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腓特烈开始致力于控制意大利各城邦。意大利是当时沟通西欧和东方的拜占廷、阿拉伯的媒介,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另一方面,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各城邦各自为政,这种情况无疑容易刺激侵略者的野心。
1154年,腓特烈曾召开隆卡利亚会议,重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意大利拥有主权,包括任命官员、征收税收等权力。但腓特烈每年从意大利掠取了大量财富(远超过在德意志的收入),引起了北意大利城邦的不满,便组织起以米兰为首的反德皇的城邦集团。
以我们现在的观点,红胡子的意大利战争无疑属于侵略行为,但当时德国和意大利民族国家尚未形成,"神圣罗马帝国"界限未清,腓特烈并不认为自己是侵略者,相反认为自己是在镇压统治下的反叛势力。
于是,红胡子腓特烈于1158年和1160年两次进军意大利,分别被称为他的第二次、第三次意大利战役,均获得胜利,迫使北意大利城邦同盟屈服,但后一次进行得异常艰苦,新任教 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入到他的敌对阵营,宣布将他革出教门(绝罚)。经过两年的围攻才拿下了米兰。红胡子无情地摧毁了米兰城,并宣布亚历山大三世为伪教皇。
腓特烈对意大利的暴行引起越来越多的反对者。1167年,意大利各主要城邦(包括威尼斯、维罗纳等)组成"伦巴第同盟",共同支持米兰反对腓特烈,并取得了教皇和拜占廷帝国的支持。同年,腓特烈发动第四次意大利战役,一开始进展顺利,攻占罗马,教皇仓皇出逃,腓特烈在罗马第二次加冕为皇帝。但北意大利城邦市民奋起反抗,加上瘟疫流行,腓特烈军中死了两千多骑士,腓特烈身陷重围,被迫化装成一个农民狼狈逃脱。腓特烈在意大利第一次惨遭败绩。
心有不甘的腓特烈于1174年第五次入侵意大利,北意大利各城邦严阵以待,加入"伦巴第同盟"的城市增加到22个(意大利各城邦之间以及它们与教皇之间如此团结还是第一次,由此也可见腓特烈的影响),一开始试图以和谈解决,但伦巴第同盟要求教皇参加和谈遭到腓特烈反对。
1176年,双方会战于米兰附近的林雅诺,这是中世纪有名的战役之一。腓特烈大军歼灭性的打击,本人也身受重伤,不得不投降。
1177年,腓特烈被迫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签订威尼斯和约,归还教产,同时承诺不再干涉教皇国的内部事务,还跪在亚历山大三世的脚下吻他的脚。1183年,与伦巴第同盟签订康斯坦茨和约,腓特烈归还了一切掠夺的土地,放弃在各城市任命自己官吏的权利,废除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腓特烈保留了形式上的最高任职权,并规定伦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时必须接待和配合,算是保留了一点脸面。
腓特烈发动的意大利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但他1186年第六次南下意大利却取得了另一种形式的胜利。这一次,他到米兰为他的儿子(后来的亨利六世)与西西里王国女继承人康斯坦丝举行婚礼,并让新任教皇乌尔邦三世为新婚夫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王后,实际上为他的后继者控制意大利埋下了伏笔。
红胡子腓特烈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意大利,使德意志各诸侯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如前所述,他给予了"狮子"亨利等邦君以诸多特权,他在位时期也是德国由君主专制向封建制转化的一个关键时期。
不过,后来"狮子"亨利因为没有尽到配合腓特烈入侵意大利的义务,被腓特烈没收领地,并被迫流亡英国。在这方面,腓特烈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并没有长远的一贯的策略。
腓特烈据说和蔼可亲、体魄和才智均过人。他不知疲倦的兵戎生活使他成为德国军国主义者眼中的英雄,但在意大利人眼中,他显然是个恶魔。1159年攻打克里马城时,竟以50名克里马成的儿童作为前驱抵挡矢石,此举大大损害了他的英雄形象。
不过,1189年,当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攻陷基督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时,他号召欧洲国家进行十字军东征,并以67岁高龄亲自率军远征,使他第一次成为全欧洲人眼中的英雄。但当他在征途中渡过一条叫萨勒夫的小河时溺水身亡。一代战神竟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他的一生,以致许多德意志人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传说他只是在某个地方休息,还会回到他的祖国。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与比他稍晚的英国狮心王理查颇为相似,都是一生征战,而其他方面的成就颇少。但由于腓特烈在位时间较长,而且他的征战使德、意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他在本榜中的排名显然要在狮心王之上。
点评:以后人的角度来看,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的一次次进攻并不能因此建立起长久的统治,但因此而导致的德意志的统治力量被诸侯所分散,则为后来更多的冲突埋下伏笔,这显然是很不划算的。实际上,这正是德意志国王在享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荣耀的同时,为这个虚构的帝国所承担的义务。理想中的帝国损害到现实中的政治利益,这是典型的一个例子。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