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说时代。这个时代大致起止时间是:神农氏后期的的炎黄、蚩尤大战到尧舜禹的共和禅让制,这段时间。
3、半信史时代。这个时代是大禹治水到牧野之战,周王朝取代商王朝开始的,这个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得到了大力发展,历史时间有了较多的记录。
4、信史时代。这个时其是国际上予以承认的。大概时间就是周朝建立到现在。这个时代社会制度都有所建立,并不断发展。文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记录的内容更全面。这些事除了历史文献资料外,还有强有力的考古文物佐证。
汉朝作为一个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朝代,是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国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汉族、汉服、汉语言都是继承的第一个大一统皇朝——秦的传承,由于秦建立到被取代,时间太短,以上工作的巩固和发扬都是在汉朝完成的。
可信历史从周朝开始,到了汉初都1000年过去了。秦末,蒙括发明改进了毛笔,更加提高了文字书写效率。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就是写的炎黄传说到汉武帝时期的这段历史,汉初更是本朝历史,更加详实。
文/玉之溪
『原创首发』,图片源自网络。
现在很多中国人文化不自信,怀疑自己,怀疑历史,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真该醒醒。汉朝作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时代,整个历史不仅非常可信,而且,更被外国史学家认可,称为当时世界的文明之光(与亚欧大陆的另一端罗马并称),怀疑什么不好,非得怀疑强汉历史?
【涛说乱世史编创,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1、首先,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族。汉朝从刘邦起义伊始,到文景之治,到汉武帝首开丝路(silk road),开拓疆土,全世界公认;如果对这些怀疑,说严重一点,建议重新回初中读书。
我们以实物为证据,以希腊裔、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口吻,描述一下中国历史。看看外国人,怎么评价强盛、伟大的汉朝。外国人都坚信中国秦汉历史,如果中国人自己还要怀疑,我真的无话可说。
1.1 秦帝国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tg领导的政权。
(秦帝国的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全球通史》 第161页)
……
可是,(秦始皇在位末期统治残暴),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造成民众奋起造反,以至于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朝就覆灭了。
【涛说乱世史编创,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1.2 汉帝国
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不过继秦而起的汉朝皇帝汉高祖则更重实际且更为谨慎一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起初他将封地授予他的儿子们和近亲,不过这些封地的面积比起从前周朝的分封国的面积要小;而且,它们还被散置在由国家官员直接治理的州县之间。
后来,公元前127年时,汉武帝又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各封国的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西汉侍从俑 公元前2世纪 《全球通史》第162页)
(通过汉初几代皇帝的努力)秦始皇建立的帝国结构也渐渐恢复,只是社会上已经没有原先的恐惧和压迫。因此汉帝国繁荣了4个世纪,约相当于罗马帝国的统治时间。
汉帝国的领土也和罗马帝国一样辽阔。在建国之初的60年间,汉朝统治者主要是集中全力恢复国家的元气和巩固王朝的统治(指文景之治)。
但是到了“好战的皇帝”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时期,帝国的疆界急剧地向四面八方扩展。南面的部落地区被并吞,不过在帝国的这一部分地区开始由操汉语的人居支配地位之前,也经历了长达好几个世纪的中国人移居该地区和当地各民族被同化的过程。规模最大的扩张发生在西面。在西面,中国探险队穿过中亚,与印度西北部的贵霜帝国建立了联系,从而大大增加了丝绸之路的贸易量。
后面我就不摘录了,从刘邦在民众起义中脱颖而出,到文景之治,再到汉武帝首开丝路,开疆拓土,世界史学家完全认同中国人的物证、记载,换句话说,经过了世界范围的同行评议,不该大块怀疑。
(刘邦长陵,周边有有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王陵、纪信、田燃、田胜等60多座陪葬墓,反映了皇帝刘邦的开国之路)
(汉兵马俑,是汉初军队的直接物证)
答:①凭空的想象:秦末国家和社会出现混乱,但作为统一了的国家,汉朝之初,应该首先怎么治理呢?②实际做的是:无为而治,即休生养息,养精积锐,为避免地方纷争混乱同时运用起了中国社会权力之威的”分封制”(借鉴周朝)等。而且果然由弱走向强,由散乱走向集中。
评语:很正常的。
[附语:①汉初之后的”尊儒”,因为社会更进一步社会化了,而儒学为社会精神化的,也考虑到如一些少数民族和现在说的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思乱而推行的。②如道学、周时礼教在当时属于较直观或有内心感应的学说(或哲学)。](个人这么理解。谢谢。)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