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他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被称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不仅如此,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他的官职很大,但是他为人仍然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非常热心地指导。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不过,对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是蔡信。
因为营建北京宫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当时皇上是在全国征召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者不独蒯祥一人。更何况,在营建的过程中曾先后涌现出许多的著名工匠。除工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人。有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宫殿初建的阶段,蔡、杨二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只不过他们当时都是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壮年,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以后,大量的皇家工程都由蒯祥来主持,所以无形中他的地位与作用被凸显了出来。故宫博物馆古建筑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也说,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曾经主持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据史载,与蔡信同时负责营建故宫工程的,还有瓦匠出身的建筑师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其后有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果等人。可是宫殿竣工后,蒯祥等人升为工部侍郎,而蔡信却榜上无名。实在是造化弄人,
历史
给了蔡信施展设计才华的机会,却没因此而给他带来应有的地位与荣誉。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