武汉,东湖边上的业余时装表演。
1988年,武汉,东湖边,跳交谊舞。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样板戏、忠字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男女青年手拉手跳起的交谊舞。
1993年4月初春,北京西单街头。
1993年1月,关牧村演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1992年6月,北京颐和园。古老的皇家园林,留下香港小姐迷人的微笑和倩影。改革开放后,大批港台
明星
的到来,冲击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